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灌漿法是指通過外力將一些漿液注入到孔隙或裂縫中,這些漿液在注入后會進行固化,從而來改善工程質量或其他性質。我國當前最常用的灌漿法就是孔口封閉灌漿法,這也是我國的原創方法,在水電站工程中得到廣泛使用。文章對水電站孔口封閉灌漿法進行了簡要分析,介紹了其施工流程、對施工過程的控制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孔口封閉灌漿法;施工工藝;控制管理;注意事項
1 孔口封閉灌漿法施工工藝
普通的自上而下灌漿法存在很多缺點,灌漿孔內塌孔現象等事故頻發,而且整個工程消耗材料很多、工期比較長、后期事故處理困難。孔口封閉灌漿法與之相比就比較簡單高效,通過小口徑的鉆子進行鉆孔注漿,而且由于鉆桿的作用使孔內的漿液能夠循環流動,不至于凝固堵塞管道。孔口封閉灌漿法首先要鉆灌漿孔,然后在孔內安裝灌漿用的塞子,接著來進行不斷循環的灌漿。孔口灌漿結束后要進行孔口管的鑄造,孔口管的鑄造要保持連續通暢,從孔口到孔底都要注入漿液。
孔口封閉灌漿法是現行的施工技術規范認可的方法,該方法還可以滿足濃漿及高壓的的施工設計要求,具體的施工工藝可以分為以下兩步:
(1)運用孔口封閉灌漿法首先要通過鉆機進行鉆孔,鉆出孔口段灌漿需要的深度,然后再安裝上灌漿塞,接著進行孔口段的灌漿,灌漿完后要埋入孔口管,然后等待凝固。第一段完成后再鉆第二段,然后安裝孔口封閉器,接著進行灌漿。灌漿完后要等待凝固。
(2)第二段灌完漿后進行第三段的施工,第三段施工同第二段施工方法相同,要注意施工中漿液的流動性。
孔口封閉法灌漿法的技術含量高,但是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掌控和功效高的優點。在進行灌漿時,為避免發生孔內漿液堵塞現象,應該定時提升降落或者旋轉射漿管,確保管道內通暢,這樣不僅能保證施工順利進行,還能保證灌漿的質量符合標準。
2 孔口封閉灌漿法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2.1 施工中能耗較大
大部分孔段在注漿時的注入率都很低,有的孔段甚至沒有吸收漿液,但為了達到結束時的標準也要繼續灌注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注漿通常會造成浪費。在施工中為了避免堵塞管道的現象,要經常活動漿管,因此要一直開著鉆機,施工中能量消耗非常大,這些能量消耗雖然是沒什么作用的但又是不可避免的。
2.2 材料浪費現象嚴重
灌漿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而真正灌入水電站壩基的裂縫的水泥只占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其余的都白白的浪費了,浪費的水泥是實際用量的很多倍。這主要是由于對灌漿的吸收效率低下造成的。
2.3 施工效率很低
孔口封閉灌漿法通常采用自上而下鉆孔分段灌漿的方法,鉆孔與灌漿交錯進行,灌漿時不能進行鉆孔,不能連續鉆孔,這就會不利于高效率鉆機的使用,從而導致整個施工工藝效率較低,耗時較多。
2.4 對灌漿資料記錄不確切
由于灌漿量都是在底部的每個灌漿段上進行記錄的,導致記錄整理的資料不夠準確真實,而據此對水電站壩基整體滲透情況進行的數據分析也是不準確的,資料的不準確導致后期的推斷預測都不能符合實際情況,從而不能指定準確的防護措施。
2.5 存在一些破壞現象
在下部進行高壓灌漿時,上部的孔段也會在高壓下被迫重復灌漿,這會導致上部混凝土物體或巖層的劈裂、隆起和活動等破壞現象,同時還會造成上部孔段的灌漿超標過度現象。
2.6 灌漿中斷現象時常發生
采用該法施工時,很容易發生管道堵塞現象,還會發生高壓管破裂、閥門堵塞和灌漿泵破損等現象,這些事故的發生都會造成灌漿的中斷,對施工進度造成嚴重影響。
3 孔口封閉灌漿法技術控制
3.1 做好觀測工作
為了控制好施工質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進行灌注施工前要對壩體與壩面的變形與否進行觀測,不應當有較大裂縫的出現,在進行觀測同時還要隨時觀察不正常現象的發生,發現情況及時處理,要采取預防措施,做好預防工作。
3.2 做好壓力控制
孔口封閉灌漿法主要是通過壓力法進行的,對壓力的控制對整個工程非常重要。壓力應該控制在大于等于設計的壓力,還要注意壓力大小的分布。一般在孔淺的地段壓力較低點,隨著孔段的加深,壓力也逐漸增大,在整個灌漿過程中,上部的壓力與整個管道的壓力一致。
3.3 做好壩土與壩基的隔離
水電站的壩基一般為純水泥,而壩土一般為水泥與粘土的混合物。當壩土灌漿結束時都要做好壩土與壩基的隔離,而整個灌漿結束后,要用水泥進行封口,然后再用水泥與粘土的混合漿封閉上部的壩土。
3.4 防止鑄管現象的發生
孔口封閉灌漿法在施工中經常會出現鑄管現象,但是為了保持灌漿管的靈活運行和活動、保證回漿量的數量和防止水泥凝固現象,當發生鑄管時,通常要中段施工過程,有時還會造成事故的發生。
4 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4.1 根據施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孔口封閉灌漿法可以適用于高壓水泥灌漿。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條款很含糊各方卻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從而導致許多可以使用低壓灌注的方法也用高壓孔口封閉灌漿法,這不僅會影響灌漿的質量,對整個水電站施工也會造成質量上的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首先要確認工程是否符合該方法的使用,然后再進行施工設計與具體工作。
4.2 該法的施工效率較低,主要是因為在灌漿結束時持續時間過長,導致施工時間太長。因此在施工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的縮短結束階段的時間,從而節約時間,提高整個工程的效率。
4.3 當灌漿進入結束階段時,可以把灌漿管上提到孔口,或者提高到離孔底一定的距離,部分孔段或全孔可以改為純壓式的灌注,直到結束階段。這樣做可以鑄管發生的幾率變小,還可以減輕鑄管現象的發生。
4.4 注漿的全部工作都在地下進行,因此整個工程屬于隱蔽式的,雖然能通過先導孔可以預測地質情況,但是先導孔的數量有限且受到芯樣的限制,因此很難做到準確判斷底部的地質情況。對于那些地質條件較差的水電站,只能根據表象來估計底部的情況從而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地質情況估測不準確,不僅會導致施工無法順利進行,還會浪費材料,降低施工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用孔內攝像技術,該技術已在國內多處水電站獲得成功應用。該技術的使用便于及時掌握施工不同地段的地質情況,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方法。
5 結束語
孔口封閉灌漿法適用范圍很廣泛,施工工藝簡單,工作效率相對較高,適用于較高壓和較深孔的灌漿注入工作。該方法可以使壩基與壩體內形成連續有效的防滲的結合體,從而提高兩者的密度,增強了抗滲的功能。總之,該法在有效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還具有工期較短,用料節省的優點,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經濟效益。在未來水電站建設中,該法仍然占據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申國濤,蔣國盛,繆緒樟.小灣水電站壩基高壓帷幕灌漿施工工藝分析[J].人民黃河,2011(8).
[2]闞興中.積石峽水電站孔口封閉灌漿法施工[J].水力發電,2011(11).
[3]孟繼慧,趙陽,李才,劉俊鵬.孔口封閉灌漿法在豐滿大壩降滲工程帷幕灌漿中的應用[J].大壩與安全,2010(4).
[4]周志遠,劉振華,古小輝.孔口封閉灌漿法在燕山水庫低壓無蓋重灌漿中的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12(6).
[5]孟繼慧,隋偉,趙陽,李才.孔口封閉灌漿法在豐滿大壩帷幕灌漿中的應用[J].東北水利水電,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