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集中過去一個月內香港最熱事件,并以立體解讀,讓讀者領略一個真實、鮮活的國際城市。
社會·民生
詠春拳申遺 關注指數:★★★★
據港媒報道,港人至愛的鴛鴦奶茶、菠蘿包、蝦醬、麻雀牌的制作技藝、詠春拳、客家話等方言,均有機會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咨詢公眾四個月,近日就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擬備建議清單,市民可就清單上五大類別的477個項目發表意見,有關咨詢工作將于明年初完成。
日前,香港康文署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普查工作小組就700多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案,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實地考察。根據普查結果以及參考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的專業意見,擬備了一份建議清單,共包括五大類477個項目,供當局參考。
這477個項目分五個類別:一、口頭傳說和表現形式;二、表演藝術;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傳統手工藝。
香港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指出,從這些林林總總的項目中可以看到,香港特殊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地理位置,吸引了中國各地的移民,延續了從各地帶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
其中,有比較顯著的本地、漁民、客家、潮州、海陸豐、福建等不同的地方文化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傳統和技藝,如粵劇、詠春拳、飄色制作、歷書編撰等。這些文化遺產不少自內地傳入,而在香港得到發展傳承,形成體系。不過,普查亦反映出部分項目有失傳的隱憂,例如漁民的嘆歌和咸水歌、客家人的竹枝詞等,承傳人已是最后一代;一些行業如牙雕技藝、扎作技藝、曬鹽技藝、雨傘制作、木船制作等,亦已式微。
調查團隊指出,若要傳承這些項目,除了技術傳授,還要營造一個欣賞及接受傳統技藝的社會文化環境,改變“傳統”即是“落后”的觀念。
港姐選舉 關注指數:★★★★
“2013香港小姐競選”決賽在9月初圓滿落幕,新一屆港姐新鮮出爐,17號陳凱琳成為今屆四料港姐。陳凱琳生于香港,五歲時移居加拿大,畢業于西門菲莎大學傳理系。港媒稱,近年港姐容貌質素每況愈下,但陳凱琳卻橫空出世:眼睛大而有神,鼻梁又高又直,還是個標準的瓜子臉,笑容甜美,像極梁洛施和李嘉欣,更有人稱其為“近十年最美港姐”。據悉,今屆港姐由觀眾投票及大會評判共同選出,最終錄得超過28萬名觀眾投票,無線亦搞搞新意思,公開透明度由第十名到冠軍逐一倒數,最終陳凱琳以超過17萬票,61.51分奪冠。
無線自1973年起舉辦港姐競選,這項活動由全城矚目的盛事,變成乏善可陳的雞肋。今年的港姐選舉似東山再起,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觀眾的投入度亦高,最大的原因是有全民投票這個環節,令港姐的認受性提高很多。今年賽制改為大會評判評分及觀眾投票各占成績一半,觀眾投票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觀眾從20位佳麗中選出一至五位最喜愛的佳麗,晉身決賽中的五強。第二階段,再從10位決賽佳麗中選出一至兩位進入其中三甲。“讓人看到比賽很公平,每個人都覺得她名副其實,是我們心目中的香港小姐。”不少港人如此表達。
3D醫療用品 關注指數:★★★★
近日,在香港生物醫學思維創新論壇上,港人見證了3D技術的迅速發展。港媒認為,3D打印技術在本港的應用已擴展到醫學界,度身訂造的3D醫療用品可于幾小時至一天內制成。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快速原型科技中心,是本港提供產品原型制造及3D打印等服務的機構之一。在此次論壇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自動化科技部總經理雷致行表示,本港的3D打印應用,近年已由工業生產擴展至生物醫學工程,包括度身訂造醫療用品及儀器,例如制造支架,協助醫生進行手術。
雷致行又說,3D打印技術還用于醫療用具的測試,中心可根據醫生的構思,先在電腦上完成產品的立體模型檔案,再利用在3D打印機“打印”出成品,并利用這些產品進行測試。有關產品一般只需幾小時,最多一日便可“打印”出來,較以往縮短一半以上時間,而且更精準。以可植入人體手指關節為例,以往用人手制作模型一般需要一周,但3D打印只要一至二小時,而且模型不需用到昂貴的合金,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及成本。
不過,業內人士亦指出,現時本港的3D打印技術主要是塑膠物料的打印,用于支架及輔助設備等,至于植入身體部件的開發,仍需一段時間。但隨著醫療產品的要求提高,3D打印技術在醫療上的應用將日益廣泛,打印材料的多元化將是技術的突破方向。
流浪貓 關注指數:★★★★★
2013年8月26日傍晚,在香港荃灣漢民村,有義工發現流浪貓“麗麗”的右腳被齊口斬去,右后大腿被整只斬斷,殘肢下落不明,后被送往香港獸醫診所搶救。“麗麗”大約四個月大,雖獲救治,但仍需吊鹽水維持生命。另有獸醫診所職員透露,事發地點半年前亦有流浪犬遭同一命運,后腳掌遭人削去。有“寵物權益關注組”已懸紅港幣5000元,鼓勵市民提供線索緝兇,該會并促請警方盡快成立“動物警察”,嚴肅跟進案件。
8月30日,香港警方在案發地點附近,以涉嫌虐待動物罪拘捕一對夫婦,又在他們的寮屋外撿走一對疑是兇器的長短鐮刀。
流浪貓“麗麗”被虐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其中香港警方處理事件之態度令不少網民反感,事緣于“麗麗”被義工發現時奄奄一息,送往獸醫診所醫治之后,獸醫診所執行主席麥志豪致電荃灣警署求助,卻遭冷淡回應“只是一只貓而已”。事件激起廣泛討論,逐有網民發起 “全城祝福麗麗晚會”,麥志豪更以“麗麗”名義,向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發出公開信,要求曾偉雄出席該集會,并成立動物警察,為受虐動物討回公道。
筆者認為,虐貓事件不是第一次,類似事件不時在香港上演,在于很少人會思考究竟應如何履行基本的道德責任?有人認為任動物自生自滅,已是尊重;有人認為關懷流浪動物,喂食照顧,才是惜愛;有人認為捍衛動物權益,為生命提出政治訴求,才算盡責。作為個人,面對這一份道德責任,應如何實踐?
姐弟戀 關注指數:★★★★★
港劇《沖上云霄2》由開播,到大結局,話題多多,劇中馬國明、江美儀的“姐弟戀”感情線,更是連日登上各大報章的娛樂頭條,成為港人茶余飯后的話題。
這段“姐弟戀”——這是最溫和的說法,有人更稱這是“母子戀”、“婆孫戀”等等——當播到馬江兩人的親熱戲時,觀眾更疾呼“重口味”。有港媒認為,香港是一個包容性很大的社會,之所以在出現這些情節的時候,遭到觀眾嘲笑,也許是TVB多年來“教導”的結果。這些年的港劇劇情,已有固定模式,感情線大多是青春偶像的專利,演員一旦年過40,大多飾演賢妻良母——為何TVB的劇集會有這個定位?40歲的女人為何一定是在家相夫教子的好老婆,而不可能是一個追逐愛情的女人?為何熟女追求愛情,大家就投以奇異目光?說真的,熟女也是普通人,也需要愛情滋潤。
十多年前,香港曾有一劇集《男親女愛》,也講姐弟戀,大受歡迎。那么,如今港人為何對姐弟戀嗤之以鼻?有業界人士表示,電視臺需要顧及觀眾的口味——畢竟師奶們喜歡看童話式愛情故事。
狂舞派 關注指數:★★★★
近日,香港電影《狂舞派》成為城中熱話,受到港人贊賞,連影帝周潤發及郭富城都贊不絕口。電影講述的是,少女阿花加入了大學舞隊,與萬人迷隊長挑戰舞壇惡霸Rooftoppers,卻被隊友橫刀奪愛。阿花憤然離隊,遇上古怪的太極男阿良,受其啟發創出全新舞招,重返大學舞隊,與宿敵Rooftoppers決一死戰,卻意外受傷。滿以為阿花會被迫棄賽,豈料Rooftoppers的隊長出來勉勵她,他的兩句臺詞成為了電影的金句,在網上被瘋傳。這兩句話分別是:“我青春的傷口不是被你用來嘲笑的。”“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幾盡?”最后,阿花與一眾隊員共同進退,這種堅毅不屈的態度被演繹成“狂舞派精神”。
《狂舞派》確實是香港近年難得一見的歌舞片。導演黃修平以全新演員陣容,融合街舞、太極,帶來港產片近年罕有的驚喜,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時獲得一致好評。影評人舒琪指出:“香港電影的新希望,說了這么多年,現在終于看到了。”在兩小時的電影里,你會感受到年輕人為逐夢而付出的犧牲。主角阿花說:“我起床第一件事是想跳舞,洗澡時想跳舞,別人唱K時我跳舞,病了都想跳舞……”而我們,每天過著機械式的生活,能夠找到一樣愿意“托付終生”的興趣一點都不容易。
港媒認為,“為了跳舞,你可以去到幾盡?”“跳舞”兩字其實可以換成任何動詞或名詞——為了“拍戲”,為了“親情”,為了“生存”——每人的內心,總有一個原因驅使你努力不懈地活著,咬著牙關直至最后一口氣也不放棄。這就是為什么《狂舞派》在香港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回響,因為它并不只限于講跳舞,它點出了尋夢的真諦,使港人從沉睡中驚醒,重拾對所愛事物的那份熱情,導演如是,演員如是,觀眾亦如是。
商業·地產
中原威脅裁員 關注指數:★★★★
今年香港焦點新盤新世界(00017)元朗溱柏,首批單位登記認購日前已經截止,共收到約700張票,較新地(00016)年初推售同區新盤RESIDENCE譽88時超額1.8倍還要多,成為今年推售新盤之中,首批超額認購幅度最高的樓盤。溱柏入場費是250萬元。據發展商統計,該盤開放示范單位六日內,參觀人次累計2萬,屬新例后久違的參觀最踴躍的新盤。開賣首天售出的近200個單位中,面積較小的單位最受歡迎,其中開放式單位及一房單位全數沽清,占首批推逾七成。
元朗溱柏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除了售樓價格較其他樓盤低之外,新世界執行董事兼聯席總經理鄭志剛認為,項目客源層面分布廣闊也是重要原因。按分區統計,首批沽出單位中,約有六七成的買家來自新界,逾兩成來自九龍,約一成則為港島客戶。鄭氏又指,項目買家亦分布各個年齡層,“有20多歲至50多歲的客戶,會所的兒童區吸引不少家庭客。”
有見一手樓盤受歡迎,新世界把元朗溱柏已推出過的六戶500多平方呎兩房戶加價2%,扣除會員及即供優惠后,每平方呎價為港幣7966元。
百佳新進展 關注指數:★★★★
近日,和黃出售百佳超市的交易有了新進展,有興趣的買家除了最先表達興趣的華潤創業和日資AEON集團外,潛在買家還有美資沃爾瑪、澳資Woolworths、泰資卜蜂集團以及臺法合資的高鑫零售等。而一度盛傳有意競標的中糧集團并未出手。據悉,和黃方面將會約見勝算較高的潛在買家,要求他們提供更詳盡的收購方案。
自從傳出和黃有意出售百佳后,引來各種揣測。有員工早前收到通知,要求他們簽名同意下月起轉職至新成立的百佳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集團承諾待遇和福利不變,年資續算,公積金不受影響。但員工仍然擔心這些保障日后會隨百佳易手而落空,紛紛向工會求助。
有分析師認為,其實和黃早已不是一家香港企業,而是名副其實的跨國企業,其視野和布局必定會從全球的角色來考慮。這些年,和黃先后出售部分業務,以支持歐洲電訊業務的發展,現已漸見成效。此番出售百佳后,資金可預留給投資回報更高的項目。
CEPA 10 關注指數:★★★★
近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與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簽署《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十》(下稱“CEPA 10”)。CEPA 10 主要涵蓋法律服務、銀行證券、電訊、運輸等各個范疇,包括八項加強兩地金融合作及便利貿易投資的措施,以及73項服務貿易開放及便利貿易投資措施,以加強兩地貿易及商業活動的互動往來。
CEPA 10 的一個主要拓展領域為兩地的證券交易,為香港證劵公司進入內地證券市場開出康莊大道。由2014年起,港資金融機構可在上海、廣東和深圳各設立一家合資證券公司,港資持股比例可達51%,同時港資金融機構也可在內地設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港資持股比例可逾50%。CEPA 10允許港資證券公司在內地申請QFII資格時,按照集團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計算。以上種種措施均便利香港證券機構在內地拓展市場,同時促進內地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
然而,CEPA 10 未有在兩地基金互認的層面作出實際補充,而內地亦只承諾會作進一步的研究。香港基金市場人士一直希望進入內地市場,令在港注冊及管理的基金可以到內地銷售,以分享內地基金市場的一杯羹。假若兩地基金互認,在港注冊的305只、總值560億美元的基金將可到內地銷售,而內地總值逾2萬億元人民幣的基金產品亦可售予香港投資者,屆時兩者產生的金融服務利潤必數以億計。
CEPA自兩地簽署起至今十年,十年來發出了超過2700份“香港服務提供商證書”,令超過524億港元的港產貨品進入內地,并享受零關稅優惠,更為香港出口商及廠商節省超過36億元人民幣的進口關稅。而CEPA 10的安排,可以挽回香港商界對兩地貿易協議的信心,消除港商對營商環境轉差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