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意識逐漸增強,我國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本文論述了固體廢物的產生及處置,提出了嘉興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關鍵詞:嘉興市;固體廢物;污染情況
嘉興,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和優越的環境資源。其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下轄海寧、桐鄉、平湖三個市,嘉善、海鹽兩個縣,南湖、秀洲兩個區,以及嘉興港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2010年末嘉興市戶籍人口341.6萬人;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2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7%,“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2.4%;2010年人均GDP達到67410元(9958美元),增長13.1%。近年來,嘉興憑借獨特的地域優勢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已成為廣大創業者的投資熱土,經濟發展令人矚目。
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嘉興市始終注重經濟社會均衡、協調發展,社會發展水平列浙江省前列,是浙江省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稱號。多年來,嘉興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嘉興市固體廢物產生及處置
“十一五”期間,嘉興市(縣)區及鄉鎮生活垃圾完全實現衛生填埋或焚燒處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醫療廢物安全收集、處理處置率達100%;農業固廢的產生量較大,綜合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1.1 生活垃圾
據統計,2010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55.98萬噸,無害化處置量亦為55.98萬噸。繼嘉興市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日處理量為1100噸)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后,“十一五”期間又新增浙江新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日處理量為800噸)、平湖市德力西長江環保熱電有限公司(日處理量為600噸)、海寧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分別對嘉興市區(日產生量為700噸)、以及對桐鄉市、平湖市、海寧市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同時,嘉善縣規范化應急垃圾填埋場也于2006年投入試運行(日處理量為150噸),其余生活垃圾均由各縣自行填埋處置。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市城市生活垃圾除2006年外,均達到100%無害化處置。
1.2 工業固體廢物
“十一五”期間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680.66萬噸,年均增長7.32%,比“十五”期間的823.20萬噸增加了101.16%。其中,全市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0.36萬噸,比“十五”期間的5.66萬噸增加了83.05%。危險廢物貯存量有所下降,全市危險廢物已達到零排放。
2010年全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77.68萬噸。其中,危險廢物產生量2.9902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為368.59萬噸,綜合利用率為97.6%(其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0.3454萬噸,綜合利用率為11.55%);工業固體廢物貯存量0.06萬噸;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共9.01萬噸,其中危險廢物處置量2.6489萬噸。
1.3 醫療廢物
“十一五”期間全市醫療廢物收集總量為16818.31噸,醫療廢物處置總量為16818.31噸,每年處置率均為100%,確保了全市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2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2.1 危險廢物處置渠道不廣、危險廢物回收體系亟待建立
目前嘉興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處置能力還很不足,配套設施仍需進一步建設。現有的焚燒設備還不能滿足全市各類工業危險廢液、廢渣的處理和處置,使得本地的危險廢物的管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2.2 重點企業污泥無害化處理率有待提高
污水處理廠、化工、制藥、印染、制革和造紙等企業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還較低,未進行無害化處理的這部分污泥仍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隱患。
3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十二五”期間嘉興市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固廢來源主要與嘉興市目前的產業結構有關,嘉興市主要工業門類以絲綢、紡織、造紙、制革、化工、家電、食品為主,伴隨機械、電子、建材等綜合發展。根據嘉興市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結果,固廢產生量列入前四位的分別是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紡織業、造紙業和化工行業,其產生量分別占全市總量的46.74%、13.83%、6.7%和5.73%。其中大部分進行了有效的資源回收利用及安全處置,但仍有70%左右的印染廢水處理污泥沒有得到無害化處置。除此之外,生活垃圾也是重要的固廢源頭。因此,“十二五”期間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必須貫徹實施“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方針,清晰固廢產生源及產生量,建立固廢產生、轉移、貯存和處置的監管制度,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無害化處置率及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并保證危險廢物全部得到妥善、安全處置。具體防治重點及措施如下:
3.1 工業固廢處置
對各類工業固廢應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處置原則,加大監管和配套處理設施的建設。如:對線路板生產企業每年產生的大量酸性或堿性蝕刻廢液,可針對性地引進回收、消化蝕刻廢液的成熟技術、設備以及配套設施,不僅避免了重金屬的“二次污染”,而且可以達到廢物資源化的目的;對回收的有機溶劑,可采取閃蒸、精餾、過濾、吸附、汽提等單元操作技術,回收廢液中的有機溶劑組分,達到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雙重目的;對一些含重金屬的廢渣、廢舊金屬和廢舊包裝材料等,應進行充分回收利用;可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機制,鼓勵和發展嘉興市的資源回收產業。
3.2 生活廢棄物處置
加強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建立并完善生活垃圾的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在優先進行生活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基礎上,推行垃圾分類收集、無害化及集中安全處置措施。
將生活垃圾進行合理的分類投放和分類回收,對于垃圾的進一步處理,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是非常必要的。隨著嘉興市常住人口的不斷增加,生活垃圾的產生量也會越來越大。為此,嘉興市應盡快完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提升垃圾綜合治理水平,把生活垃圾對全市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把有限的環境容量讓位于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及環保型產業,以實現嘉興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不僅需要各級部門的不懈努力,而且也需要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和自覺參與,樹立全民環境意識,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集、合理利用和妥善處置。
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猛,固體廢物產生量大且增長迅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國家應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以促進固體廢物處理產業化,并借鑒他國家有益經驗,使固體廢物的管理思路轉變到“避免再生、循環利用、末端處理”的方式,同時,全社會都應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倡導循環經濟,只有這樣,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可能實現。
參考文獻
[1]嘉興市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相關資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