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知道她為什么到這山里來當了尼姑。大山海拔特高,不知哪個朝代的人在山上用石頭砌了座菩薩小廟。廟里的菩薩靦腆而威嚴,每天總微笑著看那些不斷裊裊升騰的香火。
菩薩在大山里白天享受著眾香客的跪膝和叩頭,夜里卻和冷風一塊兒孤著,沒有哪個人愿意晝夜陪她。可是,有一年春暖花開的一天,廟里來了個女人,把鋪蓋卷兒一同帶進了廟里。女人日夜守著菩薩和菩薩俯看的那些山巒,無論是冬夏春秋,還是風雷雨雪,她都不肯離開菩薩和那些山巒。女人每天跟菩薩說話,誰也不知道說的是啥,她每天都吃菩薩“吃”過的貢品和山里的野果。女人后來頭發(fā)白了,身子也佝了,走路像張拉滿的弓。突然有一天,這彎“弓”挪到了山頂朝南的方向深深遙望,轉回身又跟廟里的菩薩深深拜了三拜,就滑下了那道懸崖……
不久,山上來了一個老頭。他扛起了像弓似的白發(fā)老太爬到廟前,將老太放在自己用石頭砌成的“屋子”里,然后就晝夜守著這座屋子,無論刮風下雨,無論電閃雷鳴……后來有一天,老頭進廟里給菩薩叩了三個響頭,就回身爬進那個“屋子”,緊貼那架白骨躺下,再也沒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