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改革,中小企業取得更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融資困難成為制約著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尋找解決措施,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本文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研究,對改進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環境 融資問題
與成熟的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比較低,一旦市場經濟發生變動就會對其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中小企業在融資上存在的困難,一方面受我國融資環境影響,最常選擇的融資方式就是銀行信貸,因為要求卻相對較高很難順利完成。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的出現對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更大不良影響,加強對其融資問題的研究并積極尋找解決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
1.銀行融資為主要融資方式
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內源融資、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內源融資主要就是企業通過自身經營產生的財產積累再加上盈余的公積等進行再生產;間接融資主要分為銀行貸款和杠桿融資兩種方式,而兩者相比較而言,杠桿收購融資在我國融資環境中,更易受專業人才、市場條件以及法律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實施起來具有更大的難度。因此,更多的企業傾向于選擇銀行貸款,即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短期或者中長期的貸款方式。中小企業與大型穩定企業不同,不具備較多的資金或者是入市資格,想要以此進行融資顯然是困難的。幾種融資方式相比較,銀行貸款依然是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
2.企業規模影響貸款成功率
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在銀行貸款上更難成功。我國中小企業銀行貸款成功率只占總數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銀行貸款都流向大型穩定企業,中小企業只占到16%。另外,中小企業大部分都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其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申請銀行貸款的成功率也在不斷上升,被拒絕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在中小企業創辦十年內,內源融資是其主要融資方式,但是隨著企業經營模式的逐漸擴大,內源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銀行貸款成為最主要的融資方式,而企業經營規模成為影響銀行貸款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3.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的主動力,其無論是在職位提供,還是引領技術創新上都具有重大的貢獻,逐漸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現在,政府為推動中小企業能夠持續有效的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商業銀行多向中小企業提供金融幫助。如2011年11月信息和工業部推出的《“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對“十一五”時期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總結,并對下一個五年我國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的國內市場環境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十二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要措施。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
1.中小企業受市場行業等影響嚴重
中小企業融資與大型企業相比,更易受市場行業等因素的影響,比如紡織、產品加工以及化工等行業,對市場環境依賴性相對較大,如果市場發生轉變將會對其造成重大影響。再加上中小企業對國家制定的優惠政策依賴性強,如果國家根據融資環境做出政策改變,很少有中小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反應。外界環境對中小企業融資造成的影響,主要分為原材料價格上升、外需低迷、庫存緊張以及國家宏觀調控等幾個方面,原材料以及外需低迷等情況的產生,對企業正常經營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其融資情況必定會受影響。以山東東部沿海城市為例,其主要為出口企業,受歐洲債務危機以及美國經濟低迷等影響,山東出口企業經營受到較大不利影響,企業經營資金緊張,企業資金鏈受到較大沖擊。
2.中小企業貸款有效抵押物比較少
因為抵押物不符合銀行要求而不能成功融資的中小企業主要分為兩類,即科技型和文化型輕資產產業、不具備抵押物或者流動性比較強的小企業。科技型和文化型企業與傳統制造企業相比,公司資產主要是知識產權、治理或者是科研成果,而無大量的資金用于企業生產和經營。再加上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抵押、股權質抵押體制還不完善,導致科技型企業和文化類企業在進行銀行信貸融資時很難順利執行。現在我國存在很多小微企業,本身具有的成長性比較低,受市場環境以及國家政策影響更為嚴重。此類企業生產廠房和設備一般都為租賃,如果市場或者國家政策稍微發生變動,其就會轉為生產其他類型產品,對于融資的需求主要為“短期、快速、頻繁”。在進行銀行信貸融資時,因為不具備符合要求的有效抵押物,融資成功具有更大的難度。
3.融資程序繁瑣復雜
中小企業因為經營規模所限,在進行融資時會受到更多阻力。主要包括三個反面:第一,程序多但保嚴。以山東中小企業為例,中小企業在進行銀行貸款時,授信必須要由省行政審批,并且新建兩年內的企業不得貸款。如果是通過擔保機構來進行融資,則必須出行另外以及企業為擔保機構做擔保。第二,短期貸款多于長期貸款。更多的中小企業在進行銀行貸款時,絕大多數都是短期,金融機構很少或者是基本不提供長期貸款。七成以上的中小企業需要在2月-3月前就開始準備還款,半年期的貸款實際使用率太低,融資有效性大幅度降低。第三,企業淘汰率高。就山東省中小企業發展狀況來看,中小企業淘汰率太高,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企業僅占總數的三成左右,成為制約企業成功融資的主要問題。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解決策略分析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中小企業進行融資主要還是受大的融資環境影響,為促進中企業進一步發展,政府應該加大支持力度。首先,建立完善相關制度,以當地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為基礎,制定更多優惠政策,如對在國內成功上市的企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另外還需要建立完善獎勵考核制度和金融對內開放制度,允許民間資本融資合法化。其次,建立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進一步明確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職能定位,理順地方金融機構管理體制。同時,還需要加大對新型地方金融機構和組織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風險評估制度,提高小額貸款公司以及村鎮銀行獲取信貸資金的能力。最后,建立完善管理體制,加強低中小企業的管理,對各地管理機構進行統一設置統籌部署。例如設立獨立存在的中小企業管理政府辦事機構,配置相應專業人員,加大對中小企業運行的檢測力度,保證企業健康持續運行。
2.金融機構增強創新發展意識
金融機構的存在是保證中小企業成功融資的關鍵,首先應該加強機構的創新,在原有銀行服務基礎上,建立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支行;加強貸款、擔保以及抵押等新形勢的研究,針對科技型和文化類企業建立相應的知識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其次,加強對擔保機構的管理,建立完善更多金融擔保機構,篩選潛力機構進行龍頭培育計劃。促進銀行和擔保機構的合作聯系,共同為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工作質量努力。最后,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加快建立適用于中小企業信用政績、評級、發布以及獎懲的制度,建立完善權威信用數據庫,為實現進一步信用融資提供有力依據。
3.中小企業加強自身發展力度
中小企業想要融資成功,必須要加強自身實力。首先,調整產業結構,選準發展方向。中小企業應該結合市場以及政府政策,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調整,確保產業結構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其次,實現個性化創新化發展。千篇一律的企業是市場競爭力普遍較低,因此企業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成功融資,就必須進行個性化、創新化發展,滿足市場多樣化發展需要。最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管理結構是保證企業科學決策和有效經營的基礎和前提,更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舉措。企業應該加強管理創新,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在產品品牌、質量以及安全等方面加強管理,增強企業生產的規范性,在市場競爭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不斷提升競爭力。最后,還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團隊,通過培訓和招聘等方式,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加盟,提升企業發展的技術含量。
四、結束語
中小企業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融資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主要因素。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并積極尋找解決措施,為其發展創建一個合適的融資環境,打破融資難的僵局,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參考文獻:
[1]張文勝,趙爽爽.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融資創新方式[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10,56(03):59-60.
[2]趙睿,楊宜.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融資路徑的演變及啟示——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58(12):47-48.
作者簡介:劉斯陽(1991.03—),女,滿族人,祖籍遼寧省西豐縣,現就讀于大連財經學院財會系會計學專業,將于2014年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