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使用DEA績效評估方法對國內分級基金的規模對當年該基金產品績效的影響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表明分級基金的規模對當年該基金產品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基于研究結果提出了針對我國分級基金發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分級基金 DEA 基金績效
一、前言
截至2012年末,作為近年來國內公募基金公司主推的產品之一的58只分級基金產品總規模已經超過了700億元,旗下分級基金的規模已經成為了國內各家公募基金公司沖擊總管理規模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分析分級基金的總規模對其績效的影響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基于分級基金作為結構性產品的特殊性,本文將使用DEA方法刻畫分級基金的績效,研究分級基金規模與其績效的影響關系。由于分級基金的A端僅僅是一種結構簡單的固定收益產品,本文將使用分級基金B端的績效作為研究對象。
二、文獻綜述與模型提出
基于尤金·法瑪(1965)的有效市場假說,如果證券市場是有效的,基金規模是對基金管理績效的一種反映:績效越好的產品,市場上期望買入基金的人就越多,其規模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相應的,基金規模越大,特別是對于分級基金這類開放式基金,其管理人由于不必太過在意基金贖回等偶然事件,以及管理人本身的能力也較強,其基金的業績也就越好。在尤金·法瑪之后,國內外學者就基金規模對基金績效的影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Dermine和Roller(1992)通過對法國的小型基金的管理績效進行研究,得出了小型基金管理的是具有規模經濟的;Albert、Fredman和Wiles(1998)認為當基金規模較大時,可以拿出更多的資金用于投資研究,從而獲得更好的績效;門慶兵和祝衛華(2000)利用反對數函數的方法刻畫基金管理的規模經濟程度,得出在共同基金中規模經濟是顯著存在的;尋明輝、沈或(2006)使用面板數據在對國內開放式基金的外部影響因素研究中,得出開放式基金的各項績效指標與其規模是顯著相關的;高士亮(2009)當時市場上的偏股開放式基金為樣本, 實證檢驗了基金規模與其費用、流動性和業績之間的關系。
本文將把目前市場上較為熱門、也相對特殊的分級基金產品作為本文研究的樣本空間,單獨研究分級基金的規模對其績效的影響。分級基金自身產品結果上與傳統的基金產品具有一定的區別,產品B端由于其不同的杠桿特性,過分強調凈值波動“副作用”的夏普比率并不能很好的評價分級基金B端的績效。在實際分析中,我們發現使用夏普比率得到的分級基金B端產品績效排名與其基金規模排名出現了錯配現象。因此,本文將使用基于DEA的基金績效評分研究基金績效對基金規模的影響。
(二)實證檢驗
因此,上述實證檢驗結果印證了我國分級基金B端產品規模對其績效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
四、結論及建議
本文通過使用DEA績效評估方法對分級基金規模對其B端績效的影響進行了一些列理論和實證檢驗分析后發現:由于基金管理中的規模經濟效應等作用影響,以及規模變大使管理者可以給出更優的A端收益率兩方面原因,我國目前的分級基金規模對其B端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認為目前的分級基金市場正處于規模經濟的成長期,基金監管部門應該著重出臺一些政策幫助市場上做得較好的產品做大做強,而非不斷地發行各類五花八門的新產品。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分級基金產品的規模經濟效應,以較高的績效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投資收益。
參考文獻
[1] Albert J, Fredman,Wiles R.How Mutual Funds Work.Prentice,1998.
[2]Dermine J,Roller L. Economies of Scope and Scale in French Mutual Funds [J]. Journal of Finance.1992(4):1077-1082.
[3]門慶兵,祝衛華.共同基金管理中的規模經濟效應[N].廣東:證券市場導報,2000(12).
[4]尋明輝,沈或.開放式基金規模變動的計量模型與實證分析[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6(05).
[5]高士亮.開放式基金規模與公司業績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09(02).
作者簡介:李雪羽(198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與證券投資;初金霞 (1987-),女,黑龍江尚志人,畢業于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現任職于建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主要從事固定收益投資工作。
(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