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對公路路面做好早期的預防性養護,可以為社會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出發,論述公路預防性養護的重要性及決策建議:樹立預養護工作新理念,實現預養護現代化;公路預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要穩步推進;堅持高標準精細化養護,積極推行預防性養護;堅持科學化養護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時令性養護;加大舊路面材料科研力度研究推廣,建立資源節約型交通行業;加大力度,治理超載運輸。
關鍵詞:公路;預養護;決策建議,節省成本;經濟效益
前言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就開始大規模地修建公路,當時的重點放在建設上,很少有人關心公路預養護,簡單誤認為預養護只不過對公路清掃清掃而已,這就使得我國公路預養護陷入被動局面。要么就照搬上世紀50年代從蘇聯那里學來的規范,其主要內容是四大部分,有小修、中修、大修及重修,其核心是放在“修”上。公路預養護是指在恰當的時間,采用適宜的養護技術應用于合適的公路項目,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管理資產,提高投資的經濟性,同時延長道路使用壽命,增強路面性能。在發達國家早已經建立了從建路、預養護到養護等一系列完整的建養體系,對公路路面做好早期的預防性養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國業內人士也已經越來越認識公路預養護的重要性,在建公路必須重視預養護工作,做到補早、補小、補徹底,否則,就會積重難返。
1 認識公路預防性養護的重要性。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用較少的費用取得較好的養護效果是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及時做好預養護對保持公路的完好率、控制養護成本尤為關鍵。據業內人士對公路統計數據表明,一條質量合格道路,在使用壽命75%的時間內性能下降40%,在這一時期進行養護工作可稱之為預防性養護;錯過這一時期,在隨后12%的使用壽命時間內,路面性能再次下降40%,從而造成養護成本較第一階段3~10倍的增加,此時進行的養護只能是矯正性養護。即對一條公路進行3-4次的預養護,可使壽命延長15年,維修總費用可節約45%。這可是一筆巨資,用這筆巨資我們又可以建設多少條公路呀!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公路部門,就不同的養護方式也曾對公路作過如下比較:1.鋪完瀝青混凝土路面后,行車20年,做大修養護;2.相同條件路段,鋪完瀝青混凝土路面后,行車10年,做一次修補性養護,而后做一次瀝青混凝土罩面;3.按預防性養護要求,對于鋪好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根據路面檢查結果,及時進行預防性養護,經常提高路面完好率。從以上三種不同養護方式,將工程所用直接養護工程費做比較,將第三種預防性養護方式視為100%,則第一種修補性大修養護費為163%,多出63%,第二種修補性養護費為155%,多出55%,第三種預防性養護使路面由于經常保持良好的服務狀態取得了更為顯著的運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由此可見,現在正是修建的公路進行預養護的黃金時期,與其問題擴大了再解決,何不提早就防止其問題的日益嚴重?
2 對公路預防性養護決策建議
2.1 樹立預養護工作新理念,實現公路預養護現代化
隨著國民經濟高速發展而帶來的交通量迅速增長、車輛大型化、超載嚴重,車輛渠道化等,使得公路路面面臨嚴峻的考驗。許多公路建成不久就不能適應交通的需要,早期破壞的情況時有發生。公路路面早期破損分析及對策研究就已成為交通行業的首要課題,公路路面(一般指瀝青路面)早期損壞有兩種不同類型:早期損壞是瀝青路面建成通車不久,短期內發生不同程度的水損壞、車轍、開裂等早期損壞;瀝青路面的耐久性差。瀝青路面早期損壞除了材料、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外,還與我國單一采用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的結構形式有一定關系。合理選擇瀝青路面的結構形式,是防止公路路面早期損壞,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之一。損壞的原因內外因素兼有,比較復雜,即和公路建設、管理有關,也和路面結構設計、施工質量控制以及原材料選用有關,同時與運營期的合理養護措施、交通負載以及自然環境作用有關。因此,瀝青路面的養護工程設計不同于新建,技術要求更高。這就要我們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必須正確理解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并將其運用到公路的管理和養護中去,培養具有經濟意識和適合公路市場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培養技術全面的公路養護人才和技術過硬的繼續機械操作人才,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管理人才上來,為國家管理好公路,養護好公路。
2.2 公路預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要穩步推進
科學的預養護源于到位的認識,公路養護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了分級管理體制改革,并按照“事企分開,精簡機構、培育市場、定額養護、量化考核”為目標開展了養護運行機制改革試點。養護中心必須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引進市場機制,激發活力;同時也必須強化科學化的管理體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管理方法,向市場化、規范化過渡,已其特有的新形式為公路養護服務。全面推行養護內部招標制度,定額養護、計量支付合同化養護管理模式,有效調動了養護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養護工作效率,促進了公路養護管理、投資效益和養護質量的全面提高。
2.3 堅持高標準精細化養護,積極推行預防性養護
轉變觀念、創新方法、注重預防、提高資金使用率的公路養護新理念,對誘發路面病害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處治,聽取預防性養護做的比較突出的養護單位經驗介紹,轉變養護觀念、建立預防性養護長效機制、加強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的工作要求。設施管護精益求精,更加注重細節,追求高質量的全面養護。遵循養護規律,科學制定作業程序、工程標準及監督考核辦法;確定養護項目要考慮與周邊環境和諧,養護施工作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污染。逐步實現環保型養護施工,園林式綠化養護、植被型穩固路基、城鎮化公路保潔。
2.4 堅持科學化養護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時令性養護
編制公路路面預養護技術規程,緊緊回繞在“恰當的時間對合適的路面采取正確的措施”理念,從預養護路況標準、最佳預養護時間的確定、預養護措施的選擇以及預養護的評價等方面進行規范。科學制定預防性養護計劃,搞好時令性養護。 根據公路病害的不同季節特點,早布置、早安排、早實施。對春融期、雨季和入冬季節,提前進行養護準備,保證在春融期及時進行預防灌縫;在雨季來臨之前,全面排查、疏通排水和維護防護工程,特別對地質不良、易滑坡、崩塌的路段要進行重點巡查、防護;冬季提前備足防滑、防凍料、及時除雪除冰、及時啟動應急搶險預案;加大預防性養護的投入,保證預防性養護的時效性,避免由于資金不到位而錯過了養護的最佳時機。
2.5 加大舊路面材料科研力度研究推廣,建立資源節約型交通行業
對公路進行預養護,在修補過程中,將成熟路面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方案用于我們的養護工程中,即采用冷再生技術。冷再生就是將舊瀝青路面材料,包括面層和部分基層材料,經破碎重復利用,根據舊路面狀況及其結構特征適當加入新骨料或細集料,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外 劑水泥和適量的水,在自然環境溫度下連續完成的銑刨、破碎、添加、拌合、攤鋪及壓實成型。冷再生對舊路面彎沉值及其均勻性有較大程度的改善,無側限抗壓強度完全滿足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的要求。其優勢一:降低公路修復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舊路面材料可以100%的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節約天然資源,減少公路修復工程費用;優勢二:施工安全快速。采用再生機組進行流水推進作業,修復路面一次成型,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對交通運輸影響小,并提高了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優勢三:改善提高了舊路的路用性。優勢四:有利于保護環境。舊路面材料都是就地利用,無廢料運輸機堆放問題,既達到了資源的再生利用,又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2.6 加大力度,治理超載運輸
超限運輸嚴重破壞公路及其設施,增加公路維修費用,縮短公路使用壽命。重車的普遍超載,使得路面的作用力增大,并導致當量標準負載大大增加,加速了車轍的形成。當荷載作用時間短時,瀝青路面的變形基本上是彈性的,變形受粘滯度的影響而逐漸恢復;當荷載作用時間較長或荷載反復作用時,瀝青路面接近于塑性體,會因粘滯蠕動而產生殘余變形。超重的作用使瀝青路面的彈性變形逐步成為塑性變形。其次,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事故隱患,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嚴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最后,超限運輸又影響公路交通環境。超載運輸車輛由于動力不足,導致燃燒不充分,公路上常見黑煙滾滾,嚴重污染公路及其附屬設施和公路綠化等,同時,超載車輛行駛時還會產生巨大超聲、振動及不完全燃燒產生的尾氣,也會對途經地區的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說,運輸業戶因超限(載)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遠遠無法彌補國家對因超限運輸導致公路改造和養護費用上升所付出的代價。為此,公路的預養護就需加大力度,治理超限(載)運輸,超限運輸治理要統一規劃,必須堅持“罰款是次要的,超限載是主要的原則”。
2.7 公路預養護與綠化景觀相關性以及效益分析
公路預防性養護還與建設綠色通道緊密相關,為了豐富公路的沿線景觀,結合沿線環境整治及綠化的實施,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地質條件,滿足路基邊坡沖刷及綠化、美化要求,需選擇一些能兼顧春、夏、秋、冬四季的苗木,具能備耐旱、耐寒、耐高溫的生命力強的苗木種植。苗木的根系能有效地扎入邊坡土壤中,依靠自己發達的根莖,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成分,對公路起到具有良好的固土效果,這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路基邊坡的水流沖刷帶來路基穩定性的問題,減少養護工作量,又為公路行車區提供了一道防護屏障,而且又給通車的公路創造了良好的營運環境。在綠化帶上再參插種植一些草種,草種又可吸塵吸音,而且也可以鞏固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在公路邊側種植綠化,大幅度地降低了邊坡防護的成本,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植物防護如與工程防護相比較,可降低工程造價50%-70%左右,即使結合工程措施進行防護,也比單一工程防護節省資金30%以上。另外,植物防護的長效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工程防護隨著時間的推移,巖石的風化,混凝土的老化,鋼筋的腐蝕,強度降低,效果也越來越差。而采用植物被護坡則與此相反。在當今人類回歸自然,追求改善生態環境,著力把公路建設成綠色通道的背景下,有著廣泛前景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公路預防性養護分析與探討,可以領悟到公路預防性養護極其重要。這就要求我國與發達國家接軌,公路預防性養護將成為我國今后公路事業發展方向,也要建立從建路、預養護到養護等一系列完整的建養體系,實現公路養護現代化。
參考文獻
[1]王超.養護公路發展的永恒主題[M].北京:中國公路雜志社2004(20).
[2]洪秀敏.公路超限運輸的六大危害[M].北京:中國公路雜志社,2002(15).
[3]屈朝彬.高速公路的綠化空間[M].北京:中國公路雜志社2005(3).
[4]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