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上市公司不僅本身具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強勁的投資能力,而且也能借助各種優勢資源吸引戰略投資。中關村上市公司的自有資金,配合商業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的支持,可形成萬億規模的投資能力
日前,本刊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了解到,由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組織編寫的《2012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中關村上市公司2012年的總市值達13554億元,資產總額達17130億元。
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中關村上市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國際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報告》體現出中關村上市公司群體多個方面的突出特點。首先,中關村的上市企業具備規模大、市值高、資產輕等鮮明的特點和突出的優勢。其次,中關村企業擁有增長迅猛的強大投資能力。另外,《報告》針對上市企業群體做出的行業分析排名,充分顯示出中關村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面布局。
獲境內外資本市場雙重青睞
據了解,中關村上市公司是指依據中關村科技園企業登記注冊管理辦法,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注冊,在全球任一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的公司。這其中,不僅包括在上海、深圳、中國香港的上市公司,還包括在美國、新加坡、英國等地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
《2012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收錄了中關村有財報數據可查的198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從資本市場分布情況來看,中關村上市公司涵蓋境內、境外多個主要資本市場。
198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在境內上市,其中37家在“上交所”上市,96家在“深交所”上市;65家在境外上市,其中25家在納斯達克上市,17家在“紐交所”上市,19家在“港交所”上市,3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1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已經成為中國少有的能夠充分獲得中國資本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雙重青睞的地區。
《報告》顯示,中關村上市公司2012年的總市值達13554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8012億元,約占總量的59%,同比增長6.6%;境外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5542億元,約占總量的41%,同比下降12.1%。從市值情況來看,中關村上市公司總市值巨大,在國內資本市場乃至國際資本市場都有著重要地位。值得關注的一點是,2012年中關村境外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主要緣于9家國外上市公司在2012年退市。
眾所周知,中關村擁有聯想、百度、中鐵等巨型企業,這些企業市值巨大,對中關村的發展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中關村一些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在2012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市值增加明顯,為中關村奠定了多元化發展的基礎。
從市值排名情況看,排名前20位的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均突破了140億元,其中,境內上市公司13家,境外上市公司7家。同時,中關村上市公司中,市值100億元以上的有30家,市值30億元以上的達到了100家,占比超過半數。此外,對比2011年數據可以看到,康得新、碧水源、東方園林、中工國際、中科三環、大北農、雙鷺藥業等企業發展迅速,排名躍入前20強。
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中關村上市公司擁有雄厚的實力,在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國際資本市場,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投資是關鍵要素。2012年,中關村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約為3144億元,比2011年增長約8.7%,這表明中關村上市公司擁有3100億現金及等價物可以用于直接投資,投資潛力巨大。
2012年,中關村境內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約2201億元,占70%,增長幅度約為5.9%,境外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約944億元,占30%,增長幅度約15.8%。從現金情況來看,中關村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擁有量大,而且境外上市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長速度高于境內公司。
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排名來看,排名前20的企業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規模均接近30億元,其中,中國中鐵、聯想集團等5家公司現金及等價物均突破百億元,總量充裕。
中關村上市公司不僅本身具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強勁的投資能力,而且也能借助各種優勢資源吸引戰略投資。中關村上市公司的自有資金,配合商業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的支持,可形成上萬億規模的投資能力。同時,地域優勢、國際影響力,以及多元化的資本運作平臺為吸引國際戰略投資奠定了基礎。中關村上市公司在地區投資方面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此外,中關村上市公司擁有科技創新項目,具有項目選擇的優勢,它們的投資能夠直接推動中關村的科技創新。
半數上市企業收入超10億
《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關村198家上市公司的總資產達到17130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19.4%。
從資產與市值的比值來看,2012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約為109.42萬億元,總市值約為22.74萬億元,資產與市值的比值約為5。而中關村上市公司,總資產約為1.71萬億元,總市值約為1.36萬億元,其比值約為1。《報告》分析指出,同中國上市公司的總體情況相比,中關村上市公司具有輕資產、重技術的特點。
中關村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巨大,從資產排名前20的中關村上市公司來看,其資產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保障了企業發展的穩定性。
資產排名前20的中關村上市公司,其中境內上市公司12家,境外上市公司8家,除了中國中鐵、藍星新材等大型國企外,大型互聯網以及IT企業如百度、搜狐等,資產負債率都在較低的30%—60%區間內。由此可見,中關村上市企業輕資產、重技術的同時,也具有資產穩定,資產負債率適宜,債務安全,風險低的特點。
2012年,中關村198家上市公司的總收入約為13145億元,同比增長14.3%;上市公司毛利潤2243億元,毛利率17.1%,凈利潤598億元,凈利率約4.5%。
從中關村上市公司2012年的收入排名來看,排前20的企業收入總量都比較大,其中中國中鐵和聯想集團總收入突破千億元,且收入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100家,超過半數。此外,中關村上市公司收入排名比較穩定,與2011年相比,只有3家企業新進入前20,其余17家企業名次變化很小。
從盈利能力分析,中關村的上市公司總體盈利能力較強。負債率低,包袱小,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同時,中關村的上市公司中互聯網和高新科技企業眾多,蘊藏著巨大的盈利潛力。
《報告》研究表明,中關村上市公司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中關村上市公司多達87%的企業實現了盈利。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獲得的較強盈利能力,將為通過資本市場再融資,進一步加快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全面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當前,中關村上市公司群體在中關村創新平臺的“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工程”的指引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已經初步形成完整的布局,形成了“641”產業發展格局:即,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下一代互聯網、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衛星及應用六大優勢產業引領發展;新材料、裝備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四大潛力產業跨越發展;現代服務業追趕式發展。
通過198家中關村上市企業在各大產業的分布格局可以看出,在公司數量分布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企業數量最多,共計46家,約占總量四分之一;中關村的傳統優勢產業移動互聯網、IT服務業合計68家,占比近三分之一;現代服務業、生物和制藥產業、新材料、軌道交通和航空航天衛星產業也發展迅速,新興高科技產業群潛力十足。
從各產業市值占中關村上市公司市值總量來看,移動互聯網和高端設備制造產業的市值占比最大,它們的市值合起來占到總市值的一半。但是,與這兩個產業相比,移動互聯網產業企業的平均市值更高。現代服務業以及生物和醫藥產業的市值占比也比較可觀,且增速較為顯著。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高科技產業市值占比相對較小,表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關村上市企業32家,市值達3825億元,同比略有下降。市值排名前20的企業,其市值均超過17億元,搜索引擎企業百度一家獨大,遙遙領先。以移動數據、網絡安全服務、門戶網站、視頻社交網站等作為主營業務的移動互聯網新興企業排名也較為靠前。
屬于IT服務業的中關村上市企業共計36家,總市值達1298億元,同比下降約14.3%。作為中關村的傳統優勢產業,目前IT服務業總體市值并不高。
在高端設備制造業,中關村上市企業共計46家,總市值達2799億元,同比下降6.5%。聯想集團遙遙領先,其他生產電子顯示設備、環保印刷器材、航天電子信息通訊設備、高端醫療設備的企業市值也都較高,從而可以看出中關村核心制造業正逐步向高精尖產業發展。
在現代服務業中,共計有28家上市企業,總市值共計1505億元,同比增長27.4%。市值過百億元企業4家,排名前20企業市值均過10億元,以新東方教育為首的教育培訓行業4家,占比最多。金融服務、營銷傳媒、城市景觀設計、地產、印刷等行業發展態勢均不錯,中關村現代服務業正逐步形成綜合發展的格局。
在生物醫藥產業,中關村上市企業總共有17家,總市值約達1113億元,同比增長20.6%,在中關村各行業增長率中位居前列。
在節能環保產業,中關村上市企業共12家,總市值約67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5%,在中關村上市企業各行業中增長率居首。12家企業市值均過20億元,其中在膜生物技術、污水處理技術方面領先的碧水源市值最高,約達222億元。
從中關村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和方向上看,2012年中關村上市企業在節能環保產業和生物制藥產業總市值增長最為迅猛,增長率分別高達35.0%和20.6%。可以預見,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扶植下,節能環保和生物制藥無疑將在中關村未來的產業布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移動互聯網、IT服務業及高端制造業領域向著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生物制藥等領域快速拓展。中關村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全面布局。中關村的上市公司,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幾乎所有行業都有涉及,已成為推動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全力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
近年來,中關村管委會致力于鼓勵和幫助示范區企業到海外融資,促進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
目前,中關村管委會已分別和紐交所、納斯達克、港交所和德意志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四大全球領先的交易所與中關村管委會牽手后,將為投資者、金融機構和中關村企業提供進入世界金融市場的便捷渠道。
中關村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每年新創辦企業4000多家。高科技高成長的“瞪羚企業”3000多家,留學人員累計創辦企業6000多家,總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900家,德勤“中國大陸高科技高成長企業50強”和清科“中國大陸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中,三分之一左右來自中關村。
企業創新創業活躍,金融服務需求持續增加。近年來,中關村高度重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在聚集金融服務資源、完善技術和資本對接的機制、政策創新先行先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9個國家部委與北京市政府聯合發布《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京政發〔2012〕23號),進一步確立了中關村在全國科技金融體系中的戰略地位。
中關村積極推動企業利用全球資本市場做強做大,目前,中關村擁有22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內145家,境外79家,是我國上市公司最集聚的區域,在境內創業板上市的中關村企業62家,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形成了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資本市場的示范效應,極大地提升了中關村的投資價值,進而帶動了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資本市場的助推之下,碧水源從5個人起步,現在領跑環保產業;小米公司從7人創業團隊出發,成立僅3年,今年銷售收入預計突破250億元,創造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神話……獲益于中關村“有人才有技術有資金”的環境,中關村移動互聯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由中關村企業共同支撐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為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探路前行。
目前,各個國家在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復蘇的過程中都在加快結構調整,發達國家提出“再制造業化戰略”,新興經濟體加快經濟發展轉型,新一輪對跨國投資和國際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大背景下,創新在未來重新構建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過程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作為我國最早也是最大的科技創新高端資源密集區,中關村肩負著引領我國參與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競爭的重大使命,對加快推進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將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作為中關村創新群體代表的中關村上市公司與新興產業發展密切融合、互相促進,推動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