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手 “所以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沒有歲月可回頭。”見到老人牽手走過,《牽手》的旋律立馬在耳邊響起。這是人世間最動人心魄的畫面。同父母與孩子、熱戀中的情侶牽手相比,老年夫婦的牽手經歷過歲月的磨難和考驗,更加難能可貴,它叫不離不棄,叫終身廝守,叫白頭偕老。
鄉村的感覺 溫暖陽光下,大爺正在干活。沒有計件工資的壓力,也沒人驗收他的產品質量。大爺顯得很淡定,他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扎骨子、刷糨糊、貼紙,順便曬曬太陽。一只老母雞從容不迫地在大爺身邊轉悠,四處覓食。如此場景,分明一幅鄉村田園牧歌圖。實際上,這是寶蓋路西段路邊的祭祀品生產現場。現代化、城市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祭祀祖先的觀念和祭祀用品的生產卻依舊傳統,這給老兩口搭建了延續傳統、展示技藝的平臺。
追尋 “就這樣靜靜地靜靜地/坐在催季節老去的風中/與屋頂瓦花墻間衰草/一起看熟午后陽光的移動/不再牽掛外面的精彩/仍受到藝術目光的追尋。”這是曹德璋老先生看到這張照片的感受,精彩且睿智。作為圖片拍攝人,我只注意到老奶奶那雙如今不多見的“三寸”小腳和曾經滄海、淡然默然的眼神。
艷羨的眼神 老太太坐在輪椅上出行,兒子孫子前呼后擁,頗有陣勢。坐在巷道里納涼的太太被這陣勢吸引,扭頭行注目禮。老人,尤其是遲暮老人子孫滿堂還始終有子女陪伴身邊,精心服侍,噓寒問暖,是一件幸福且有面子的事情。我們看不到轉身太太的眼睛,但絕對可以想見她的眼中閃爍出來的羨慕的神情。
街頭小客廳 四位奶奶坐在花壇上,曬太陽抽煙聊天。其中一位更舒服,一把轉椅去掉了腿,直接擱在花壇上,坐上去屁股不涼,還有靠背。老街小巷里有許多此類自然形成的、相對固定的人員集中場所,在這里,大家溝通信息、交流情感,其樂融融。
藝術健身 都說書法家長壽,大約是運筆過程中長時間凝神靜氣,提按頓挫,努力使筆劃力透紙背產生的健身效果。廣場上的清水榜書,讓書法藝術從沙龍書房走向戶外,藝術追求倒在其次,強身健體成為主要目的。這是最具觀賞性的健身項目,看看圍觀的人數就知道了。
桑拿天 40度高溫,戶外人員的狀況與桑拿房里近似:多余的衣服一件不能穿,毛巾須臾不能離手。看大爺通體古銅色的皮膚,整齊劃一,沒有色差,估計高溫預警發出后就沒有穿過汗衫。這樣的膚色很健康。前些天,晚報刊登了一小巷人家抗高溫的照片,編輯擔心赤膊老漢露點走光,給胸前打上了馬賽克。不適應,感覺怪怪的。不知道業內是否有此類男人也嚴禁露點的規定,如果真有這個規定,那CCTV-5的編導攝像嚴重違規了,世界杯奧運會的游泳跳水男子賽,他們忘給運動員胸前打馬賽克了。
輪椅健身法 小雪中,在小巷里見到一位大爺打著傘坐在輪椅上,雙腳蹬地,背部向前開著倒車。以為大爺遇到了什么困難,我上前詢問大爺要不要幫他推車,他笑著說不要,并解釋道這是他小中風后的康復訓練項目。征得他同意,我蹲下給他拍照片時,才發現與大爺有過一面之交:有次他在馬路上康復訓練,累了,坐路牙上休息,站不起來了,我路過,過去把他扶起,他連聲道謝,也說了與這次同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