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擔保公司近幾年來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由于其本身不同于政策性擔保公司,不享受國家政策的優惠和補貼,而是要自負盈虧、自擔風險,這也決定了商業擔保公司在其運行中必定存在大量風險。這些風險如果不能及時的規避,將影響商業擔保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通過對商業擔保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分析,針對現狀風險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手段和解決措施,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強對商業擔保公司風險的控制。
【關鍵詞】商業擔保公司 風險管理 控制分析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給商業擔保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無疑也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行的風險。商業擔保公司只有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對風險的管理,才能夠取得更加長遠的進步。眾所周知,擔保行業的風險性與利益性并存,能否有效的規避風險決定著行業的盈利與成敗。所以,商業擔保公司如果想取得更大限度的進步,就必須學會正視運營中的風險,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一、商業擔保公司運營中的風險綜述
商業擔保公司就是針對風險而設置的,它運營內容主要針對的是風險,所要控制的還是風險。對風險進行有序的操控與管理就是商業擔保公司存在的最大意義。在商業擔保公司中所謂的擔保風險就是指商業擔保業務運行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約而有可能承受的損失。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外部環境都會對商業擔保公司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增加其風險性,所以相對于其他行業,商業擔保行業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
(一)商業擔保公司主要的風險類型
1.市場風險
任何公司在運營中都會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像貨幣利率,國內通貨情況、國家貨幣政策、國際貨幣流通情況等對商業擔保公司的運行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這些因素的變化過大,那么商業擔保公司所承受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在我們所熟知的案例中,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嚴重的威脅了我國的商業擔保企業,甚至導致大批曾經影響力很大的商業擔保企業崩盤、倒閉。
2.代償風險
代償風險主要是指當被擔保的企業、公司發展狀況不盡人意而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履約償還銀行貸款時,商業擔保公司只得代替被擔保的企業、公司償還銀行的借貸,造成較大的經濟虧損。代償風險主要取決于被擔保單位的營運狀況是否良好和履約意愿是否強烈。
3.聲譽風險和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由多方面因素組成的,如,公司的成立時間、組織建構、業務人員技術等在商業銀行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這主要來自于企業的內部風險,企業一點不能承接住這些風險就容易導致破產。聲譽對于公司的運營來說至關重要。擔保公司的聲譽高相關的投保單位和金融企業就會對該商業擔保公司產生信任感。信譽風險可以說是商業擔保公司內外風險的一個綜合體現。
4.其他風險
商業擔保公司在實際的運營中所承擔的風險類型眾多。除了上述風險外還有:由于對行業發展現狀和外部環境認識不到位而造成錯誤決策,從而導致的戰略性風險。或者由于法律制度不盡完善,風險機制尚不健全造成的法律風險。或者由于商業擔保公司資金的流動狀況不良,加之其他資金無問題長期積累造成的資本風險。
(二)商業擔保公司風險的主要特點
商業擔保公司由于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所承受的風險往往要明顯的高于其他的行業。其風險主要呈現以下特征:
1.高風險性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商業擔保公司實際是起到的是橋梁的作用。它一方面連接著的是被擔保企業,另一方面又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相接。他要承受由被擔保公司經營不善而造成的代償風險,又要承接外界環境造成的其他諸多風險。且一旦利益主體發生變故,都有可能使商業擔保公司的風險擴大化。它還不同于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直接的選擇那些信譽較好的企業進行商業擔保,因此,它又承受了被擔保企業更大的經濟波動風險。而且擔保公司所承受風險的大部分,銀行只承擔很少部分的風險,所以,商業擔保公司所承受的風險又具備雙重性和波動性的特征。
2.風險的滲透性與自擔性
商業擔保公司在其運行中,不但受其自身風險的影響,而且金融企業以及財政部門的風險也會滲透進商業擔保公司的運營風險中去,一旦這兩方面有所變故,商業擔保企業的風險就會隨之上升,所以,一旦這三者的某一方出現較大的問題,剩下的兩方都會受到影響。商業擔保公司的風險是自負盈虧的,它是通過風險的承擔、風險的分散 實現盈利的,一旦無力再承擔風險就只能以倒閉而告終。
3.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
商業擔保公司在進行擔保業務時,并不都是理想狀態下的擔保高風險取得高收益,承擔小風險自然就帶來小收益,由于受外界經濟環境,例如:貨幣政策、銀行利率等方面的影響,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政策制度的制約,呈現風險收益的不對稱的特性。加之,商業擔保公司在進行風險擔保的過程中并不能夠極盡的接觸到那些經濟效益好的大企業,采取高的收費標準。而是主要面對那些中小企業,這樣的企業經濟運營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經濟運營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更加的加重了商業擔保公司風險收益的不對稱性。
二、影響商業擔保公司運營中的風險的主要因素
能夠對商業擔保行業構成影響的因素實在是比較多,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競爭不斷加強,而經濟的波動又較大的情況下,商業擔保行業所承擔的風險與日俱增,如果不能對商業擔保行業運營中主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那么商業擔保行業就很難在整個經濟社會中站穩腳跟,抓住更大的機遇,迎接更為激烈的挑戰。能夠影響商業擔保公司運營風險的主要因素有:
(一)經濟政策環境
經濟政策大環境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影響,同樣,對商業擔保行業的影響之大也不在話下。一旦經濟大環境有所變動或者政策指向發生變化,對于商業擔保單位而言,不穩定性增強,波動性上升,風險指數飆高。加之,我國的法律保障體系還不是很健全,還沒有專門的、針對性和限制性較強的法律對該行業的發展進行恰當有力的規范,即便是有一些地方性的保護文件,但是立法層次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相關律文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不能從本質上降低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另外,我國市場經濟中,誠信觀念缺失,社會的信用環境較差,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普遍不高,這也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性。
(二)制度建設和風險管理能力
商業擔保公司是通過對風險的承接和操控實現盈利的。因此,商業擔保公司內在的制度建設對于整個公司的運營而言就顯得十分必要。嚴格的內在制度能夠及時的對風險進行掌控和調解,以做到及時的分散風險。為了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多數商業擔保公司在風險管理控制制度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就貿然承接較大的貸款擔保業務,造成了經營風險只高不低。加上,本身對于風險的管理能力就不足夠,管理技能和水平始終得不到切實的提高,我國許多的商業擔保公司給自己埋下了很大的風險隱患,使經濟損失增大,阻礙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
(三)擔保公司狀況
擔保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影響其運營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當擔保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時,它就越有能力吸引更多的、更大的擔保單,這就是一個累積作用,當它吸引的擔保單越多的時候,它的財務運行狀況也就越好,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就越強。另外,商業擔保公司的人員素質水平對于公司的運行也有著直接的影響。擁有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較高的業務人員,就能提高業務水平,確保公司業務運行有序,避免在經營運行中以權謀私現象,保證運行正常。在商業擔保公司運營中能否進行正規、專業的業務操作,減少由于操作不規范而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和無謂風險,另外如果對被擔保公司了解的不透徹,從而做出錯誤的決策更加的增加了公司運營的風險。
(四)與銀行之間的關系
商業擔保公司與銀行之間還未形成足夠牢固的、能夠長期合作的協作關系。商業擔保公司雖然與銀行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和密切的關系,然而,在合作地位上卻存在較大的差異,商業擔保公司要承擔絕大部分的風險,銀行對于風險的承擔卻極少,這種權利義務分配極端不平等的現象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行的風險。另外擔保的合同如果不極盡規范、標準,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加之有的合同需要擔保人承擔全部的風險,這就又增加了商業擔保公司運營的風險性,為其長遠運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三、影響商業擔保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的主要措施
商業擔保公司在面對如此大的風險的情況下,唯有及時的采取有效的管理手頓和控制措施,才能保證順利運營,在激烈的商場競爭下仍能夠具有活力和競爭力,將損失和風險降到最低。這就要求做到:
(一)完善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
風險的內部控制機制是商業擔保公司為了減輕在擔保過程中的一系列風險,從被擔保公司求擔保開始就加強對該公司整體條件的審核,包括公司的實際規模、運營情況、信用額度以及償還能力等通過一系列條件的限制合理的選擇受保單位。然后通過有效的評估制度對擔保的項目進行風險的綜合評估,降低整體的運營風險。另外,對整個擔保的流程要進行審查和控制,確保從事前到事后都能夠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估和動態的監管,從而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二)建立風險的損失補償機制
風險的損失補償機制對于商業擔保公司的繼續運營來說意義重大。在進行商業擔保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代償現象,替被擔保單位向銀行支付足額的貸款,這樣一來,商業擔保公司將造成莫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減小代償帶來的損失,可以通過法律訴訟追回損失或者通過相關的法律條文先提取50%的責任準備金或者1%的風險準備金。另外,通過注冊時所存入銀行的保證金或者是擔保責任保險也能夠對商業擔保公司的風險進行一定的緩解。
(三)建立風險分散轉移機制
對于商業擔保公司來說,風險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是盡量的降低和分散,因此,建立風險的分散轉移機制對于商業銀行的正常運營來說意義重大。一方面要通過比例擔保制度與銀行共擔風險。或者是通過反擔保制度,在企業、單位向商業銀行申請擔保時,要求該單位提供其他的擔保物資進行反擔保,以提升被擔保單位的風險意識和償還意愿。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就行業間的合作,促使雙方共贏,在進行擔保時商業擔保公司還要對擔保的業務進行選擇和創新,如:將擔保業務與典當業務結合,不但拓寬了業務途道也有效的分散了風險。
(四)從戰略層面降低風險
商業擔保公司要想及時的應對風險就要具有遠大目光,對國家的政策法律以及從業環境進行前瞻性的預測,及時的制定風險抵御機制。另外更要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促使員工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風險管理意識,從而在整個公司內都形成較強的風險防控意識。還要及時的建立法人治理結構以及內部均衡機制,能夠降低決策風險,實現“審保分離”,消除潛在的風險隱患。
四、結束語
商業擔保行業是風險與利益并行的行業,在它的整個運行過程中,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研究,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及時的降低風險,商業擔保公司在其發展中將面臨重重困難,甚至是舉步維艱最終面臨破產危機。因此,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就要求,商業擔保公司能夠及時的對自身建設進行完善,建立健全風險的規避制度,對外界環境進行有效的預測,從而把風險降低到最小,實現有效的發展,獲得較高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周剛.關于構建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分析與思考[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9(04).
[2] 李宜.上市公司年報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狀況研究——來自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9(02).
[3] 陳宏輝,賈生華.信用擔保:化解中小企業信貸難題的關鍵——基于實證調查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1(10).
作者簡介:楊映(1979-),女,漢族,四川開江人,研究生,單重慶三峽銀行主管,研究方向:金融。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