摘要:采用顯微鑒別法對三十五味沉香丸中的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進行鑒定,采用HPLC法對其所含羥基紅花黃色素A進行含量測定,制定了三十五味沉香丸的質量標準。結果表明,顯微鑒別法可見紅花特征性花粉粒;羥基紅花黃色素A在0.078 1~3.905 0 μg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為99.84%,RSD為0.91%(n=9)。該方法可準確定性、定量,能夠有效控制制劑質量。
關鍵詞:三十五味沉香丸;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羥基紅花黃色素A;HPLC
中圖分類號:R9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2-2911-03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Sanshiwuwei Chenxiang Pills
WEI Wen-zhi,LIN Peng-cheng,LU Yong-chang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ollege,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ing 810007,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anshiwuwe Chenxiang pills, the Carthamus tinctorius in pill was identified by microscopy, and its main content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was analyz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could clearly distinguish C. tinctorius by pollen grains; and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good in the range of 0.078 1~3.905 0 μg for hydroxysafflor yellow A(r=0.999 9) in HPLC.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9.84% with RSD of 0.91%(n=9). The method was accurate and specific, and it could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anshiwuwei Chenxiang pills.
Key words: Sanshiwuwei Chenxiang pills; Carthamus tinctorius;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PLC
三十五味沉香丸由沉香、降香、紅花、木香、丁香、豆蔻等35種中藥組成,可祛風、益肺、利痹,為清瘟熱類常用藏藥,臨床多用于高原地區冠心病、肺病、風濕性心臟病等疾病的治療[1]。方中紅花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干燥花,能活血通經、散瘀止痛[2]。其標準收載于《衛生部藥品標準》[3]藏藥第一冊,原標準無鑒別、含量測定項目。其為有效控制藥品質量,本試驗通過顯微鑒別法對方中紅花進行特征性鑒定,并采用HPLC法對方中紅花的主要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以期為三十五味沉香丸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配2487 紫外檢測器,Empower 3工作站(美國Waters ),電子天平(BS 224S,CP 225D,德國Sartorius),KQ-500D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BX51顯微成像儀(日本Olympus)。
1.2 試劑
羥基紅花黃色素A 對照品(批號:111637-201106,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三十五味沉香丸樣品6批次(批號:110701、111001、111201、100401、101201,由西藏昌都地區制藥廠提供;批號20111117,由青海金訶藏藥有限公司提供);甲醇、乙腈為色譜純(Dikma);去離子水;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1.3 方法
1.3.1 紅花的顯微鑒別 分別取紅花對照藥材粉末和三十五味沉香丸樣品粉末少許于載玻片上,加水合氯醛封片后,置顯微鏡下觀察。
1.3.2 色譜條件 Waters XBrige 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梯度洗脫程序:0~12 min,乙腈-0.5% 磷酸水溶液-甲醇(2∶75∶23,V/V);12~30 min,乙腈-0.5% 磷酸水溶液-甲醇(2∶15∶83,V/V);30~40 min,乙腈-0.5% 磷酸水溶液-甲醇(2∶75∶23,V/V);檢測波長為405 nm;流速1.0 mL/min;柱溫:30 ℃;理論塔板數(按羥基紅花黃色素A 計算)不低于4 000。
1.3.3 樣品前處理 精確稱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 對照品15.62 mg,用25%甲醇(V/V,下同)定容至10 mL,制成羥基紅花黃色素A儲備液;按三十五味沉香丸的處方比例稱取除紅花外的其他藥材,照三十五味沉香丸制備方法制成陰性樣品。稱取樣品粉末3.000 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入25%甲醇50 mL,稱重,超聲處理(功率300 W、頻率50 kHz)30 min,放冷,再稱重,用25%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過濾,取濾液待測。
1.3.4 空白試驗 精確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對照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
1.3.5 方法學試驗 精確量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 儲備液1 mL,用25%甲醇定容至200 mL,分別精確量取1、2、5、10、25、5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25%甲醇定容,分別吸取上述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計算線性范圍;精確吸取羥基紅花黃色素A 對照品溶液10 μL,連續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計算方法精密度;精確吸取供試品(批號為20111117)溶液10 μL,分別于3、6、10、16、24、48 h進樣,測定峰面積,計算方法穩定性;取同一批樣品(批號為20111117),制備平行樣品6份,測定峰面積,計算方法重復性;精確稱取已知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的同一批號樣品(批號為20111117,羥基紅花黃色素A含量為0.294 0 mg/g)9份,按相當于羥基紅花黃色素A量的80%、100%、120%分別加入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照品溶液,測定每份供試品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含量,計算方法回收率。
1.3.6 樣品測定 取5批三十五味沉香丸樣品(批號:110701、111001、111201、100401、101201)粉末適量,照1.3.3項方法前處理供試品,測定峰面積,外標法計算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紅花的顯微鑒別
顯微觀察可見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花粉粒,具3個萌發孔,外壁有齒狀突起(圖1)。
2.2 方法評價
空白干擾試驗結果表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 陰性對照無干擾,與相鄰雜質峰分離良好,HPLC分析結果見圖2。以羥基紅花黃色素A濃度(μg/mL)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2 326 741x-10 142,r=0.999 9,線性范圍為0.078 1~3.905 0 μg。精密度試驗測得峰面積RSD(n=6)為0.28%。穩定性試驗測得羥基紅花黃色素A 的峰面積RSD 為0.13%,表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 在48 h內穩定。重復性試驗測得同一批樣品平行樣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平均含量為0.294 0 mg/g,RSD為0.99%。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1,羥基紅花黃色素A 的平均回收率為99.84%,RSD為0.91%。
2.3 樣品測定
5批三十五味沉香丸樣品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含量測定結果見表2。
3 小結
紅花已分離鑒定的化學成分較多[4],且藥理作用廣泛[5-8],其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為單查爾酮苷類化合物,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誘發的血小板聚集與釋放,競爭性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與血小板受體的結合[9,10],是紅花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試驗結果表明, 25%甲醇對羥基紅花黃色素 A 的提取效果最佳,雜質干擾最小。選用25%甲醇為提取溶劑,分別超聲處理10、20、30、40 min后進樣,結果超聲處理30 min 即可將供試品中羥基紅花黃色素A 提取完全,故采用25%甲醇為提取劑、超聲處理30 min 為羥基紅花黃色素A提取方法。
參考文獻:
[1] 羅藏成立.藏藥三十五味沉香丸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療效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 19(11):11.
[2]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4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藏藥第一冊[M].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1995.
[4] 尹宏斌,何直升,葉 陽.紅花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草藥,2001,32(9):776-778.
[5] 鄭為超,陳鐸葆,張 雷,等.紅花總黃素對缺血心肌的影響及機制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 2005,21(8):978-980.
[6] 葉麗紅,王榮琥,蔡梅芳,等.紅花當歸防治支氣管哮喘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實驗研究[J].微循環技術雜志,1996,4(1):43-45.
[7] 高其銘.中藥紅花的藥理研究概況[J].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12):758-760.
[8] 陸正武,劉 發,胡 堅,等.紅花總黃素對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J].中國藥理學報,2001,12(6):537-542.
[9] 顧洪璋,趙 春,施南萍.中藥紅花煎劑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1994(2):48.
[10] 黃正良,崔祝梅,任 遠.紅花黃色素的抗凝血作用研究[J].中成藥,1987,18(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