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和諧社會建設的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群眾文化工作越來越擺上了重要位置。新的發展形勢,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眾文化工作大發展、大繁榮,有新突破、有新作為。
關鍵詞:開展;群眾文化;策略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們已不僅僅滿足三飽一倒的生活狀況,追求高質量生活成為社會主流,群眾文化活動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主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開展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是一項需要長期抓實抓好的工作。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是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呈現出的新態勢,我們必須認清當前的新格局、新態勢,開展組織好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 開展群眾文化力求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水平
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一個國家的持續發展和競爭力,取決于民智的開發和人文的開發。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人民群眾、推動社會發展,基層文化工作者當仁不讓,也就不可能在這兩個戰略的實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發清楚的認識到,科教興國,文化工作責無旁貸。特別是縣、鄉兩級的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和農村的文化大院,這些年來實際上是普及科學技術的主課堂、對成人進行后續教育的大學校。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構建起與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生活方式,使經濟的發展植根于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深厚基礎上,其中心環節是提高人的素質,離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不可思議的。在我國十二億多的人口,九億在農村,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因此,農村文化工作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和重點工作。近幾年,各級政府都程度不同的加大了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門和基層文化單位堅持“二為”方針,每年都組織專業人員編排思想進步、宣傳科學、內容健康、寓教于樂、群眾喜歡的文藝節目,下鄉演出,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好評。文化下鄉一是送戲下鄉,二是培養基層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層吸收藝術上的營養。這些年堅持下來,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在“文化下鄉”的過程中培養“鄉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種文化”,改變文化下鄉單向傳播的模式,努力形成鄉下文化的再造機制。文化單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層,深入到廠礦、村鎮輔導,培訓基層文藝骨干,指導演出技巧,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注入了活力。不僅拓寬了文化陣地,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文化活動,使基層的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群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文化層次和政治素質,培養了他們關于改革開放、搞活農村經濟的意識。
2 開展群眾文化力求內容通俗多樣
群眾的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決定了群眾文化的通俗性。只有堅持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以通俗生動、淺顯易懂的方式,將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觀賞性結合起來,使通俗易懂的文化成為群眾精神生活的主要內容,才能多出群眾喜聞樂見、廣為接受的精品,從而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文化部門應該充分利用剪紙、繪畫、泥塑、雕刻等民間工藝項目和戲曲、雜技、花燈、龍舟、舞獅舞龍等民間民俗表演藝術,經常舉辦知識競賽、演講會、故事會、書法、美術、攝影、集體音樂舞會、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等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健康的文化產品和豐富的娛樂形式為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性,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具體體現。群眾文化工作的宗旨,就是“千方百計地把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搞豐富、搞熱鬧”。對農村而言,就是千方百計加強基本的文化供給,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務;對城市而言,就是千方百計提供有效的文化產品,提供有效的文化服務。文化部門應該運用各種社會資源,整合力量,為我所用,更好地服務群眾。譬如把群眾文化工作與教育、科技、衛生、計生等部門聯手,資源共享;把群眾文化工作與新興媒體、網絡的宣傳結合,增強它的輻射力、影響力和生命力;把群眾文化工作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相結合,彰顯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藝術)館除開展輔導業余藝術活動外,還應積極拓展組織書刊借閱、科普講座、舉辦展覽、墻報、幻燈等職能。在開展文化活動中,注意把群眾自發、分散的活動組織起來,領導起來,逐步建立和規范書畫、圍棋、戲曲、腰鼓、體操、氣功等各種群眾性的文化社團,組織他們進行廣泛的交流合作。特別是把民間職業劇團,群眾業余宣傳隊伍納入視線,以文化(藝術)館為龍頭,整合、協調各種群眾文化力量,幫助他們整合、提高、拓展,從而實現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
參考文獻:
[1] 李世樑.社會轉型期的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06).
[2] 李幸芷.淺談群眾文化大型活動的策劃[J].大眾文藝,2010(02).
[3] 趙宇昕.文聯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04).
作者簡介:夏華麗(1979—),女,江蘇金湖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