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新浪財經和清華經管學院聯合舉辦的新浪·長安講壇第240期發表了題為《中等收入陷阱迷思》的主題演講。指出工資提高不一定競爭力下降 ;陷阱的實質是工資福利上漲快于生產力提高 ;中國的問題是收入差距過大 ;農民工早退是城市化滯后陷阱 。
樊綱稱:“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來源于世界銀行提出的一個報告,報告提出當很多國家人均收入達到了中等或者進入中等水平以后就出現了經濟停滯,把這一現象稱為中等收入陷阱?!?/p>
面對競爭力不變或者競爭力上升等價于勞動成本占比不變或者下降,競爭力提高就意味著政府所得下降、企業所得下降,或者兩個綜合下降,而勞動的收入上升這種不對稱性問題時,樊綱指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一個社會達到一個均衡的狀態,這個也是如何走到中等收入階段到達一個富裕的階段,理想的狀態是:政府財政、企業利潤、職工工資這三個收入的比率基本上是趨于平衡?,F在中國所處的階段,資本和公共收入的占比可能會比較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