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契約精神主導合伙
在西方的商業史中,合伙制無疑是最富生命力的企業組織形式。早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地中海地區,善于做生意的威尼斯人們便將合伙制寫入了當時的《商法》中。
工業革命時期,荷蘭與英國的崛起正是因為合伙制的催化。 當時,被喻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商人們往往會將貨船所有權拆分成幾份,由商人、船主、投資客共同擁有。此外,海上貿易的幾大分工—船運、貿易、租借船舶等幾大環節的貿易組織也都由不同的合伙人共同擁有。
內陸市場合伙制的發展也不容忽視。為了減少旅途中的風險,一些專門從事大陸貿易的商號開始成幫結伙或由專門的地面護送隊來保護貨物的安全。這些商號用投資入伙的方式解決了大陸貿易所需的大量資金。
隨著合伙制日漸成熟,合伙制也成為各國商業法律中的重要部分。1907年《合伙法》對合伙定義為:“人們之間為了獲取利潤從事經營活動所產生的關系。組成合伙須兩人以上,經營活動包括交易、專業或工作。”這種規定事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合伙具有某種人格特征,合伙的“獨立人格”已經成為英國合伙制度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
現代各國,無論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無論是民商合一還是民商分立,總的趨勢都是注重提高合伙企業的商事主體的地位,強調合伙制中契約精神。
注重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2004年,馬克·扎克伯格與校友愛德華多·薩維林以及安德魯·麥克洛姆一起創辦了Facebook網站。而真正引發大眾對扎克伯格創業史產生關注的,則是2010年上映的電影《社交網絡》。
影片中,扎克伯格與薩維林之間友誼與嫉妒、忠誠與背叛的對決貫穿全場,真實的情況也與影片相差無幾,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擁有500萬個“好友”,現實中他最好的朋友卻在起訴他。《中國合伙人》中有句話:“永遠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開公司”,Facebook的例子無疑是最好的詮釋。
不過,影片中最后的法律判決讓許多中國合伙人唏噓不已。僅一個想法,扎克伯格就要支付6000萬美元。即使與昔日的好友合伙人分道揚鑣,他所支付的賠償也遠遠大于昔日合伙人的貢獻。
對于小股東權益的保護正是西方合伙制中的精髓,例如獨立董事制度便是其中代表。美國上市公司股權通常高度分散,中小股東持股比例低,與大股東相比會產生信息不對稱、缺失話語權。因此,獨立董事的設置可以不受大股東影響,以代表中小股東利益出發參與公司決策。
我們“身邊”的合伙企業
諾基亞:創始人與合伙人的故事
1868年,艾德斯坦在坦佩雷鎮西邊15公里處的諾基亞河邊建立了他的橡膠加工廠,該工廠除了生產皮靴和輪胎外,還生產工業用橡膠制品。1871年,艾德斯坦邀請他的朋友利奧·米其林加入公司。雙方將各自的工廠合并,將其轉變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艾德斯坦成為首任諾基亞管理者。隨后兩人將公司的名字命名為“諾基亞”,直到今天,該公司仍然保留“諾基亞” 這一名稱。
19世紀末,艾德斯坦將諾基亞管理者的職務轉交給利奧·米其林,而當時工業社會已經開始向電氣社會轉變。無線電產業的萌芽剛剛起步。于是,米其林突發奇想地想將諾基亞公司的業務擴張到電信行業,但是遭到了艾德斯坦的反對。
直到1902年,米其林才說服艾德斯坦,讓諾基亞增加了一個電纜部門。但沒想到的是,這個他突發奇想所建立的電信部門最終發展成為后來我們熟知的諾基亞公司。作為合伙人,米其林的突發奇想成就了這家公司的百年輝煌。
寶潔:售貨員和雇主的合伙故事
寶潔的創辦者普洛斯特是一家雜貨店的售貨員,他和雜貨店老板蓋姆脾氣相投,兩人經常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盛夏的一天,普洛斯特造訪蓋姆,兩人一道在樓前喝咖啡閑聊,蓋姆夫人在一旁洗衣服。
普洛斯特突然發現,蓋姆夫人手中用的是一塊黑黝黝的粗糙肥皂,與她潔白細嫩的手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普洛斯特和蓋姆就此議論起該如何做出一種又白又香的肥皂來。那個年代,使用黑肥皂是一件平常事,但有心的普洛斯特卻萌發出創業的念頭。
他和蓋姆決定開辦一家專門制造肥皂的小公司,名稱就用他倆名字的頭一個字母P和G,于是公司的名字就叫PG公司。普洛斯特聘請自己的哥哥威廉姆當技師,研制潔白美觀的肥皂。經過一年的精心研制,一種潔白的橢圓肥皂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寶潔公司也由此開始了在世界家化領域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