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的4月份零售業銷售數據出乎市場預期,然而,數據并沒有令香港零售業界興奮起來。“香港的零售業不會再有過去那般非理性的增長了”,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如是感慨——這已不是麥瑞瓊頭一回這么說了。
珠寶鐘表拉動4月零售增長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約為43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0.7%,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后,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9.4%。與2012年同期相比,今年首四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上升15.5%,達1723.54億港元,而總銷貨數量則上升15.1%。
顯然,本港的零售業在4月份表現不錯。相較于3月份令人失望的表現,4月份的銷售數據好于市場預期。
若按商店的主要類別分析,4月份與去年同期比較,“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貨數量增長最快,升幅高達68.8%;其次為“服裝”,上升40.3%;“百貨公司貨品”上升21.6%。分析數據不難看出,“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售大幅增長,是拉動4月份香港整體零售增長的主要動力。
“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激增,與期內黃金價格的變化不無關系。4月,國際金價逆轉,而內地及香港的金價均創下近年來的新低,其中香港金價在4月16日收報了兩年來的最低位,觸發內地及香港掀起多年不見的“搶金潮”。之后兩周,香港黃金銷售量激增。作為香港黃金行業的最重要業界機構——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表示,香港的黃金在兩周內銷售量逾1噸,包括金銀業貿易場以及市場存貨在內的黃金庫存被消化逾八成。
在金價走低的作用之下,4月份的“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大幅增長至歷史以來單月最高紀錄,達130.96億港元。“130.96億港元”的數額,意味著“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零售銷售額,占4月份整體銷售額的30.4%。而這個比例,在3月份則為21.6%。
“需要指出的是‘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升幅有68.8%,這是很久以來都沒有遇到過的高增長了”,麥瑞瓊在4月份的零售業數據分析的傳媒電話會上表示,“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售數據令人感到驚訝。
“很明顯這是‘搶金潮’造成的。如果撇除金價的影響,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的銷售只有10%的增長,與3月份水平相若。”麥瑞瓊表示,“黃金的銷售增長可能持續至6月,但僅靠單一產品支撐增長的零售業是危險的。”
零售商家日子不好過
零售業雖仍保持增長,但零售商家的日子并不好過。租金及人工等主要成本的水漲船高,削弱了商家的利潤空間,令商家并不一定能分享到零售業銷售額增加所帶來的好處——更多的錢似乎被地產商賺取了。
租金和人工成本是商家最為主要的兩項成本。渣打香港的一項報告指出,中小型零售業中,租金成本占所有成本比例為24%,員工工資則為19%。而香港在5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由每小時28港元調整至30港元。
相比人工,租金更是零售商的心中最痛。“世邦魏理仕”的一項統計報告顯示,香港核心購物區的平均年租為每平方英尺4328美元,相較于第二位的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高出50%,而與三四名的倫敦及巴黎比較,香港的店鋪租金更是高出300%以上。
“只有實力雄厚的連鎖企業才能繼續在核心的商業區營業。”麥瑞瓊表示,以百貨公司為例,只有少部分公司在核心區擴充店面,比如連卡佛等,至于其他平民化的百貨公司,只能在其他地方擴充營業面積。
租金冠絕全球,這實在沒什么好驕傲的。實際上,租金昂貴已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香港投資推廣署及政府統計處發表的《2012年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的數據顯示,租金高企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2012年,分別有39%及38%的受訪公司認為“居所的供應及費用”以及“工商業樓宇的供應及費用”為香港營商的不利因素。
高增長不會再有
“香港是購物天堂,但它再也無法以價格取勝了。”麥瑞瓊表示,一方面,租金、人工以及輸入性通脹的原因,令香港銷售的商品價格失去優勢;另一方面,訪港旅客,特別是內地自由行旅客雖然一直保持增長,不過,消費能力也已發生變化。
麥瑞瓊指出,雖然自由行游客人數不斷增加,并不能期待零售業有同樣幅度的增長。“過去內地自由行游客以一線城市的居民為主,消費能力較強;而目前,二三線城市居民占自由行游客比例不斷上升,但消費能力就不及一線城市居民了。”
麥瑞瓊預期,香港零售業在今年的增長只會維持低雙位數的水平,預計12%左右。對于前景,“零售業過去的高增長不會再出現”,他甚至認為,“過去的增長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