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民商法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對社會的作用角度看,民商法的存在價值主要在于實現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宏觀利益的實現這一總體目標。文章首先從概念角度出發對民商法進行說明,而后進一步就其對于人權的保護作出分析。
關鍵詞:民商法;人權;保護
一、民商法的相關概念
民商法從構成上看包括民法和商法,其中民法又包括財產法和人身法,前者主要用于規定財產的所有權以及保全和轉移等行為法則,而后者則包括人格權法和親屬法,人格權法規定身體權、生命權、健康權、自由權、隱私權等法律規范。親屬法在我國是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關于婚姻、家庭、繼承的法律規范。
在民商法結構體系中,人權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元素。對于民商法而言,人權的存在與維護也是民商法的重要基礎和準繩。在社會范圍的經濟活動中,只有充分保證人權的經濟活動才能穩定社會,創造出有序的發展狀態。
目前認為人權的基本任務在于每個人要求闡明、尊重、保障的那些權利應該在法律上得到承認和切實保護,以便使人和群體、道德、物質、精神和其他方面獲得充分、全面、完善的發展。法律是保護人權的重要并且是首要途徑,只有法律的確認和保障,才是實現人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從實際的實施角度看,法律具備一定的規則性,并且在社會范圍內還會形成一種均衡特征。而民商法作為我國社會經濟行為的重要規范和準則,也首先應當實現對于人權的維護和保障,才能更為有效地在社會范圍內展開對于經濟活動的保護,也才能進一步的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向前發展。
二、我國民商法體系對于人權的保護討論
我國民商法體系重點關注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兩個主要部分,而這兩個部分也同樣是從屬于人權概念之下的重要內容,正因為如此,民商法實質上是從經濟角度對于人權的維護。從目前存在的多種法律法規細則中看,都包含有民商法的重要部分,即實際上是民商法的總則、親屬、繼承以及債權等方面的相關內容,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特征出現在眾多法律條文中,并且在具體的民商法中也規定了與民商事務有關的法律,已經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我國的學術領域已經出現了很多理論研究和專著,關于民商法的進一步討論內容也逐步出現在民法教科書中,這些對加深民商法自身的縱深發展都將大有裨益。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而言,本身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又呈現出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不同的特質,這一點目前也已經得到了我國法律界的一致認可和重視,并且當前的民商法,雖然在民權和財產等方面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較為成熟的法律思想和模式,但是在面對我國經濟特殊發展環境的時候,仍然體現出了極大的中國特色。西歐一些國家的民法典中雖然都明確規定出所有的人在人格方面的平等,但是對于更加細節的方面,卻未能實現良好保護。相對而言,我國出臺的多部法律法規,諸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等,則更加關注于社會角落的細節問題,在法律人人格的保護以及相關問題的處理也相對完善。
三、結論
雖然目前我國的民商法已經在某些程度上相對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首先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行為方式,其中必然不乏需要更加詳細規范的新型行為。也正因為如此,民商法也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成長。另一個方面,民商法的效率也必然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種效率特征重點體現在立法層面,社會本身的飛速發展從客觀上要求者民商法的立法效率提升,并且更多更為健全的渠道和方式方法也會被固定下來,成為推動立法進程、縮短立法周期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屈茂輝,粟 瑜.論民法的社會功能[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5).
[2]徐晨曦,張 澤,張 軍.也談民法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A].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4 (12).
(作者單位:江西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