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林業資源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林業資源培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筆者結合如今的林業資源的發展態勢分析了幾點整地營林措施等。
關鍵詞:林業資源;造林技術;造林方法
1 定義
我們國家的林業資源總數非常多,其覆蓋區域非常寬。不過,由于新時期經濟高速發展,此時對于資源胡亂的砍伐,導致我們國家可以使用的林業面積減少,其不但干擾到經濟的進步,而且還導致生態發展不均衡,經由成就的分析可知,我們國家的科學人員獲取了處理該事項的優秀方法,也就是說在積極的探索和使用資源的前提之下,去方位的探索植樹措施,簡單的說就是在使用的時候,確保資源積極的更新,進而從根源之中確保其發展順暢。
2 培養方法
為了可以有效的供應產品,帶動經濟進步,目前使用的培育措施有如下的一些:植苗培育更新法;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通過分析如今的發展狀態,我們得知,提升資源的培養力度,通過植苗的措施來增加資源,這樣可以獲取非常優秀的效益。
2.1 積極做好基地建設活動
首先,如今的農業之所以高產,關鍵是因為運用了非常好的種子。對于林業來說也是這樣的。用于培養優秀種子的區域在很多的地方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不過,我區還是在第二代。以全方位的層次上來看,林業機構不僅僅要擴大紅松等的區域,而且還要布局其他的一些園區。其次,林工機構如今的母林面對著很多的不利現象,必須要積極的調整,同時還要做好撫育工作。要對如今的木林積極的做好調節工作,要結合設定的計劃在進行培育活動,這樣不但能夠發展體系,同時還能夠增加經濟內容,從而起到發展優秀種苗的作用。
2.2 做好運作體系的設置工作
對于林工單位來講,要確保苗圃發展到行業中,設置競爭模式。通過承包亦或是單體運作的模式來確保它運行時順暢,為了保證造林用苗良好,機構可結合合約方法,布局精準的獎懲模式,同時結合它的級別來明確其單價,進而保證品質優秀。為了保證苗木和造林的質量好,降低資金的花費力度,確保競爭工作的開展,可以把其當成是種苗行業,在確保營林品質優秀的背景中,林場結合設計規定在苗圃力極佳的選取苗木。機構許可其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到以外的地方尋求使用人,不斷的擴張行業。它不應該是僅僅的把活動區域放到種植上,還應該積極的發展一些經濟性植被的種植工作,針對閑置地區,可以將其在所有的工作者中設置承包體系,這樣不但能夠增加工作者的經濟來源,而且還減少了成本的花費。
2.3 整地、造林樹種選擇,造林季節選擇的一些程序、方法
所謂的整理是在營林之前提升環境的一個優秀的措施。經由該項活動能夠完善其立地特征,將灌木等清理好,將其中的雜物等處理好。在營林之前的時間段中,確保光線是充足的。還能夠使得小區域的地形氛圍完善,此時使得透光性變高。而且將表層的植被清理好,使得光照更為重組。所以,此時白晝的時候表層的氣溫要較之于有植被遮蓋的時候升高的更為迅猛,在處理之后土的性狀發生了變化,此時土的氣溫也出現了改變,肥效也增加了。所以,可以提升營林的成活性,使得小苗快速的生長。同時它還可以保持水土,降低侵蝕問題,而且對于營林來講也很好,能提升營林的品質。
2.3.1 清理好營林區域。該項清理活動室整地之前的一個活動,將營林區域中的雜物等去除,將跡地中的枯枝落葉等去除。具體的清理措施有三類,分別是全面的以及帶狀的和塊狀的。其方法也有如下的一些,分別是通過割除或是用火焚燒以及用藥物處理。對于第一種來講,其不論是人工亦或是設備等都可以實現。平整之后堆放,用火燒,或是噴藥物等將其處理掉。
2.3.2 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3 造林方法
3.1 播種造林法又稱直播造林
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3.2 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3.3 植苗造林法
除去如上講述的幾種營林措施以及分蘗營林措施之外,一般使用該項措施。
3.4 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特征選取營林樹木
結合如今的生態學知識,在造林的時候要切實的分析適樹的具體規定,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特點來選取。適當提高種植闊葉林面積的比例,一方面,能加快改善土壤環境結構和提高林分質量。闊葉樹落葉層能保持土壤濕潤,落葉腐殖質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使林木容易吸收土層養分,達到速生豐產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改變林相林貌,增加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旅游的觀賞性,豐富森林資源景觀,還可提高抗病蟲害能力,對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5 選擇造林最佳時間
造林時間,以往以春季為主,近年由于各地造林樹種多樣性,引種工作和技術推廣,工作做得比較好,造林季節普遍提早,成活率普遍提高。冬末春初氣溫較低,蒸發量小,苗木地上部分處于休眠狀態,起苗栽苗不致過多失水,栽后容易成活。同時樹苗根系活動較早,造林之后,先扎根,后長葉,抗旱能力強,當年生長量比春季造林大20%以上。冬季造林時間充裕,有利于勞力安排,保證造林質,值得提倡。但在冬季干旱和嚴寒的地區,仍以春天造林為宜。栽樹天氣要選陰雨天和雨后晴天,土壤過旱,連續大雨或結冰、霜凍期間以及刮大風天,均不宜種樹。
3.6 造林栽植方法
一般采用穴植,不論全墾帶整地,都要挖不小于40~60cm見方,深30~50cm的植穴底要平,杉株行距規格為1.7m×2m,密度達到180~200株/畝;松闊株行距為2m×2m,密度達到160~170株/畝左右,栽時苗木要保持端正,根系順向水平舒展,苗梢向山下要適當洚淺,抑制根勁萌蘗,擴大生根部位,增強抗旱能力栽植一年生長苗木。苗莖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以苗莖入土15~20cm左右為宜。
3.7 營造混交林
由于杉松營林區域的擴張,此時的商品林更加的關注利潤,對于單一林來講它對于改善土效來講是不合理的,其對于較差氛圍的適應水平不高,容易導致病害問題。很多區域都有存在,所以,通過分析生態以及植被的多樣性等特征,更需要提倡多樣化的發展樣式,使用混交林,其會在后續的活動中用到運作層次中。
4 結束語
不論是樹種亦或是營林時間等的選取,都要掌控好撫育活動,而且要應對病蟲害現象,做好防火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積極的培育資源,帶動林業進步,更加積極地為林業貢獻力量,確保資源能夠有序使用。
參考文獻
[1]洪振威.淺談我區林業造林的技術措施[J].科技與生活,2010(23).
[2]雷偉群,曲延生.構建人才平臺發展林業經濟[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