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石油是非常關鍵的資源,其關乎到經濟進步。由于石油輸送行業高速前進,此時在具體的輸送時期會遇到一些不利現象。筆者具體的分析了這些問題的應對方法。
關鍵詞:石油進口;石油運輸;運輸安全
1 當前石油運輸活動的具體狀態和面對的不利現象
1.1 船東的承受力不高
中國油輪年承運能力只有3000至4000萬噸,而2003年中國的原油進口超過8000萬噸。據資料顯示,在中東東行航線上,2002年中國船東所承運的進口石油為130萬噸,全由招商局船隊承運,只占該航線石油進口的3.78%。在西非東行航線上,中國船東承運為零。在東南亞航線上,分別由招商局、中海和中遠承運,約占該航線石油進口的52.43%。
很明顯,我國的船東在西非等的航線之中占據的比例非常低。這種狀態很讓人揪心。由于上述的兩線路是我們國家的原油進口的關鍵線路,通過分析供應路線得知,它們同時還是風險非常高的兩個航線。
1.2相關的單位不具備自身可以掌控的船隊
我們國家的兩個進口石油的關鍵單位,中石油以及中石化本身不具有自身可以掌控的船隊,其輸送活動一般都是由國外的單位來進行的,船型多為20至30萬噸級的超大型油輪和13至15萬噸級的蘇伊士型油輪。站在能源穩定的層次上來分析,該項輸送活動會受到人的干擾,如果出現了戰爭等問題的話,其安全性就會面對很多的不利現象。
1.3 我們國家的石油單位和油輪組織之間沒有有效的溝通,未設置綜合化的戰略合作聯系
首先,我們國家的絕大多數的石油都是通過國外的一些船東來輸送的。除此之外,我們國家的船東中絕大多數的運力是為世界航運活動的。就拿招商局來看,2002年招商局油輪船隊共為世界各國客戶承運了3106.8萬噸石油,其中承運中國進口石油僅為227.3萬噸,占船隊總運量的7.32%。如果能妥善安排招商局VLCC船隊的運力,現在可以合乎中東以及其他航線上的中國進口石油需求的30%。
1.4 石油進口渠道來源單一
從運油的來源結構來看,2002年我國進口的6491萬噸原油中,來源于中東的原油占總量的49.55%,西非22.76%,東南亞15.11%,合計為87.42%。2003年,中國進口原油9113萬噸,出口原油813萬噸,原油凈進口量8299萬噸中,中東地區占50.9%,非洲占24.3%,亞太地區占15.2%,其他地區占9.6%(其中,俄羅斯原油占5.8%)。中東地區是世界熱點地區,我國進口原油的一半左右來自該地區。進口量集中在中東地區,風險性太大。
2 確保進出口安全的方法
2.1積極地進行船隊創建工作,確保進口單位和航運單位之間有效的聯系
在創建船隊的時候,要積極的分析其承受力對于我們國家目前的進出口的規定來講,體現出來的能力不足。而且要切實的分析到目前的油輪輸送水平出現剩余這種現象,防止一哄而起,防止出現重復投資等問題。
通過分析我們得知,那些對于石油進口量非常多的國家其通常都擁有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其承運數可以達到進口總數的一半還要多。如日本油輪船隊可以滿足日本進口石油80%以上的運輸需求。這些船舶全部以期租方式租給石油進口商使用,合同期最短為5年,最長為18年。引導和促進石油進口企業與國內航運企業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一方面,石油進口企業應該給航運企業長期和穩定的訂單支持,而另一方面航運企業也應優先保證石油進口企業的運力供應。這種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是今后國家相關部門需要進行的重要工作之一,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2.2 設置綜合化的資源供應系統,降低資源出處太單調而導致的問題
只有保證供應出處較多,才可以防止風險。該項資源的進口出處要分布到各個區域之中,以此來保證供應的穩定性。通過分析我們國家目前的能源發展態勢我們得知,要積極的強化和中亞等產油國家的協調,提升從此類國家獲取資源的水平,進而降低從中東等區域獲取資源的比例。確保我們國家的進口方式更加的多樣化,降低太過聚集而導致的不利現象。
2.3 加強中東和馬六甲海峽運輸渠道的影響力
目前中東尤其是海灣區域聚集了整個國際的油量的一大部分,其出口總數超過了整個國際的二分之一,如今我們國家超過二分之一的油量都是來自這個區域的。通過分析儲量我們得知,如今國際上的別的產油區域的資源開始變少,而海灣石油的可采儲量年限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多44年。我們國家雖說設置了進口措施的多樣性等發展體系,不過要切實分析的一個事項是,在今后的一段時間之中,中東還是非常關鍵的來源。要確保中國未來能長期穩定地獲得中東的石油,首先要繼續在政治上與中東產油國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是獲得中東石油的基本前提條件。其次中國還應積極參與中東政治、經濟事務,維護中國在該地區的利益。目前中國從中東、非洲、挪威、英國進口石油都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中國85%石油進口的必經通道,而馬六甲海峽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中國應逐步加強在馬六甲海峽信道的影響力。
2.4 不斷的探究全新的海上運輸路線
當前馬六甲海峽的局勢并不樂觀,已經開始干擾到航運的穩定性。如果太依靠它的話,就會使得我們國家的能源穩定受到干擾。我們國家要主動的開展相關的輸送線路的規劃等活動,保證輸送通道的穩定性如泰國在南部克拉地峽地區修建一條長260公里的石油管線,油輪可以不必繞道狹窄的馬六甲海峽,直接在克拉地峽西側港口卸下石油,通過輸油管道讓石油從印度洋直達太平洋。我國要積極的分析此類項目的發展態勢和具體的發展情形,要不斷的探索全新的輸送路線。
2.5 設置資源節約型的體系,積極尋求全新的代替物質
節約資源以及適量的使用是確保其安全的關鍵措施。由于群眾的生活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此時對于更加的需要資源。不管是從目前的情形亦或是長遠的發展來看,該項資源都是嚴重干擾經濟進步的關鍵要素。要像節省糧食一樣來節省該項資源。要將節省放在優先的層次上分析,進而設置出一套合理的經濟體系。其不但是處理當前石油短缺的關鍵措施,同時還是確保安全的關鍵方法。
創建節約型社會是當前國家的關鍵發展方向,石油本身是不能夠再生的,因此要努力的尋求替代物質,同時還要分析最佳的節能措施。當前的社會發展速率非常迅猛,群眾對于資源的需求總數也在變多。不管是以遠見性的眼光亦或是當下的情形來分析,石油都是一項非常短缺的物質。
由于我們國家在當前的世界市場中的石油分量顯著的提升,與之相關的使用供應活動受到整個國際區間之中的政經等領域的干擾性開始顯著的提升。為了合理的應對當前由于石油而導致的不利現象,確保供應活動開展順暢,就要強化相關的運輸工作的力度,設置運輸風險模式,切實的提升運輸工作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秦曉.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中的能源運輸問題[J].中國能源,2004,(7):4-7.
[2]成于思.中國能源運輸現狀[J].中國水運,2004,(1):52.
[3]田春榮.2003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狀況分析[J].國際石油經濟,2004,(3):9-15.
[4]李慧.維護我國石油安全的對策[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4,(6):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