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來抽一斗煙,
看著煙斗中散出的不同形態的煙霧,
慢慢感受口中不同的變化;
放松,但卻不與自己疏離,
一把頂級的大師斗,
或許能幫你體會到這種優雅的沉靜。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如果天堂里沒有煙斗,我寧愿選擇地獄”。男人對煙斗的迷戀由此可見一斑。可是現代人既然有了雪茄和香煙,為什么還對煙斗這種麻煩的吸煙方式割舍不下呢?
煙斗與雪茄、香煙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用同一把煙斗可以享受各種不同的生煙、煙草,甚至名貴藥草。而你用不同的煙斗,又能將同一種煙草抽出截然不同的風味。這種差異,正是每一位制斗工匠在設計、選料、下刀、打磨時所賦予煙斗的個性。如果你使用過一把大師的煙斗作品,那種感覺就像在與他進行一場對話,吸煙時煙草的味道轉換著彼此的思想。每一位制斗名家都有著不同的思想。如果你使用過中國煙斗名家麥永標的煙斗,或許會品出一絲東方的禪意。而丹麥大師Anne Julie的煙斗,可讓女性的溫婉、細膩貫穿于口感與造型之中。
在當代世界,制斗已然是小眾行業,而其中公認為的大師更是鳳毛麟角。這些人一輩子的工作就是尋找中意的原料,然后將它們做成令煙斗迷魂牽夢繞的藝術品。下面就是全世界頂級制斗大師與他們煙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