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人員管理是高校一項日常任務和長遠發展必須進行的工作。學校人員包括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等多項人員構成,還有外來人員和流動人員等成為學校人員管理的主體和中心環節,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的發展,學校人員管理系統成為學校日常運作和重大決策的一項不可缺少的工作和要求。文章利用面向對象技術提出了一項學校人員管理系統的設計,面向對象類和數據庫表的設計與映射是重要內容,DAO數據接口完成映射;系統為B/S結構,軟件設計采用三層結構技術;最后對系統安全性方面做了闡述。該管理系統的提出具有重要研究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面向對象技術;數據庫;三層結構技術;DAO
引言
高校人員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和任務,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存在著保管利用率低、查找或改變效率低等問題,與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不相吻合,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或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成為必然。面向對象技術作為一種發展比較成熟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設計學校人員管理系統,對學校人員進行管理成為學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1 理論基礎
1.1 面向對象技術基本概念
面向對象技術是一種新的軟件技術,其概念來源于程序設計。從20世紀60年代提出面向對象的概念到現在,已發展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編程變成思想,并且成為目前軟件開發領域的主流技術和方法論。通過面向對象技術,可以將客觀世界直接映射到面向對象的程序空間,從而對軟件設計和系統開發帶來重大影響。對象是包含客觀事物特征的抽象實體,是屬性和行為的封裝體。
1.2 面向對象技術基本特征
面向對象的基本特征有抽象性、封裝性、繼承性和多態性。把眾多的事物進行歸納、分類,分類所依據的原則就是抽象,就是忽略非本質特性,而強調與當前目標有關的本質特性,從而找出事物的共性,把具有共性的事物劃為一類,得到一個抽象的概念。封裝就是把對象的屬性和行為結合成一個獨立的單位,并盡可能隱蔽對象的內部細節。繼承是一種聯接類與類的層次模型,繼承性是指特殊類的對象擁有其一般類的屬性和行為。
面向對象設計借鑒了客觀世界的多態性,體現在不同的對象收到相同的消息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行為方式。由于繼承性,對象共享許多相似的特征;由于多態性,不同對象可以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實現特性化的設計。
1.3 類
類是具有相同屬性和行為的一組對象的集合。類是對象的抽象,對象是類的實例,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
2 系統設計實例
2.1 拓撲結構
3 數據庫設計
3.1 數據庫設計說明
當面向對象的數據結構建立后,需要做好數據庫的設計。數據庫采用關系數據庫,要處理好面向對象數據結構與關系數據庫設計的映射對應關系,即面向對象數據類型的屬性對應與關系數據庫表中的列,需要設計好面向對象的操作函數對關系數據庫進行加入,刪除等操作,可以通過編程來實現。軟件分為表示層、中間層和數據層,表示層為用戶提供查詢,瀏覽,加入,刪除,修改等功能,當然要設置用戶權限。中間層實現查詢,瀏覽,加入,刪除,修改等功能,而數據層用來實現數據的存儲、更新,維護等,采用SQL Server實現數據庫。
3.2 數據庫數據層設計
(1)學校人員主表(見表1);(2)學生表(見表2);(3)教師表(見表3);(4)管理人員表(見表4);(5)后勤人員表(見表5);(6)流動人員表(見表6)
4 DAO設計
DAO是數據訪問對象的簡稱,在面向對象的軟件設計中,DAO層通過數據訪問對象完成業務對象到關系數據庫的轉換,需要為每個業務對象設計DAO對象來完成映射。DAO對象中存儲了增刪改查方法,為提高DAO的靈活性,需要為每個DAO對象設計訪問接口,這可以通過類的繼承與多態來實現。
設計一個BaseDAO來完成最基本的數據庫操作,在其中設計最為基礎的add,delete,load,update,find等方法。BaseDAO類的結構大體如下,自頂向下,包含了5 應用程序設計
5.1 整體結構模式
B/S結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是WEB興起后的一種網絡結構模式,WEB瀏覽器是客戶端最主要的應用軟件。這種模式統一了客戶端,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務器上,簡化了系統的開發、維護和使用。
B/S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操作而不用安裝任何專門的軟件,只要有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就能使用,客戶端零安裝、零維護。系統的擴展非常容易。
本文學校人員管理系統采用B/S結構模式,包括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和若干個客戶機。
客戶機上只要安裝一個瀏覽器(Browser),通過Web Server 同數據庫進行數據交互。
5.2 軟件設計的多層結構
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中,軟件開發已從兩層、三層向多層結構體系發展,分層技術也得到了不斷完善發展,不同層次結構體系的軟件功能是有所不同的。系統組成結構如圖2所示,兩層技術結構已不能滿足系統要求了,故采用三層分層結構技術,這種技術主要由客戶端、應用服務器與數據服務器構成。客戶端提供人機交互,數據服務器提供數據信息的訪問,存儲,優化等功能,應用服務器實現相關業務邏輯,有效降低了客戶端負擔,習慣稱為 客戶。
運用分層模式,使系統軟件有良好的可擴展性,系統某層發生變化,僅與相關上下層有關,其它層影響不大。在系統設計中運用分層模式,系統設計逐步細化,逐級抽象,有力支持了面向對象技術的運用。
5.3 系統安全性
5.3.1 HTTPS
盡管系統使用B/S的模式結構,安全性遠遠高于C/S的模式結構,客戶端(瀏覽器)比較多,事務比較繁忙時,WEB服務器和瀏覽器之間可能產生某種程度的誤會,使用HTTPS不失一種安全策略。
HTTPS(全稱: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為目標的HTTP通道,簡單講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層,HTTPS的安全基礎是SSL,因此加密的詳細內容就需要SSL。
HTTPS內置于瀏覽器中,用于對數據進行壓縮和解壓操作,并返回網絡上傳送回的結果。
HTTPS協議是由SSL+HTTP協議構建的可進行加密傳輸、身份認證的網絡協議,比http協議安全。
5.3.2 驗證和授權
在WEB客戶端使用,使用用戶名和密碼來進行登陸,用戶名和密碼不對時只能看到登陸頁面,而看不到內部頁面。用戶名和密碼成為用戶的身份證明,并通過用戶鑒別來驗證用戶的身份是否合法。對系統數據很多部分采取授權的策略,不同功能和數據部分限定不同的權限。不同的用戶擁有不同的訪問權限。
5.3.3 角色控制策略
在數據庫表設計方面做好角色控制策略,基于角色管理的系統權限模塊設計思想源于RBAC控制模型,RBAC模型作為目前最為廣泛接受的權限模型。引入角色,實現客戶端用戶與訪問權限的邏輯分離,方便了系統的安全管理。角色是一類用戶的抽象,作為一個橋梁把用戶與權限聯系起來,一個用戶需要賦予明確的角色,一個角色可以賦予多個具體的用戶。角色設計中要考慮角色的繼承關系。軟件的控制中心設計,要實現用戶權限的檢測,若操作內容與角色匹配則允許通過,否則阻止本次操作。在角色設計管理中要實現角色與操作功能的關系,和用戶與角色之間的對應關系,同時要考慮角色的繼承關系。
6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面向對象技術和軟件層次設計技術對高校人員管理系統的一種設計。與教育信息化的進程相吻合,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構建或改造原有的管理模式成為必然。面向對象技術作為一種發展比較成熟的信息化技術手段,設計學校人員管理系統,對學校人員進行管理成為學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方式。本文利用面向對象技術的特點,學校人員進行了分類,并根據類與數據庫表的映射關系對數據庫主要表進行了設計。該系統采用B/S結構模式,本文中利用軟件多層技術對系統的性能和可行性及現實性進行了分析,最后對系統的安全性提出了現實方案,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史桐云.基于面向對象技術的學校綜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天津師范大學,2006.
[2]甘玲,邱勁.面向對象技術與Visual C++[M][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8).
[3]劉崇富,孔浩,張子峰.基于分層體系的高校檔案管理系統的DAO層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4(197-198).
[4]徐愛蘭.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分層技術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4).
[5]姚剛.C/S和B/S混合模式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北京郵電大學,2009.
[6]李云峰,程代杰.WebSphere安全策略概述及在B2B電子商務應用中的實現[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2.04(80-82).
[7]任利明.計算機網絡安全體系結構的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4.82.
[8]劉建圻.基于RBAC權限管理模型的改進與應用[J].計算機應用 2008(9).
[9]黃偉強,傅秀芬.基于角色的權限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1.05.99-102.
作者簡介:孟勛(1975,4-),助教、助工,碩士研究生畢業,研究領域:計算機軟件與應用,信號處理,醫療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