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褒貶不一,充滿爭議
對于“華麗的視覺盛筵”這種被一再濫用的語匯,記者一直心存抵觸。然而,對于“余額寶”的登場,想來也只有它可以用來形容了——五光十色的燈光布景,氣勢磅礴的開場視頻,令人眼花繚亂的激光舞,美輪美奐的沙畫表演……幾個小時里,記者的感官被各種聲光信息輪番轟炸,幾乎忘記了這是一款金融產品的發布會。更讓人興奮的,則是滾動播放的音頻解說:如何用余額寶賺錢?首先,把“小錢錢”種下,然后你就可以去吃飯睡覺打豆豆了,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小錢錢”生根發芽了!金融產品描述中的各種數字往往會把人搞得頭昏腦漲,但余額寶卻是個例外:將10萬元存入余額寶,一年后就能拿到4000元的“利息”。發布會第二天,諸如“將賬戶余額轉入余額寶,一萬元一年收益最高可達400元”的報道便見諸各類媒體,歡呼叫好之聲不絕于耳。記者的親友也相繼來詢問:“那還把錢存銀行干嗎?以后銀行就完了吧?”
馬云的“革銀行的命”,似乎將要變為現實了。
不過,冷靜的質疑、激動的指責也很快接踵而至:“夸大收益”,“淡化風險”,“欺騙用戶”,直至各種陰謀陽謀。
“余額寶”到底是個什么產品?支付寶用戶想知道,銀行儲戶想知道,行業更想知道。
本質——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
余額寶的操作流程并不復雜。用戶將自己支付寶中的資金轉入余額寶賬戶,后者中的資金平時用于投資金融產品(目前僅有貨幣基金天弘增利寶),而當用戶需要用錢時,可直接從余額寶賬戶提取。從中不難看出以下幾點。
首先,用戶存在余額寶賬戶中的資金所產生的“利息”,實際上是投資貨幣基金的收益,而非銀行存款利息,后者至少在國內是無風險的,而前者盡管投資風險極小,但并不屬于無風險投資(2005年、2006年均發生過貨幣基金虧損的案例)。此外,將天弘增利寶7日年化收益率與銀行活期存款利率進行比較也值得商榷。因此,簡單地將銀行活期存款與余額寶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在余額寶“存錢”比在銀行存錢更實惠的結論,是不合適的。
其次,業內人士指出,支付寶這次推出的產品屬于“T+0貨幣基金”(即當日可贖回)。該產品最早出現于2012年,針對傳統貨幣基金作為現金管理工具不夠便捷的缺陷,由基金公司從基金申購頭寸中拿出一部分先行墊資給客戶,從而實現T+0贖回。但該產品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基金公司為實現T+0贖回需要付出墊資成本,因此一旦銷量猛增,將對類似天弘的中小基金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和營銷能力提出考驗。此外,產品申購并沒有實現T+1也使得該產品在清算領域的用戶體驗遜于活期存款。
綜上,余額寶只是一個面向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各種用戶(包括買家與賣家)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而增利寶則是在此平臺上銷售的一款貨幣基金。事實上,銀行儲戶看重的是銀行存款的無風險性和支付通用性(用余額寶內資金購物的場景僅限于阿里巴巴電商平臺),而貨幣基金的屬性決定投資者更愿意選擇資本雄厚的大型基金公司推出的產品。因此,指望儲戶和理財客戶將大筆資金從銀行、基金轉投余額寶,未免過于樂觀。從這個角度講,用“革命”或“顛覆”來形容余額寶,言過其實。
影響——互聯網金融的有益嘗試
盡管做大筆資金將會轉移至余額寶的判斷目前為時尚早,但這并不意味著余額寶會陷入無人問津的境地。在淘寶、天貓上活躍著數量龐大的年輕用戶:收入不高,但消費欲望強烈;積蓄不多,但理財觀念淡漠;經濟實力有限,卻樂于嘗試新鮮事物。這一人群很難從儲蓄或投資理財中獲得收益:每月掙的那點錢,存進銀行沒動力,投資基金買不起,至于攥在手里不花,對于他們而言只能用“科幻”來形容了……
青年一代的“月光族”是需要拯救的——余額寶正是可以幫助他們的產品。這年頭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拿著幾元、幾十元錢去銀行存,也沒有幾個人會拿著這點錢買基金,即使投資門檻降低,但是,如果能把錢存入余額寶這個“電子錢包”,讓這些零散資金有一個方便取用的存放空間,還能獲得一定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更重要的是,把幾十、幾百元存在余額寶里,盡管數目有點可憐,但你會發現它每天都在增加,盡管只是多出了幾角幾分,但正如宣傳資料里描述的:“小錢錢”生根發芽了!這種變化,會給年輕人帶來長輩們所無法理解的興奮。別忘了,這些年輕人會因為一兩塊錢而和小商販砍價,得勝后沾沾自喜好一陣。也許正是為了這點生根發芽的“小錢錢”,他們會減少不必耍的消費,逐漸養成理財習慣,最終實現長輩們的夙愿——不亂花錢。從這個角度來說,余額寶正是一款為低收入人群量身定做的,針對小額零散資金管理同時具備方便快捷的支付功能的產品。
互聯網金融已經滲透到傳統金融的各個領域。保險、信托等過去依賴銀行銷售的產品,紛紛將銷售渠道轉移到網絡平臺,有人稱之為金融業務的“渠道革命”,基金也不例外。本次天弘基金推出的“增利寶”產品針對互聯網用戶,有著1元起購、可直接用于購物支付等優勢。作為實力有限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天弘基金看到了支付寶龐大的用戶群體價值,通過與支付寶合作,不僅推出了產品,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信息,還擴大了市場影響力,可謂一舉三得。
從目前情況來看,“余額寶模式”已經初顯成效,獲得了市場的肯定。據悉,余額寶在6月13日試行上線之后不久,天弘基金官網即因并發互聯網流量而“宕機”,為增利寶定制了新型直銷系統并將其嵌入支付寶的金融IT供應商金證股份執行董事徐泯波透露,截至上半年公司已經與8家基金公司達成了金融創新合作。可見,互聯網金融將給如金證股份這樣的金融IT和大數據挖掘型公司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創新——貨幣基金發展的新思路
盡管余額寶的宣傳材料中不乏“創新”的字樣,但不管是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還是“T+0貨幣基金”,都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余額寶真正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大大提高了現金管理效率,將投資與消費緊密相連。當用戶從余額寶賬戶提現時,會被視為自動贖回所購買的基金,而無需辦理手續或將資金轉到支付寶才能使用。與之相比,不管是銀行存款,還是基金投資,在提現的方便快捷程度方面都要遜色不少。從這個角度講,與其給余額寶扣上“奪取銀行存款的殺器”、“顛覆基金理財的神器”的帽子,不如將其定位為一款方便快捷的現金管理工具——“可以賺錢的電子錢包”。此外,阿里巴巴表示將根據自身積累的歷史數據,測算出貨幣基金申購贖回的波動,從而有效應對T+0贖回對資金流動性管理水平的挑戰,這也是該產品基于互聯網金融技術的創新亮點。
貨幣基金早已成為活期存款的競爭對手,有觀點認為存在取代后者的趨勢,但仍面臨兩大難題:贖回即時到賬與具備支付功能。這兩個難題無法解決,貨幣基金在活期存款面前就沒有明顯優勢。“T+0”模式讓人們看到了實現贖回即時到賬的希望,余額寶則部分解決了支付難題,借助于支付寶,貨幣基金在線上的支付能力大為擴展,較之前的貨幣基金更進一步。
雖然受支付能力(線下、大額支付的習慣)、提現等條件所限,短期內對活期存款業務造成較大沖擊的可能性不大,但會對貨幣基金的發展提供創新思路。
啟示——立足服務無需夸大宣傳
當我們談及當今互聯網企業的種種創新之舉時,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從中得到借鑒?余額寶同樣會引起這樣的思考:阿里巴巴在支付寶這個平臺上似乎隨便種點兒什么東西都能開花結果,那么,沒有“支付寶”的銀行和基金公司如何從余額寶中獲得啟發?簡單的模仿顯然是下策,畢竟阿里巴巴只有一個。
創新之道不在于刻意的花樣翻新,而在于抓住創新的目的——服務。以用戶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意識是阿里巴巴能夠走到今天的關鍵,這恰恰是傳統金融機構需要學習的。抓住“服務”這一核心,也許創新并不是多高端的事情。正如業內人士“江南憤青”所言:“現在銀行卡在購買和贖回上其實是不夠人性化的,影響了認購意愿。如果也能采取這種技術,你在取現的時候,自動視為贖回,或者你在刷卡的時候視為自動贖回,或者你發個短信,就能立刻認購和贖回,我相信,都會大幅度地增加銀行卡客戶的購買貨幣基金的積極性。”
都說阿里巴巴善于宣傳,可它翻來覆去地無非就是要宣傳一個思想:服務用戶。同樣,傳統金融機構沒有不談服務的,可為什么用戶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抱怨?相關從業人員恐怕要好好想一想。
阿里巴巴和天弘的問題在于盡管雙方在官方介紹中并沒有回避貨幣基金存在風險的事實,但在對外宣傳中還是淡化了風險,而將更多筆墨用于反復強調其在收益方面相對于銀行活期存款的優勢,結果是不僅沒有突出產品真正的創新亮點,反而招致質疑。此外,余額寶發布會中加入了大量時尚娛樂元素,但余額寶畢竟是一款金融產品,用戶最關注的恐怕也還是操作、收益以及風險這些功能性內容,因此,在發布會中加入過多時尚娛樂元素是否合適,是值得商榷的。這些都給同行在未來的產品宣傳方面提供了借鑒。
后續——“備案門”虛驚一場
之前的爭議還未平息,“余額寶”又引發了“備案門”。
6月2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支付寶‘余額寶’業務中有部分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并未向監管部門進行備案,也未能向監管部門提交監督銀行的監督協議,違反了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監管部門已于近期要求支付寶就此次余額寶業務所涉及未備案的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賬戶限期補充備案,逾期未進行備案的,將根據相應法律規定進行調查處罰。”
發言人同時也指出:“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理財選擇,是市場創新的積極探索,證監會積極支持市場創新發展,為市場創新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寬松環境。”對此,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基金行業創新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不同認識的問題,還有些目前法規沒有覆蓋到的問題,但并不能因此簡單否定,相反應該在監管底線之上盡可能支持創新。”
監管部門的表態顯示了政府對金融領域創新的肯定與支持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