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對基層衛生機構撥款逐年縮減,基層衛生機構逐漸趨向市場化經營,承擔起自身的經營成本,因此基層衛生機構更加需要注重財務管理的情況。血站有著它本身公益事業的特性,它為醫院救治患者提供血液及其制品,但是如今血站需要在市場的運營之下獲得生存和發展,就要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將主要針對血站來展開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的策略。
1 前言
血站財務管理在基層衛生機構內有著其特殊意義,首先它起到財務計劃的作用,血站必須通過制定財務計劃,才能對財務狀況進行預測、對財務效果進行評估,對管理策略進行判斷,財務計劃是一個增加收入節約開支的方式。計劃的內容包括銷售預測、資金預測、成本預測和利潤預測,在整個運營周期中,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各項資金預算、控制成本支出,提高收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財務預測是一種用貨幣的形式進行經營活動標準化,讓整個活動有指標和指引。其次,財務管理有著控制作用,其針對整個經營活動進行控制,按照實際的情況進行平衡收支,調度和組織資金確保生產活動的合理進行。針對財務計劃進行組織落實,對各項基礎工作進行控制,譬如有記錄數據、計量驗收、財產物質盤點等在財務管理的控制范圍內。最后財務管理需要起到監督的作用。對于資金的籌集、支出、消耗、回收和分配等活動進行監督,在監督的過程中,改善管理漏洞,提高成本消耗、利潤指標等數據分析。
既然財務管理對于基層衛生機構來說有著如此重要作用,應該采用何種的措施去提高其水平呢?以下為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幾點措施。
2 加強管理團隊建設
在現階段血站財務會計人員是財務管理者,他們的能力水平是財務管理是否起到其應有的作用的一個關鍵。為了確保財務管理的作用,必須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
(1)提高精神覺悟。血站的領導者和財會工作負責人應該明白到血站的公益性和嚴肅性,他們每一言行都有著社會效應,所以應該培養他們堅持崗位原則,廉潔奉公,一切為民,遵守法律法規,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素質,才能夠帶動整個血站人員有著這種精神原則進行工作。
另外,加強衛生機構人員的法律意識觀念,用法律法規和制度約束機制中的每一個人員,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2)加強專業能力培訓。基層衛生機構為單位的財務會計人員提供培訓機會,讓會計人員進行課程研討會,業務專業進修教育,基層衛生機構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觀摩,并給予多種途徑的自學進修機會,讓他們能夠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工作人員沒有過硬的專業水平是沒有辦法做好財務管理這個工作的。
(3)加強創新和自主意識。大多財務會計人員認為自身職務只是做財務歸納總結的工作,沒有履行控制監督管理的職責,其實財務的管理工作應該是以財務為手段,重點為管理。所以應該加強會計人員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走出會計的框架進行對政策組織活動決策的參與。同時他們應該有更廣闊的視野,對于新形勢下的狀況,應該用新的財務管理思路去解決,財務管理應該落實到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始末,全過程的監督管理。
3 加強財務制度建設
基層衛生機構的日常工作活動需要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所以需加強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建立,其中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出差報銷制度》等,這些規章制度確保機構內部能夠正常運行,并且用這些制度規范工作行為,把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機構內部人員都收到這些制度的約束,每個人都在這些制度中相互監督和督促。若造成損失之后,根據規章把責任落實到個人,進行懲罰。
4 加強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有著其必要性。只有做出財務的預算,才能夠對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在財務預算中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決策性的預算在對血站的經營活動進行決策的時候,需要有一個專門決策進行的預算。第二,日常業務的預算。第三,財務預算這部分是全方位性的,也就是針對整個血站在一定的經營期間的決策預算和業務預算的結果總結,是一個成效或者成績的目標表。
標志財務預算中需要遵從以下幾點的原則:(1)與政策一致。編制財務預算的時候應該以國家政策方針作為指導,不能夠與之違背,應該是與其相一致。(2)確保真實性。預算收支項目應該有充足的資料作為依據,并且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和批準,不能虛報多報。(3)確保完整性。一個考慮不周的預算編制是沒有效力的,所以一定要確保沒有遺漏,避免有硬缺口的出現。(4)確保合理性。各項的支出項目應該具有合理性,合理地安排資金和工作活動。(5)確保統一性。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應該確保預算科目和收支標準的統一。
5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其固定資產就是運營的物質基礎,必須加強血站的固定資產和設備的管理,規范固定資產設備的合理使用是管理固定資產的一個途徑。建立固定資產的使用細則,也就是通過三級共管的模式進行相互監督管理,對于血站固定資產和設備應該歸單位、部門、個人三個級別層面去管理,在設備的使用,應該收到從上而下的授權。具體規范如下:(1)購置資產和設備的時候,應該進行嚴密地審批,對于其效果和可行性進行反復論證,不應有重復購置的行為出現,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流失。最大限度地發揮已有設備資產的作用,提高其產生的效益。(2)對設備和資產進行嚴格的核算、驗收、保管和報廢,整個過程都需要有管理和監控,需要受到財務管理程序監管。(3)推廣資產信息責任管理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擁有固定資產的具體信息,購置的日期,使用的年限,使用的狀況以及權責人的名稱。一方面能夠有效地把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能夠做到責任落實到部門、科室、個人,對固定資產設備保管和使用不恰當的,追究其責任并給予處罰。
6 加強成本費用管理
在血站中其成本的管理有著不同于其事業單位的特點,因為血站生產經營管理的是血液,其中存在著對血液采集的生產加工程序,這些程序都需要資金的支出,如果沒有內部的成本核算,那么就會形成基層衛生機構的財務混亂,無法達到收支平衡,所以血站需要無時無刻地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管,首先需要的建立成本費用的標準,在血液采集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成本需要有一個費用體系進行標準化,各項費用開支、資源消耗的數量上限都是在成本控制的依據。其次,成本責任清晰。每一個部門都有其成本控制的責任體系,為加強員工的成本意識,成本的核算與他們的年終獎金掛鉤。最后對于采供血環節的消耗品應該實施公開招標,實現節約成本支出。
7 加強資金管理
資金的運作出現在血液的采集、加工、庫存、銷售和日常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在此過程中需要加強資金管理,提高資金產生的效益和確保其效果,除了以上說到的降低各項的成本之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壓縮庫存,這樣才能夠加速資金的周轉。(2)盤活呆賬壞賬,壓縮應收款項。(3)加速結算、減少結算占用的時間和資金。(4)嚴格控制資金的用途方向,對資金使用的途徑和效果進行監管,避免資金的轉移、挪用和私設小錢柜。
本文只是拋磚引玉,淺析了部分能夠提高基層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水平的措施,并且以血站作為例子,而更多方案和策略需要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進行總結和探索。
(作者單位:沈陽市和平區八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