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其中最為顯著的是水利工程的發展。筆者正是基于目前的這種狀況,詳細地講述了當前小型水利項目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設;工程管理
我們國家的農業發展獲取了非常多的成就,由于經濟高速發展,此時水利項目在經濟中的意義更為顯著。尤其是小規模的項目總數很多,而且布局很廣,身為項目的基礎,其已經成為了有序發展的前提,在應對水災,帶動生產工作開展,促進經濟進步等層次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意義。不過,由于體制革新活動的深入,小規模項目的總數不斷的增加,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擾,該項建設以及管控工作面對的不利現象越發嚴重,其權責混亂,投入較少,發展不是很先進等一些不利現象越發的顯著,其變成了干擾生產的關鍵要素。所以,要積極的提升建設以及管控的力度,確保它可以發揮出優秀的作用。
1 當前項目面對的不利現象
當前小規模的水利項目很多都是由鄉鎮等集資以及國家的扶持獲取的。它們在當前的經濟時代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帶動了所在區域的經濟進步。不過因為項目建設工作非常的隨性,而且沒有目的,此時就使得項目的技術以及開發和經濟等面對非常多的困難,關鍵體現如下:
(1)此類項目的設施太少,項目年久失修,存在季節性的缺水問題。因為受到一些要素的干擾,像是缺水等現象在一些區域的表現非常顯著。黑龍江省的大部分市縣多年平均降水量達500mm左右,但7~9月降水量占了全年的70%~80%,而需水高峰的4~5月,降雨不足全年的20%;因為項目的總數太少,同時它的完好率也不是很高,攔蓄的水平很差,此時就使得總體的效益不高。
(2)工程技術不全面,設計標準偏低。現有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紀50、60年代,有相當部分是邊規劃、邊設計、邊建設的“三邊”工程,設計標準偏低,且至今已運行40~50年,先天不足加之后天維修配套沒有跟上,致使工程老化、退化、失修嚴重,效益衰減。據有關市縣反映的情況,目前部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渠系水利用系數在0.3~0.4之間,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40%。
此類項目的立項缺少相關的論證,建設工作不合乎規范。相關的機構已經出臺了非常多的法規條例,不過許多的基層組織以及群眾并不具有這些知識,而且無法將其有序的落實好。
(3)資金太少,建設工作較慢。在當前時代,雖說國家積極的開展相關的管控工作,在資金或是其他的一些層次上都進行了非常大的付出。不過由于許多的農村區域本身的經濟能力太低,無法通過資金等來開展配套的建設工作,此時就使的一些項目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中開展好,已經建設好的也無法完工驗收,此時導致了項目面對很多的困難。因此此類項目要注重民辦公助。
(4)項目的建設制度不合理,項目的品質不高。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擾,一些項目的建設制度不合理,監控方法不當,很多的基層組織未設置綜合化的質保條例,而且也不具有品質監控方法,導致項目面對很多品質方面的不利現象。
(5)項目的管控不合理,效益較差。由于產權改革不合理導致的不利現象非常多,其干擾到項目管控工作的開展。通過分析得知,很多項目開展后,因為合約規定內容不全面,缺少相關的限制性的方法,活動步驟不合理,一些業主不按照合約落實工作,還有一些項目的運行不當,導致了污染問題等,進而引發非常多的不利現象。
因為當前改革工作的開展,此時鄉鎮的水利機構被綜合到服務區域之中,此時小規模項目的管控組織自身的建設水平不高,很多區域都只有很少的工作者來具體的開展活動,而且業務不明確,無法積極的落實好活動。同時期一般都是傳達工作,無法積極深造,技術能力較差,進而使得項目的效益不斷的降低。導致此類現象的緣由非常多,分析了項目建設和管控時期出現的不利現象之后,才可以更加積極完善管控體系,完善管控方法,切實的發揮出項目的效益。
2 提出的應對方法
2.1 設置全方位的體系,強化節水責任
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農田水利綜合體系。加大農業節水力度、減少灌溉用水損失,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切實提高供水保證率和農田排澇能力的標準,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標準的灌排服務。
2.2 開發人力資源,培養水利技術人員
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現有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拔人才去深造,以適應崗位需要和市場需求;鼓勵職工在職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
2.3 加強質量教育建立保證體系。
要加強對全體水利職工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知識的培訓,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的激勵機制。工程設計要符合國家及水利行業有關工程建設法規、工程勘測設計規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加強設計過程質量控制,健全設計文件的審核、會簽、批準制度。
2.4 改進監控方法提高檢測水平
為提升檢測的能力,要購買相關的裝置和設備等,對于項目使用的物質和建設品質等都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通過實際的測量以及分析等方法,獲取精準有序的監控信息,確保項目的品質具有說服力,降低活動中的品質測評中的失誤現象以及不利點,降低人情項目的出現幾率。
2.5 加強資金投入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資,應由中央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財政投入責任,以此來增加各級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對現有工程進行維修改造,同時增加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適應當今水利發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積極組織群眾參與,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
2.6 進行科學管理
要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農田水利資產要及時移交給有關單位和個人,向他們頒發產權,采取專業管護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實有效、適合當地社會情況和不同工程類型的運行管護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進入良性運行軌道。結合不一樣的項目的具體特征,要對不一樣的功效的項目使用合理的應對方法,要切實的重視群眾的意愿,要借助于自身的實力,確保項目處在有序的管控背景中,獲取優秀的利潤。將水利項目當成是關鍵點的工程,要確保其合乎當前的經濟背景,要帶動項目有序發展,同時還要確保利潤。
參考文獻
[1]尹利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11):85.
[2]鄧彥波.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77-78.
[3]程玉彬,王慶芳,胡傳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的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0,(3):20-21.
[4]郭德宏.我國農田水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價值工程,2010,
29(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