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出差到深圳,不會深刻了解到深圳的業界對“小米”模式已經談虎色變。當小米從手機殺入電視行業后,TCL和創維的高管如臨大敵,據說每天開會討論如何應對,但都沒有結果。
小米模式眾說紛紜,但有幾個特征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是粉絲驅動。利用社交媒體,不打一分錢廣告,所有的傳播都利用粉絲的熱情,而企業所有的服務也是粉絲至上。上至雷軍、黎萬強等高管,下到普通員工,每天都會在微博或者小米論壇泡著;第二是先預定,再生產。這可以把庫存忽略不計,完全是電子商務的正現金流模型,間接降低了小米的零售價格,從而可以以高性價比笑傲江湖。
小米模式與馬云自去年開始鼓吹的C2B一脈相承。B2C在流量上的惡性競爭,已經讓商家在用戶獲取成本上達到了不可承受之重。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盡管破紀錄達到350億的銷售額,但又有多少商家是提前備貨但未能及時賣出而欲哭無淚。如何利用粉絲經濟,由用戶出發,定制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形成品牌的唯一性和專屬性,避免惡性價格競爭,轉型,未來可能很難有動輒上百萬的訂單,更多的訂單將被切成以各個圈子為中心的小批量訂單,柔性制造會大行其道。可以想象,個性化制造的時代終將到來。
在粉絲經濟拉動和柔性制造變革的大潮中,服飾鞋類首當其沖。無論是凡客,還是樂淘,都在個性化方面做足了功夫,但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制造。成立于2012年的愛定客,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第一家“在線定制”鞋子的公司。我認為,愛定客的模式,對傳統企業的“按需制造”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定制”一詞,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昂貴、長時間的等待,比如奢侈品牌的定制。可愛定客的做法卻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定制變成一般消費品,快速交貨。我們可以看到,在新浪微博、企業官網和天貓店上,消費者可以選擇近30個不同的形體鞋款,配合配色、涂鴉、上傳圖片、個性簽名四大核心功能進行定制。愛定客實際包含了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定制、銷售、物流、售后各個環節。由于是自己的工廠,愛定客最長七天即可發貨,單品價格從200多元起,完全是普通消費者可以承擔的價格,一舉破除了定制必高端的迷思。
“確證模式,流程重組”,這是愛定客做的第一步。在互聯網行業,依靠的是生態體系,而不是過往制造業土豪般光砸錢就能解決問題。愛定客需要一個類似淘寶這樣的生態體系,讓更多人都能在快速發展的鞋類定制業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各自獲利。愛定客走了兩步妙棋,第一是開放接口。無論是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插畫師,包括那些熱愛創作和分享的普通人,都可以利用愛定客的接口網絡開店,只要制作和上傳他們的設計。只要有消費者點擊并最后產生了訂單,網店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成,此后對應的制造、物流、客服,全部是愛定客完成。消費者看到的是更個性化的品牌。
愛定客目前的愿景遠遠超越“設計師”作品,它讓更多的粉絲群體或者圈子,都定制自己專屬的鞋子。比如中國那么多社團,是否每個社團都能有自己定制的鞋子,出去郊游或者做活動時能有自己的統一標記,從而獲得社團認同感?
愛定客做的第二件事情,是開發了類似淘寶客這樣的流量分成機制。更多有流量的網站可以接入愛定客,通過給愛定客帶來流量而賺錢,這類似網站聯盟。實際上,無論是百度還是淘寶,都有海量的網站聯盟站幫其帶來流量。愛定客通過高達10%的銷售提成,給個人站長創造了新的收入來源。
愛定客的案例,對很多傳統制造業企業轉型都有示范意義。其中有幾個特別有意思的關鍵點可以拿來探討。第一是擺脫傳統企業的體制限制,從零開始。傳統企業受傳統業務的限制,很難轉型徹底,與其如此,不如重新開始,自己革自己的命,好過于別人革自己的命;第二是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比如愛定客的投資人許志華本身就是匹克的總裁,他對行業的理解遠超過一般天使投資人;第三是以互聯網產品開發法則為原則。小步快跑,別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第四是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體系。過去傳統企業是靠渠道,如今需要更大的生態體系支撐和共贏,包括每一個粉絲、每一個消費者。這可能是和傳統品牌最大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