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把項目教學法比作是信息技術課堂上一支恢宏的交響樂,那么學生的參與就猶如一段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它滲透在交響樂的每個樂章,串起一個個的音符,最后幫助我們一起奏響學生心中的美妙遐想,引導他們暢游在信息技術構知識海洋中。學生參與主題的選擇,參與過程的落實,參與結果的評價,參與活動的互動,無不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參與使他們成為信息技術項目教學的主人。
【關鍵詞】 中職 項目教學 參與
在兩年的項目教學法實踐中,我體會到:如果把項目教學法比作是信息技術課堂上一支恢宏的交響樂,那么學生的參與就猶如一段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它滲透在交響樂的每個樂章,串起一個個的音符,最后幫助我們一起奏響學生心中的美妙遐想,引導他們暢游在信息技術的知識海洋中。
一、參與主題的選擇,我的愿望我做主
信息技術項目教學法,在活動情景的設計中,預留了極大的發(fā)揮空間,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意提供了可能性。在Word項目的教學中,為了完成多種風格文檔的編輯排版,我們既可以從身邊最常見的實例著手,如名片制作、考試準考證等;又可以把生活熱點帶入課堂,如班級風采展示、學校風采臺歷設計、社團活動海報;還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意,緊緊抓住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特征,以角色扮演、身臨其境的方式參與,極大地吸引學生,使信息技術逐漸擺脫枯燥的技能操作學習,變得鮮活而生動,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引導他們走進項目教學的大門。
二、參與過程的落實,我的項目我做主
學生參與項目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新課的導入部分,更重要的是要貫穿在解決問題、獲取新知識的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參與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活動。
1、參與思考和創(chuàng)意
教學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長久以來,計算機教學上盛行按樣張操作練習,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極度依賴樣張的細枝末節(jié),離開了樣張,回到現(xiàn)實,學生往往不知如何去完成一個最簡單的表格制作或分析報告。
實行項目教學法后,教師和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新的創(chuàng)意和思考。在word板報設計中,我們結合學校語言文字活動內容,在一年級開展推普周專題設計比賽,只定主題,其他一概留給學生去創(chuàng)意、思考。
2、參與討論和交流
討論能集思廣益。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留時間給學生相互討論,這既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有充分表現(xiàn)的機會,又能培養(yǎng)學生相互賞識、取長補短的良好協(xié)作精神。
海報這一宣傳媒體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但到底“什么是海報?”“公益海報有哪幾類?”“設計一個引起公眾興趣并動人心弦的宣傳海報應該具備哪些內容?”在海報制作這一項目教學中,我就是以討論的形式來展開教學的。同學們從討論“哪一類海報最吸引你”著手,了解圖形、圖像的基本概念;以ACDSee圖像管理系統(tǒng)人手,學習圖像的管理、裁剪、修飾、旋轉等基本操作。在知識目標上達到使用圖像處理軟件處理信息的能力。在能力目標上,使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能有所創(chuàng)新,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合作意識。通過討論,我們了解了許多新的知識點,掌握了許多課外的內容,把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內容和信息技術課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又一次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參與結果的評價,我的快樂我做主
我們在評價時要注意它的及時性和針對性。及時的評價能把學生學習上產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有針對性的評價,能把學生星星之火的創(chuàng)造靈感點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評價也要考慮它的非智力影響力。如在課堂巡視中,發(fā)現(xiàn)一些表現(xiàn)突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一定要大聲表揚,廣而告之,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精神上得到滿足,參與的積極性會極大提高。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操作有困難的、跟不上進度的同學,建議教師要輕聲提醒,個別糾正,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保持學生的參與熱情,又引導了學生的參與。
評價的觀點受到評價者年齡、性別、知識水平和愛好等的影響,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要鼓勵學生參與評價,不僅評價別人的作品,也要評價自己的作品,在自評互評中肯定自我,發(fā)表觀點。在評價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自己和他人形成客觀的認識,提高自我認識水平。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學的成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入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它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教師和學生都是項目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在項目教學中,積極參與項目主題的選擇和過程的落實,積極參與評價和互動,使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性得以開發(fā)、獨特性得以彰顯、主體性得以弘揚。學生在參與中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真正成為了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