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論述了建筑項目中存在的品質不良現象,并且論述了它的具體緣由和應對方法等。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1 概述
項目品質管控是一個非常繁瑣的活動,在過去,一般是將項目規范檢測當成是活動的關鍵,很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需求。建筑項目的方位是不會變化的,它是人工的建筑體,其面積非常寬,而且繁瑣,物料的種類也很多,其是一個整體,無法分隔開來。進而使得項目建設的流動性,其具有單體性質但是還呈現出非常強的全面特征,其建設時間非常久,容易受到外在的天氣等的影響。所以,項目的建設品質較之于普通的產品的品質更加的無法管控好。目前的建筑不斷的朝著高層化以及大規模化進步,此時對于基礎項目的規定也開始越來越嚴格,所以樁基項目的應用非常廣泛。其中又以鉆孔灌注樁最為普遍;在基坑工程中無論板式還是重力式支護體系,均應用各類灌注樁、攪拌樁、粉噴樁、旋噴樁、地下連續墻等;在處理軟基礎時,也會經常應用到砂樁、碎石樁、夯擴樁、高壓噴射、振沖等。很多全新的設備和措施等開始出現在建設工作中,成為了基礎項目中經常使用的措施。最近幾年基建的發展趨勢是:后壓漿技術;多分支盤技術(多次擴孔混凝土灌注樁);干鉆(旋挖)成孔技術;異型孔;新設備。
2 出現頻率較高的不利現象以及構成要素
2.1 建設品質
基礎項目的品質涵蓋很多的要素,比如設計的品質,建設的品質以及檢測的品質,項目開展的各個時期和步驟都會對項目的品質有一定的干擾,不過項目的建設品質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其干擾非常多,一些是偶然的;一些是不正常的要素。第一種是說因為一些隨機的問題,使得材料和建設等出現非常小的差異,進而導致品質出現問題,其影響不是非常的嚴重,能夠被控制好。第二種是說那種靠特殊措施和經驗能夠應對好的問題。比如原料的品質較差,規格不合適,建設工藝編訂,建設者不按照建設規定和步驟等開展工作,活動的范圍不符合建設規定,建設裝置和檢測設備等不符合規定。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會干擾到品質,而且比較的嚴重。所以,應該認真地分析并且應對。其構成非常的繁瑣,一般可以分成如下的五個層次;材料、構件、配件的因素;施工機具的因素;施工工藝的因素;工作環境的因素。
2.2 基坑、基槽的開挖
2.2.1 在挖土的時候,存在塌陷現象。一般是因為沒有合理的放坡,沒有設置好排水活動,導致土層受到水的干擾之后,其不具有穩定性;坡頂處受力太高或者是受到振動的干擾,導致土體失去穩定性。又或者是開挖的措施不合理。
2.2.2 基坑(槽)受凍,破壞持力層土質。關鍵是由于沒有對坑進行保溫處理,當基建開展好之后,未對其回填處理。
2.2.3 基坑(槽)超挖基土。關鍵是因為沒有掌控好底標的高度,運輸設備干擾到受力層,進而影響到基土。
2.2.4 填土出現軟塑狀態的橡皮土。其主要原因是回填的土料含水率過大或在含水量過大的原狀土上回填,在夯(壓)時表面土層水份散發結硬,而下面土的水份難以散發,形成軟塑狀態的橡皮土。
2.2.5 土的密實性不合乎設計的規定。關鍵是因為土質較差,其水分太多或者是太少。填土虛鋪厚度過大、夯(壓)遍數不夠或夯(壓)機具能量不夠。
2.2.6 回填土將基礎、墻體擠動變形。其主要原因是單側回填,使基礎、墻體受到較大的側壓力;墻體兩側回填土的設計標高相差較大;靠基礎墻的一側堆荷過大或行走重型機械,形成單側壓力。
2.3 干作業成孔灌注樁
2.3.1 孔底虛土過厚,超過規范端承樁≤50mm,摩擦端承或端承摩擦樁≤100mm,摩擦樁≤300mm的規定。其主要原因有:
①在松散填土或含大量雜物的土層、以及淤泥松散砂石夾層中成孔,土體易塌落;②鉆桿不直,鉆進進晃動,加大樁孔,提鉆時漏土; ③孔口積土未清理而回落,孔口未蓋好或孔口土被擾動掉落;④放混凝土漏斗或鋼筋籠時,孔口或孔壁被碰掉;⑤澆混凝土前,土被水沖刷成或孔璧長時間暴露,水份蒸發,孔壁土塌落。
2.3.2 混凝土樁身有蜂窩、空洞、夾土等缺陷。其主要原因有:
①混凝土澆灌時振搗不實,產生蜂窩、空洞;②在澆部分混凝土后才放鋼筋籠,碰掉孔壁,使土掉入孔內,再澆棍凝土后,造成樁身夾土;③沒有做好配比活動,原料的品質較差,沒有計量好,導致強度不高。
3 建設品質的管控
3.1 質量、安全與生產的關系
質量、安全與生產(施工)構成三位一體的關系。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生產管理構成了“工程產品”形成過程中重要的管理體系,內容上三者有很多相互包容的成分,在管理方法上它們有很多共通性。例如,在ISO9000 規定的質量體系中,有不少包含或涉及安全的問題;ISO9004 要求,為了提高產品的安全性,減少質量責任,應識別和重視產品質量的安全問題,力求使質量責任風險降到最低程度,減少質量責任事故。因此,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的控制管理,應同安全管理與施工管理緊密結合起來,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3.2 對于場地的品質管控活動
建筑工程項目是由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所組成的。項目建設活動是經由很多步驟逐次開展的。很明顯,質量控制是從工序質量到分項工程質量,分部工程質量、單位工程質量的系統控制過程。
3.3 場地之后的品質檢測活動
3.3.1 活動之前的檢查工作
主要是為了分析是不是具備建設的要素,當其開始建設之后是不是能夠持續進行,項目的品質是不是可以確保。項目的建設規劃等是不是可以落實。項目的品質管控要素和措施是不是可以明確。設備和工作者等要素是不是充足。檢測裝置的性能是不是合理等等。
3.3.2 分析工序的交接活動查
對于工序的交接活動,應該形成體系化,要認真的落實。對于重要的內容和那些對項目的品質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開展好自檢以及互檢工作之后,還應該組織專門的工作者開展好交接活動,保證工序品質達標,進而財會開展后續的建設活動。如果品質不達標的話,要使用嚴密的管控方法,確保其符合規定,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的建設工作。
3.3.3 對于工序的檢查步驟
①應與合同圖紙和工程量清單的分項所含內容相一致;②應與技術規范規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相協調;③應與國家或合同規定的驗收標準、檢驗頻率和檢驗方法相配合;④工序檢查宜采用框圖的形式,以便直觀并應與相應的檢查記錄、報表、證書等相配套。
3.3.4 當分項項目完成之后的檢查工作
要結合規定的步驟,當檢測合格并且由相關人員簽字確認之后,才可以開展后續的建設工作。具體的控制規定是,在分項工程開展完之后,自檢工作者要開展全方位的檢測,要將所有的檢查信息匯集到一起,然后編制材料,提交到有關的機構。
①要對成品和材料以及裝置等檢測。其關鍵是分析它們有沒有合理的保護方法,而且這些方法的開展是不是合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損壞等現象的出現幾率。要檢查裝置的性能特征,確保其運作合理。
②做好巡檢工作。對于建設活動應該開展巡檢,如果需要的話,還要對其跟蹤調查。
4 結束語
在當今時代,人們非常的關注建筑的質量以及其安全性等要素,項目的品質管控的意義就是為了確保其品質合乎規定,確保不會出現不良現象。所以,要想確保建筑工程能夠實現其應有的意義,人們群眾能夠住上放心的建筑,就要對其基礎項目開展嚴密的品質管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