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簡述了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高校英語教師素質除了具有大學英語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以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師在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新教學策略、開展科學研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全面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師素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學策略;科學研究
1 高尚的人格修養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形成的開放式教育系統,師生之間從原來的“施行者、接受者”的身份進行適當的轉化,兩者之間更加平等,彼此尊重,教師應摒棄原有的教學模式,不是一味的單方面教學,更加關注與學生的溝通,成為他們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單一施教者。促進者的角色主要有四個特點:一做好旁觀者。原來教學中,死記死背的現象要相應的去除,做教學上的旁觀者,并不是說完全與課堂無關,而是用旁觀者的心態審視整個教學,在旁觀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真正需要,從而在以后的教學中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將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二是在心理上給學生以最大的肯定,告別“填鴨式”教學,更尊重學生們的意愿,并給予最大的肯定,是學生樹立強大的信心,然后將更多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三是在課堂上教師權威的樹立,在給予學生肯定的同時,也要相應的提升自己在學生心中的權威性,這樣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才能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四是要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形成新型的交流形式,在溝通中,知道彼此的需要,在理解中找尋正確的相處模式,在尊重中互相促進,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2 應用現代教學技術
“計算機十課堂”是今后教學的發展趨勢,較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有了長足的進步,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和地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教師角度看,傳統模式的教學,稱其為“填鴨式”并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個老師根據《教課大綱》備好課程所需要的東西,以教材為主要載體,通過口述講述的單一模式,以課堂為傳播途徑,其大多的知識都是從課文中衍生出來。傳統模式注重傳授灌輸語言基礎知識,強化記憶,核對習題標準答案,依據學生卷面考核評分;而在在新的教學體系中,教師通過溝通和交流,更加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在原有課本的基礎上,相應的加入學生需求的知識,并借助網絡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途徑,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獲取知識和應用語言知識能力,開展以討論為主要形式的多種語言交流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應用語言知識的興趣,并依據學生各教學環節的綜合表現測定學生成績。為了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轉變,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導學者的教師素質應放在新的英語教學環境中來考察,更好的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根據新的教學模式相應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以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提高現有教師的教學素質,體現在: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重視和掌握。首先要讓教師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好處,通過必要的情況了解和培訓學習,幫助教師打破原有思維方式,了解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和優勢,使用的快捷和方便,熟悉多媒體教學的操作方法,通過學習區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通過實際應用加強多媒體環境下教學方法的研究,進而達到深入了解并掌握多媒體課程的教學規律的要求;教師在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中的角色轉換。從單向式教學到互動式教學,教師必須通過了解和學習從心里接受教學方法的改變,從而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學模式中的角色,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比如,多媒體課程在原有的傳統課程教材的基礎上,將課程內容進行細分,將學習、練習、測驗一體化,一并預設到媒體教學中,學生可以進入媒體資料中進行主動學習,并可在課程內容中配上與教學相關的英文歌曲和英文電影,做到寓教于樂,這減少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而學生也會在枯燥教學內容中的解放出來,由多媒體來承擔部分原來由教師實施的英語教學職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多媒體技術事實上在扮演著“助理教師”的角色,而大學英語教師的工作重點是在對學生學習效率,效果的相應檢查,輔導及規范的管理等方面上,教學管理機制上也轉化成為全新的過程管理機制,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變成了“高級”教練,在計算機教學軟件和相關管理軟件等多媒體教學的互相配合下,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將原來的工作重心轉向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個性化輔導和問題答疑重心上來,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需要什么知識、如何將其與多媒體相結合以及多媒體教學不足的補足與規則的研究上,同時通過研究可以借鑒和吸收以往教學的有益經驗,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 創新教學策略
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是教學創新策略的一個必要條件。為了解決目前中國英語教學“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只重視知識傳授和記憶的教學,忽視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識,并對培訓現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應用,我們必須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創設英語氛圍,創新的教學策略,實現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語言到語言應用的能力。
英語教學的方法很多,筆者認為“交際法”是實現這一目標較好的方法。多媒體英語教學為此提供了可行便利的手段。根據教育學,心理學的一些學習理論及人腦記憶規律,利用圖像、圖形、聲音、動畫以及文字等構成的學習課件刺激學生的中樞神經,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同時使用聽覺和視覺來學習英語,加速英語思維的形成,縮短“心譯”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提供交際情景,讓學生在其中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見解和情感。與此同時,吸取各時期不同教學理論及教學方法的長處,對它們加以總結、分析、歸納、創新,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要,探索和運用一套既注重英語基礎知識,又突出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動手、獨立思考、分析、想象及創新能力的教學改革策略,如體驗教學、反思教學、合作教學、角色教學、研究教學、實驗教學、興趣教學、摸擬教學、團隊教學等策略,可以培養學生嚴謹,扎實的英語基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知識創新能力,和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可以持續一生的受益。為了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也有利于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對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方法,質量真正創新的教學策略。
4 科學研究
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首先必須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修養,教育理論修養是最基礎也是英語最重要的素養,是支撐著整個教師教學的根本;第二,強化自身專業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技術的不斷提升,英語教學從小開抓,使得大學英語教育教學內容也不斷地充實更新,學科直接的交叉滲透、英語基礎的不斷加強,英語運用的不斷增多,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以獲得一個廣泛的主題,一個全面的知識,也要加強學科課程相鄰邊緣的合理搭配,以實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第三,科學的思維方法。科學和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大學英語教師也應該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因為只有科學的思維方法,以不斷開拓新局面。第四,要對教育獨立科研能力。所有的事情都在尋找自己在不斷創新的方向,教學也不例外,教師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科研意識的精神,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他應該更多的英語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要及時了解大學英語教學和研究發展趨勢,捕捉教育科研信息,為彼此的基于知識的科學方法,把握教育理論體系,能夠有一個強烈的科研意識獨立的教育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教學,實現教學科研雙豐收。
總之,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作為大學英語教育教學的實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適應這一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必須盡快地轉變教師角色,要在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的前提下,詮釋好自己的新角色,提高科研教學質量,對提高當代大學英語教師良好的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培養能真正掌握英語,將英語自如應用于社會的優秀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