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探索電力調度網絡建設模式,該模式由于其諸多的不確定性,因此,在統一規劃上很難達到既定目標。而在電力通信網絡分布散亂而且沒有整體提綱的情況下統一規劃的缺失,勢必會影響電力調度通行網絡的可靠性。
【關鍵詞】 電力調度 通信網絡 可靠性 研究
一、我國電力調度通信網絡現狀及影響因素
1.我國電力調度通信網絡現狀。目前,我國各大電力系統正不遺余力的加強通信應用和網絡技術的融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務院頒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文件,這更是加快了我國將電力系統和網絡通信改革的融合。將IT技術融入到電力系統中在我國甚至世界都是一個新的舉措,所以該項技術的實施一直都是在摸索中完成。2.影響通信網絡可靠性的因素。通信網系統是由傳輸、交換、運行支撐系統、終端設施、信令過程、協議等組成的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在這個錯綜復雜的系統運行中影響其可靠性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能夠影響通信設備和通信網依存的外部環境因素;內部因素是指設備的可靠性,網絡的維護管理和組織、網絡工程設計等因素。
二、提高電力通信網絡可靠性的措施
1.寬帶衛星技術。在網絡如此多變的環境下,采用什么樣的寬帶技術是合適的呢?就目前寬帶技術水平來看大致可以分為:HFC、XDSL、DWDM、LMDS、寬帶衛星等等以下幾種方式。對于那些分布不密集散步范圍廣的用戶,選擇衛星通信技術并且配合陸地通信,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講衛星作為和有線網相接的設施,就目前情況看,我國的陸地通信網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復雜的信息系統,把這些作為連接寬帶衛星的紐帶是一個既可行又經濟實惠的選擇。2.雙U口技術。目前大多數調度網內的調度臺與調度交換機的連接都采用單鏈路,這成為調度系統的一個薄弱環節。雙U口調度臺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調度臺具有2個通信接口,同時可連接2路通信鏈路,互為備份鏈路。鏈路的主備用切換由系統自動完成,不需要調度員干預,如圖1所示。3.路由備份技術。在常規狀態下,后備路由只能檢測與系統直接連接的路由的狀態,但是在很多情況下,路由較為復雜時,就需要匯接局轉接,而常規的后備路由因為功能的局限性,因此對遠端的路由缺乏偵測能力。下面用圖2解釋常規后備路由存在的問題。當3000打1000時,走路由2,由B匯接至路由1。當路由2斷路后,C可以啟動后備路由——路由3,經D轉接到路由4,到達A,不會出現問題。4.利用人工切換技術。人工切換技術主要應用于檢測那些長期處于備用狀態的系統或者部件的檢測,在實際中,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對各個系統或者部件進行人為的操作,例如,我們可以將備用系統歸置在備用狀態,以此來確定系統功能的完整性,采用這種技術能夠很好地防止備用和主用系統發生癱瘓而導致極端事故的發生。同時,因為這種設備易于操作而且容易實現,而且能很好的保證電力通信網絡的可靠性。
三、總結
作為電力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調度網是國家專用的通信網絡之一,是電力系統實現管理現代化和調度自動化的基礎。作者經過理論和實踐結合證明本文介紹的技術實現方案,經工程實際應用,已經證明它是一種能滿足電力行業對調度通信系統高可靠性和高穩定性的嚴格要求,并不斷為電力調度組網提供新技術及新應用的有效途徑。
參 考 文 獻
[1] 張永健. 電網監控與調度自動化[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11-14.
[2] 龔強. 地區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與應用[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3-9
[3] Harris 20-20 General System information-Manual NO.955085-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