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至今仍然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用戶在選擇安卓手機時非某品牌不買,直到我妹妹說了一句話之后才恍然大悟——當我問她是否有興趣試用我手中的各類評測樣機時,她告訴我:“這些都是什么牌子啊,都是做手機的么,除了蘋果只有三星是手機廠商”。
多么無奈而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擺在眼前,我非常欽佩蘋果的創造力和三星的品牌營銷能力,但也許只有我們才能體會到手機行業的微妙現象,那就是除去蘋果這個集軟硬件于一體的,可真正提供一致、出色的用戶體驗的“妖孽”之外,安卓陣營中其實往往國產品牌更能滿足國內用戶的需求,他們面臨激烈的競爭更能拿出各種殺手锏—就好像OPPO N1,這是一部讓我愛不釋手的產品。
基本表現
OPPO N1有著讓你“一見驚心”的外形,那塊5.9英寸1920×1080屏幕將N1的幅面提升至新的高度—大致相當于三個煙盒橫向并列那么大,當然在厚度上就可人得多了,僅有9毫米而已。即便有著如此大的幅面,N1在握持感方面還是值得稱道,這得益于采用仿骨瓷材質并做了磨砂處理的背板。另外,白色的機身和黑屏處理,外加金屬裝飾線的組合為其增色不少,這使得N1看上去既沒有某品牌那強烈的塑料感,又沒有金屬材質那冷冰冰的感覺。重要的一點是,這種表面處理工藝讓“指紋收集者”的稱號徹底遠離了N1。
按照我們的慣例,硬件配置信息在后續表格中均有介紹,在這里想要表達的一點在于:作為OPPO手機的旗艦產品,N1配備了2GB RAM,因此從滑動屏幕到運行Apps,從啟動游戲到程序切換都沒有卡頓現象。值得一提的在于其屏幕顯示效果相當出色,這不僅體現在室內,即便是陽光強烈的室外環境,顯示于其上的文本、圖形甚至視頻都清晰可辨,細節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OPPO N1在基本功方面投入了不少精力,我個人對此種做法表示贊同—在智能手機年代,不少廠家急于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將焦點放在特殊功能和設計上的做法無可厚非,但作為基本的設備,手機在待機能力、通話表現、人性化設計、界面友善程度上必須首先有著扎實和令人滿意的表現,再考慮附加功能才是正道。遺憾的是真正做到的品牌少之又少,那著名的粗糧品牌只顧得宣傳硬件配置,甚至千元級新機都有著“可見式”掉電這種慘不忍睹的表現;以拍照為主打的某品牌,在通話質量上令人發指……反觀N1,則在這些基礎功能上有著不錯的表現,不僅續航能力值得稱道,且設置界面的易用性也相當不錯。
可旋轉攝像頭和背部觸摸操控
拍照功能是如今智能手機的重要賣點之一,市場中也不乏各類有著獨門功夫的選手,但提升攝像頭規格無法改變操作模式,豐富拍攝功能無法避免傳統設計的尷尬,因此OPPO干脆來了個徹底的變革——取消前置攝像頭,將傳統的攝像頭采用可旋轉式設計。
可206度旋轉的優勢在于:首先,其他產品也許有著像素數更高的背部攝像頭,但前置攝像頭往往慘不忍睹,這種設計可避免如此的尷尬境地;其次,當采用特殊方式,尤其是低角度仰拍時,無法旋轉攝像頭的設計只能靠拍攝者改變姿勢來完成,而這種任務在N1看來就輕松得多了。
配合可旋轉攝像頭一起來改變拍攝體驗的設計則是背部觸控操作。幾乎所有喜愛自拍的朋友都遭遇過這種情況,即當你擺好姿勢自拍時,總會發現想要用握持手機的右手去操作,那么無論按下機身側面的實體快門鍵,還是想點擊屏幕上的拍照按鈕都十分別扭,這時想要使用左手去輔助又會影響拍攝效果。OPPO N1充分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背部設計了一塊特殊的觸摸區域,因此使用N1進行自拍非但不會尷尬,反而成了一種享受。當然,背部觸摸提供的不僅僅是拍照功能,你還可以使用它來控制屏幕滑動,或是通過雙擊來打開指定的App——這恰好印證了本文開頭我描述的觀點,即往往國產品牌更能夠充分考慮我們的習慣,從而改變設計來滿足這些需求。
可旋轉攝像頭和背部觸控設計讓OPPO N1有了令任何人“二見貼心”的感受。
小叮當
名為“小叮當”的標配附件是我最喜歡的設計,沒有之一。這個小家伙相當惹人喜愛,精致的做工和小巧的外形讓人“三見傾心”——與手機背板相同的材質和表面處理工藝,與手機四周風格一致的金屬裝飾圈,加之僅有一元錢硬幣大小的身材下蘊藏著足夠人性化和強大的功能。
小叮當通過藍牙與OPPO N1連接,之后可實現雙向尋找、遙控拍攝等功能。正是這個附件極大增強了N1的拍攝能力,這種增強更多指的是模式而非性能表現上——你完全可以將N1那可旋轉的攝像頭調整至合適的角度,然后裝作不經意的放在咖啡桌上,起身去拿吸管時按小叮當拍下對面美女的尊容;你也可以采用延長曝光的方式,通過遙控拍攝不會干擾機身的特點來完成其他手機很難拍攝的作品——事實上,OPPO N1特別提供的慢速快門拍攝模式就是為小叮當量身定制的。
雙擊小叮當之后,OPPO N1便會在響起音樂的同時在屏幕中央提示用戶“小叮當正在呼叫你”;而當兩者的距離超過15米之后,N1也會發出提示音提醒此時小叮當正在遠離——前者更傾向于主動尋找手機,后者則可在被動或是不知情的情況下提示用戶,同時也可被開發出更多功能,那些喜愛寵物的朋友不妨想象一下,當你外出遛狗,將小叮當拴在寵物的脖子上,一旦你與好友聊天時寵物離你而去,口袋里的OPPO N1會第一個發現并提醒你。
擬物風格的ColorOS
當手機的競爭無法通過硬件平臺來體現差異化時,操作系統和界面的定制化就自然成了各家努力的方向,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基于安卓系統的產品很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現象。然而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于,自從蘋果發布了iOS 7之后,其他品牌仿佛看到了參照物一樣紛紛效仿所謂的扁平化設計,OPPO則走了另外一條路——有著立體感的,采用擬物風格的ColorOS應運而生。
所謂擬物感,通過常用App的樣式可見一斑:微博直接變成了新浪的大眼睛,QQ則體現為可愛的企鵝,微信表現為兩個聊天氣泡,百度則是一只爪子浮于屏幕之上……當然,包括天氣、短信、鬧鐘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界面均被加入了動態效果,美感十足。關于UI是否會令人青睞是過于主觀的話題,但毫無疑問的是與眾不同的ColorOS的確帶來了一絲新意。
真正讓人“四見舒心”的設計在于豐富的操作模式。對于有著5.9英寸屏幕的產品來說,通過屏幕手勢來完成部分操作顯然比單純按鍵更輕松實用,因此我們能夠看到雙擊點亮屏幕、三個手指完成截屏、雙指調節音量等功能;更可以看到專屬的手勢板界面,你可以通過在黑屏狀態下直接操作或是亮屏狀態的手勢板上畫出O、V、W來開啟相機、手電和微信,當然也可以自定義各種手勢來啟動希望能夠快捷訪問的功能,例如設定畫出Q來開啟QQ、畫出B來打開微博等。此外,手勢板可以通過下拉屏幕左上角直接呼出,方便之極。
軟件應用
OPPO N1預裝了豐富的Apps,而事實上我個人對諸如淘寶、天貓、招行、美團等這些應用并不太感冒,但發現名為“安全服務”的解決方案時,我決定花費單獨的篇幅加以說明。
安全服務中包括了為指定App加密的功能,這樣一來即便忘記攜帶或是丟失手機,沒有給手機設定密碼也不會擔心關鍵的微信、短信等信息遭到泄露;通過純凈后臺功能,你可以隨時查看當前駐留的App以及它們鎖消耗的流量,從而辨認出哪些App被植入了竊取流量的惡意代碼;電量管理其實不算什么,但你可以在這里設定點亮低于一個閾值之后得到提醒,顯然OPPO又體現出了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訪客模式則用于那些對N1有著充足好奇心的朋友們,作為機主的你在借出手機之前可以通過快捷方式來切換至訪客模式,以便指定他們可訪問何種資源;假日模式則算得上新鮮設計,通過它你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在休假,因為一旦手機處于黑屏狀態,那么一切來電和短信將自動變成靜音,不會打擾到你的休息——在此基礎上,在一個時間段內若是真有急事和要事,你可以隨時通過快捷開關關閉假日模式,就算你忘記關閉,OPPO N1也會在連續3分鐘內的第3個電話響起時為你振鈴提醒。
體驗過整個安全模式的設計之后,你會對OPPO N1產生“五見安心”的感覺。
性能測試
我們按照慣例對OPPO N1在性能方面的表現進行了測試,需要反復強調的一點在于:安卓系統的大部分應用都構建于虛擬機之上,因此再強悍的配置遇到優化功力不夠的系統級調試也會遭遇消耗殆盡的局面。基于這一點,我們更加看重采用模擬真實應用的MobileXPRT,而非單純測試硬件表現的安兔兔。當然,為了滿足不同讀者的喜好,我們會采用多種方式完成測試,其中也包括了各種虛擬計算和場景的軟件。
從測試成績來看,OPPO N1無論在硬件配置還是軟件優化上都有上佳表現。事實上我個人想要表達的觀點已經十分明確:對這樣一款旗艦型產品來說,無論從功能、設計、工藝、系統、應用等方方面面考量,OPPO N1都稱得上是鮮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