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繼電保護則是其核心環節,幾乎決定著電力系統是否能正常運行和國民經濟是否能穩定發展。繼電保護工作如果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開展進行,就會造成電網出現異常,不但造成經濟損失,甚至還會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文章就主要針對變電站繼電保護狀態的檢修進行必要的探討,以保證電力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變電站;繼電保護;檢修
對于變電站繼電保護,筆者采用循序漸進的分析方法,從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目的、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主要技術運用、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具體實現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究,同時結合實際生活中江蘇電力網的繼電保護設備進行一定的補充,為我國的電力事業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
1 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目的之三提高
作為變電站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繼電保護設備狀態的檢修工作朝著不同的目標努力前進:
1.1 提高變電站供電的穩定性和經濟運行的安全性
任何設備,定期進行維修保護都會對該設備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可靠性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同樣繼電保護設備的定期檢修也不例外,這樣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問題所在,同時提高設備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從而在設備上對變電站的電力輸送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同時,繼電保護設備狀態的檢修要求各種科學技術在其中進行應用,比如微機繼電保護技術、綜合自動化系統技術、遠距離輸送技術等都導致檢修方式由傳統的計劃性轉變為預知性,從而加大檢修的針對性,依據科學技術加大檢修的可靠性和經濟運行的安全性。
1.2 提高繼電保護設備的有效利用和設備的管理水平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的檢修通過采集自動裝置的設備狀態量可以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及時有效的判斷和評價,從而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有效利用性;與此同時,由于繼電保護設備采用狀態檢修,相應的,對檢修工作的管理就需要相匹配的高技術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靈活性和實際性,對繼電保護狀態的檢修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1.3 提高繼電保護狀態維修中技術人員的素養和人員管理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的檢修和科學技術的使用自然而然就對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這樣可以保證技術人員的科學水平始終與時代發展保持一致,保證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使用相協調;管理科學化導致檢修科學化,繼而導致檢修工作便捷化,傳統的檢修工作冗雜,需要工作人員眾多,而今科學的設備操作和檢修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勞動付出,使人員管理更加科學化、簡便化。
2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的大概情況和主要技術運用
2.1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的大概情況
電氣設備檢修技術經歷了故障后檢修、預防性檢修(定期檢修、計劃檢修、可靠性檢修)等過程最終發到如今的狀態檢修——以目前機器設備的工作情況為基礎,通過高技術的狀態檢測手段對設備的正常工作情況,從而達到設備是否需要檢修以及檢修最佳時期的目的。狀態檢修具體來講分三個過程:狀態監控、設備診斷、檢修決策。通過這三個步驟,使繼電保護狀態檢修與傳統的電氣一次設備相比具有更高的檢修能力和更準確更及時的檢修結果。
在全國電力發展中,江蘇電網的發展還是相當有潛力的。江蘇電網的狀態維修主要針對于電氣設備上,在電氣設備上,有傳統的一次設備和最新發展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等二次設備上。繼電保護及自動安全設置等二次設備雖然造價低,但二次回路很復雜,其使用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2.2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的主要技術運用
狀態檢修的基礎不同于傳統的檢修工作,它是在在線監測技術的實施下進行的檢修工作,這樣可以及時發現設備的工作缺陷并確定檢修時間,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而狀態檢修技術的運用,是科學技術運用的實際體現,可想而知是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幫助的。但是由于狀態檢修技術的復雜性和謹慎性,還是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實際控制和操作,需要具有獨立判斷事物能力和高水平的事故處理能力的技術人員,綜合的專業知識和一專多能型的技術人才可以在設備運行及檢修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支持,將必要損失降低到最低點,保證設備的使用效率和整個企業的發展前景。
另外,信息的有效傳播也是狀態檢修的保障之一,因為現場檢測和后臺分析的數據對于相關技術人員來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當前的在線監測裝置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后臺分析系統的計算機網絡相聯系,從而可以使檢修中心通過計算機方便快捷地調動需要的監測數據,保證狀檢修過程中信息數據的及時提供。擁有了及時準確的在線監測信息,就需要對信息進行分析——這是狀態檢修的核心技術,即運用科學的檢修策略和方法對設備的有關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得到設備的狀態評估和對設備作出較為準確的變化趨勢預測。
3 繼電保護設備檢修的具體方面
繼電保護設備狀態檢修具體主要是從兩個保護層面進行了分析——自檢功能保護和二次回路保護。
3.1 自檢功能保護分析
微機保護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為保護裝置本身提供了一定強度的自檢功能,微機保護在計算機軟件的特定功能下實現電流電壓輸出回路,保證采集數據的合理準確,保護數據通信的整個環節,保證回路監視的可靠性。如此說來,微機保護裝置本身已具備設備進行狀態檢修的基礎。但是裝置自檢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雖然保護裝置出現異常時,設備可以發出警告提醒工作人員,但是根據江蘇省的電網事故分析,個別異常沒有自檢發現的現象還是存在的,因此對于大部分地區的微機保護技術,這種無法定位自檢的事故也是存在的安全隱患。
3.2 二次回路保護分析
直流電源、操作控制回路等二次回路保護裝置是除了裝置本身之外所應該具備的設備技術。狀態檢修范圍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保護的交流模擬量采樣、數據處理分析等是串聯運行的,這個整個系統的運行過程對科學技術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如今只能采用定期檢驗的方法來驗證整個保護系統的運行情況。前文筆者也提到過電氣二次回路操作復雜,自檢、在線監測等功能具備還不齊全,這也是繼電保護狀態檢修技術沒有大規模推廣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存在的電磁干擾也可能造成微機繼電保護工作出現不良現象,比如采樣信號失真、裝置出現異常等問題。雖然這種監測管理還沒有正式納入檢修范圍,但是筆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力行業的不斷進步,對繼電保護進行電磁兼容或者電磁屏蔽將作為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新的任務,從而確保微機繼電保護技術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4 結束語
通過江蘇省電網的發展,管窺蠡測,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變電站繼電保護狀態檢修的可靠性指標和體系還不成熟,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點來推廣實施,在繼電保護這個長期性的工作中,要以建立繼電保護狀態監視數據庫為主要任務,從保護裝置全壽命、多層次的周期管理角度進行綜合分析思考,逐步推進科學技術管理即數字化變電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將對我國電力事業繼電保護狀態檢修起到不可小覷的幫助作用,從而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向更高層次的技術發展,最終達到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樂真,張焰,俞國勤,杜成剛.狀態檢修決策中的電氣設備故障率推算[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0(2).
[2]王洪,張廣輝,梁志強,冉建國.電力直流電源系統的網絡化管理及狀態檢修[J].電網技術,2010(2).
[3]熊小伏,蔡偉賢,周家啟,趙志杰,秦繼承,吳娟,李雪松.繼電保護隱藏故障造成輸電線路連鎖跳閘的概率模型[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