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水利項目的建設和管控活動就處在一種不是很好的位置之中。設置綜合化的建設體系以及管控方法,確保水利項目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提升農村的經濟發展能力,是今后的建設以及管控活動的重要發展方向。文章闡述了農田水利項目的建設和管控時期面對的不利現象,并且指出了強化建設以及管控活動的方法等。
關鍵詞:農田水利;建設;管理
1 當前建設和管控時期面對的不利現象
1.1 項目的建設前期的規劃不合理,機構之間未開展好協調活動
項目的建設工作很隨性,使得項目的技術以及效益等多項要素無法綜合。比如一些小規模的水利涵管出現了滲漏問題,在沒有經過專門人員分析的背景之中,對其開展維護活動,使得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處理。進而導致枯水期無法得到有效的灌溉,而在豐水期的時候又導致洪澇災害發生。項目經常性的重復,而且有半拉項目,而且經常性的出現一些矛盾糾紛等。此時使得規劃活動無法順暢的開展,管控無序,科技性太低,面對非常多的隱患,像是一些鄉鎮的灌溉項目,本身是農業開發工程,不過其未設置專門的管控工作者,使得項目完工之后得不到有效的處理,進而導致泥沙大規模的沉積。
1.2 基礎水利裝置不被關注
首先,政府每年都要花費非常多的資金來修檢一些大型的項目,不過其實真正對于農戶有益處的是一些小規模的項目,其對于山區的農田來講是非常關鍵的,當出現大旱天氣時候,最受影響的是農村,主要是因為小項目缺水嚴重。不過現在的水利項目建設時期,相關的機構只是關注經濟性的內容,過分的關注大規模的項目的創建等工作,沒有做好農業用水方面的工作。而地方機構也會由于此類項目帶來的利潤太低而不想將資金用到這些區域之中。除此之外,農戶也不想花費資金。因此很多的項目都是在很多年之前完成的。不過將田地劃分之后,此類設施就處于一種無人管控的境地之中,特別是實現了稅費改革之后,之前的設施更加的無法利用。
1.3 由于產權體系革新不合理而導致的問題
對小規模的水利項目的管控不合理而導致了很多的不利現象。通過調查我們得知,一些小規模的項目開展租賃等活動之后,因為合約中未論述清楚相關的事項,很多人只是關注其經濟性,當得到之后就不關心它的管控工作了。部分業主忽視合約,有時候還會違背其內容。一些項目的使用不當,導致水質變差,進而引發了非常多的不利現象。
1.4 基層水管機構的水平太差
因為當前革新活動的開展,此時鄉鎮水利站并入了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多數過去由鄉鎮水利站管理的小型水庫灌區,目前只有幾個人開展水利活動,同時活動也不規定,無法掌控好目前的形勢。之前雇傭的暫時性人員的待遇較差,無法留住人才,使得很多的項目都處在一種無人管控的模式中。利益低使農田水利修建等社會動員機制難以啟用。通過分析社會資源的動員層次上我們得知,因為缺少良好的動員體系,資金的出處非常好使,籌備很有難度。現在國家的水利裝置的投入方關鍵是政府,無法形成一種合理的體系來激發農戶的資源投入熱情。在當前的背景之中,其是一項要積極的分析并且處理的事項。
2 應對方法
2.1 強化投入力度
導致項目得不到有效的維護,效益降低的關鍵緣由是投入太少。農村的基建活動和城市的基建工作都應該被同等的對待。開展不合理的話不但會干擾到農村的建設工作的步伐,同時還會干擾到和諧社會的創建工作。通過分析當前的具體狀態我們得知,政府在城市的基建項目中開展的投入,還是超過了對農村的投入,存在非常顯著的過分關注城市忽略農村的問題。各級政府必須把包括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內的農村基礎設施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投入。對農村水利基礎設施來講,當務之急是在穩定提高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以及人飲安全資金的同時,盡快擴大中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專項資金規模,以引導和帶動地方各級財政和受益農戶的投入,加快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步伐。
2.2 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農村水利改革
首先是要對如今的小規模水利項目的產權體系革新活動中存在的新問題,積極的分析探討,盡快制定一個全國性的指導意見,以推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健康深入發展。二是要以構建和完善農民用水戶協會內部管理機制為重點,以行政區域或水利工程為單元,通過對基層水利隊伍的改組、改造、改革和完善,推動農民用水戶協會的不斷建立和發展,加快大中小型灌區管理體制改革步伐。三是不斷深化農村水利改革。當前,農村出現了勞動力大量外出打工、水利工程占地農民要求補償、群眾要求水利政務公開等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加強政策研究和制度建設,通過不斷深化農村水利改革,培養典型,示范帶動,逐步解決農村水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
2.3 加強基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自身能力建設
基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自身能力建設是農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內容。今后的農村水利建設要改變過去只注重工程建設而忽視自身建設的做法,工程建設與基層水管單位自身能力建設要同時審批、同時建設、同時驗收。要進一步調整農村水利資金支出結構,允許部分資金用于包括管理手段、信息網絡、辦公條件等在內的管理單位自身能力建設,以不斷提高基層水管單位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2.4 加快農田水利立法,從根本上改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管理薄弱問題
目前,涉水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少,但針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還沒有。盡快制定出臺一部關于農田水利方面的法規條例,通過健全法律制度,明確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廣大群眾的責任,建立保障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投入機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依法建設、管理和使用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已成為當務之急。
2.5 積極探索和諧自主的建設管理模式
讓受益群眾參與建設,參與管理。將水業合作組織模式應用于更為廣泛的農村公益型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中,將原有集體資產與農民投工投勞為主形成的小型水利設施按照市場化手段來評估資產,明晰產權,將公益性水利設施資產定量化、股份化,并鼓勵受益農戶資本入股,參照股份制模式來管理和運作。實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村民通過民主方式組建互助合作的用水組織——村水業合作社。主要職責是全面負責合作社轄區內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和供水調度,同時負責向用水戶供水并按時收取水費和提供咨詢服務。
農戶是小規模的水利項目的直接受益人,同時還是相關的管控工作者,設置水利合作機構,通過股份的形式來開展建設工作,切實的激發出農戶的熱情。村水業合作社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的股份合作制企業,按照股份合作制方式制定章程,由股東大會民主選舉產生管理委員會,下設管理人員,每年改選一次。在股份設立上,將上級有關部門補助的作為集體股,社員按每戶投入,及投工折現作為社員股。
3 結束語
農村的水利建設工作是其發展的先決條件,是落實可持續思想的重點內容,同時還是應對旱情,提升農民的生活條件,帶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活動。
參考文獻
[1]郭德宏.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價值工程,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