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們混凝土室外場坪施工時混凝土裂縫是一種常見現象,尤其我們用水灰比及塌落度比較大的予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施工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施工人員最為關心的施工問題。混凝土室外場坪出現的裂縫,是屬施工“質量通病”。這種在施工階段形成的混凝土裂縫一經形成,不僅嚴重影響了工程的質量也將會縮短整個使用期。但只要我們了解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并制定好良好的施工方案,此類通病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關鍵詞:施工方案;混凝土;裂縫
1 首先要了解施工時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
混凝土裂縫按其成因分為很多種,我們最為常見的多通常是混凝土的塑性收縮裂縫和干縮裂縫。就其裂縫出現的原因主要有:
1.1 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此時需要大量的水分來保證混凝土的水化過程。由于混凝土早期養護不及時,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到風吹或太陽暴曬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的混凝土強度還很低,還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導致混凝土裂縫。
1.2 在混凝土場坪或路面澆筑時由于基層(墊層)過于干燥,吸水量大,快速地吸取混凝土中游離的水分,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導致混凝土裂縫。
1.3 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較大使得混凝土收縮量大而導致混凝土裂縫。這就是我們施工中常遇到的混凝土標號越高裂縫越容易出現的原因。
1.4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混凝土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大的砂漿層,使得表面收縮量加大,易產生塑性收縮裂縫。
1.5 北方高海拔地區,太陽照射強度大、氣候干燥、風速高、溫度變化大,也會出現裂縫。
1.6 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振搗不密實,使得混凝土收縮加大,伸縮縫位置不合理,亦會出現裂縫。
1.7 在場坪或路面施工時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當,使得同一澆筑面使用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導致混凝土收縮不一而產生裂縫,澆筑時要連續,中斷時間不能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裂縫產生的形式和原因是多種的,更多的是施工過程中多種因素組合產生的,要根本解決混凝土中裂縫問題,還是需要從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入手,正確判斷和分析混凝土裂縫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混凝土裂縫產生的最有效的途徑。
2 制定有針對性的良好施工方案
有了上述混凝土裂縫成因,根據施工所在地的(如環境、氣候、地質、場地、設計等)情況,采取適合于當地當時的施工方案并嚴格按其進行施工,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縫。
2.1 施工前期準備
(1)掌握施工期當地的氣候情況。(2)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3)熟悉圖紙,熟悉基礎或墊層對混凝土的影響。(4)根據設計要求或施工組織設計,選定混凝土的來源,落實當次混凝土供應量及時間并保證其連續性。(5)根據設計圖紙,提前放出膨脹縫、伸縮縫的位置,計算出當次澆筑混凝土的量。(6)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當次混凝土澆筑所需的人力、材料、機械等。
2.2 根據多種因素制定場坪混凝土施工方案
2.2.1 根據工程所在地的氣候情況來確定混凝土的澆筑時間、當次澆筑量。在北方地區來說,混凝土地坪施工在春秋季節為易,夏季盡量避開中午高溫時間。
2.2.2 根據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和設計圖紙,撐握基層對混凝土的影響。在西北地區來說,土質基本為濕陷性黃土,土壤干燥。地坪、場區道路等的基層處理設計通常為灰土或級配砂石換填處理。故混凝土澆筑前要對基層(墊層)進行適當的撒水濕潤,使基層表面保持一定量的水分,來減少基層對新澆混凝土水分的吸收。
2.2.3 現場自拌混凝土
(1)嚴格按試驗配合比設計進行配比,精確計量,控制好混凝土的生產質量。
(2)根據當次澆筑的混凝土量,確定混凝土的生產機具及運輸工具,以保證生產及運輸的連續性。
2.2.4 預拌(商品)混凝土
(1)先要對混凝土供應商說明混凝土的使用用途(即混凝土用于澆筑地平),要求混凝土供應商在作混凝土配比時調整水灰比,水灰比不宜過大。
(2)確定當次混凝土供應的時間及澆筑量并讓其保證運送的時間及連續性。
(3)最好選擇就近的混凝土供應商,以避免混凝土運送路線過長,到現場時距初凝時間過短而對施工產生影響。
2.2.5 一次澆筑面積或長度由伸縮縫位置分割,避開施工縫引起的混凝土裂縫。
根據設計圖紙,提前排出膨脹縫、伸縮縫的位置,計算出當次澆筑混凝土的量,按膨脹縫、伸縮縫的位置留置施工縫。
2.2.6 確定當次混凝土澆筑所需的人力、材料、機械。人力配置主要按混凝土量及澆筑順序、時間段的劃分而所用的澆注、振搗、收面、養護及其它輔助用工。采用現場自拌混凝土時還要考慮生產及運輸用工。機械配置要保證當次澆筑混凝土連續生產及運輸的機械。材料主要是澆筑用的混凝土及養護所用材料,如塑料、涂膜、草袋、土工布及其它織品。
2.2.7 混凝土施工方法
(1)對于自拌混凝土,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要做到計量準確,計量偏差控制在施工范圍之內。拌合水計量時要根據砂料的含水率做適當的調整,嚴格控制水灰比。
(2)混凝土振搗要密實、均勻,若漏振、過振或振搗器使用不當,均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導致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土路面澆筑時通常采用機械排振配合振平器,這種振搗的密實性和均勻性好,在施工前檢查機械的良好和控制推進速度即可。在混凝土室外場坪施工時,常用的是平板振搗。當場坪混凝土較厚時插入式振搗器(振動棒)“行列式”振搗,平行插入距20-25cm為宜(應小于正常的作用半徑30-40cm,因為場坪混凝土一般小于20cm且場坪上混凝土的流動性沒有其它硬質模板上好),再用平板振搗器依次成排平拉慢移,順序前進,以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并均勻出現漿為宜。
(3)在留置好的施工縫間的混凝土需一次連續澆筑完成,休息時間不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初凝后再進行二次澆筑時,由于拼茬處前后混凝土的收縮不一致而產生裂縫。
(4)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及時收面壓光。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在干燥炎熱的氣候時,常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前出現。當表面發現細微裂縫時,及時再抹壓一遍并進行覆蓋養護。
(5)需切割收縮縫時,應及時切割。
2.2.8 混凝土的養護
在混凝土場坪及路面進行施工時,混凝土的養護工序是一條至關重要的工序,它不僅影響混凝土最終強度,也是防止混凝土裂縫的必要手段。在實際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大多是由于養護不及時或養護措施不當造成的,因此加強養護工作對控制混凝土的裂縫顯得更為重要。
撐握好養護時間點。由于室外場坪混凝土厚度相對薄、外露表面積大、基層吸水量及表面蒸發量大,混凝土極易失水,故前期養護時間點的撐握要準確。一般在混凝土初凝時即進行灑水養護。現場養護時間可按此方法進行:當用手指壓混凝土面,不起窩,手指搓時感覺表面光滑,不起沙時即可進行灑水養護。灑水時不集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當腳踩不起印時,可進行覆蓋,并保持覆蓋物保持濕潤。若采用塑料等不透水材料時要保證混凝土面濕潤。養護時間不小于7天。
只要我們按工程所在地的各種實際情況,編制良好的、針對性強的施工方案并按其施工,室外場坪混凝土的裂縫將得到有效的控制,室外場坪的裂縫不再稱為“質量通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