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這里,如果你仍害怕一旦開啟懷舊的閘門,便會、無法自拔,甚至被消極悲觀的情緒裹挾而去,那么請聽聽心理學家是怎么說的吧!本期焦點,《都市麗人》特邀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為你解讀“懷舊”的現象與力量。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感懷過去的歲月,我們不禁好奇為什么懷舊出現得越來越早?其實這也不難理解,越是社會急劇變革的時候,“懷舊”越容易發生,因為面對難以招架的劇變,我們更渴望退回到過去的某個“溫柔鄉”,找尋一種內心庇護,就好像被外界驚嚇的孩子要撲到媽媽熟悉的懷抱里一樣,那里是恒常不變的美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人生是一個連續體,從過去延伸到現在,懷舊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己與過去的聯系、人生發展的脈絡,這樣也讓人生變得更加容易理解,最終在面對變化時增強了我們的控制感。
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懷舊不僅是文藝腔的傷懷,“懷舊”更可能是一劑心理良藥。研究發現,懷舊可以對抗孤獨、無聊和焦慮,懷舊還可以讓人們更加慷慨,讓伴侶們感覺更加親密和幸福。甚至在寒冷的天氣,人們可以在寒冷的房間里通過懷舊感覺到生理上的溫暖。不妨現在就花一分鐘回憶—下你最快樂的時光或者你和家人出門旅游時的美妙瞬間。你會發現,懷舊可以立即讓我們再次進入那些對個人非常有意義的經歷,這都在提醒我們人生的價值,那些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以及曾經經歷過的幸福。那些在生命中缺乏意義感的人,在經歷了5分鐘“懷舊”練習——寫下那些讓他們懷念的經歷之后,他們感覺“自己又充滿能量,人生也有了價值”,雖然那些回憶不全是幸福的,甚至有些快樂還混合著失落,但是整體上,積極的元素超過了消極的元素。
那些過去的美好回憶就好像一個糖塊,難過的時候拿出來舔一舔,就會讓眼前的生活沒有那么苦澀,但是如果你—下子跳到懷舊的糖罐子里不出來那么也許只會讓外面的生活顯得更加糟糕。研究者也發現要想讓懷舊帶來更多的心理獲益,就不應該把懷舊作為一種逃避現實和逃避未來的方式。如果我們太沉湎于過去,那么永遠會對現實不滿,也永遠無法為未來做好準備,于是我們只能繼續懷舊,最終成為一個惡性循環。當人沉湎于從過去中得到快樂,那么可能會失去從當下獲得和體會快樂的能力。
懷舊當然也可能會帶來不好的情緒,比如過去的傷害,所以不妨來個選擇性懷舊,多多回憶那些讓你感到愉快的部分,因為過去不可更改,反芻只會讓你輸掉更多。積極心理學中有一個練習,回憶生命中你曾經體驗過的最佳狀態。無論是職場上的成功還是生活中的小事,請認真思考在那一過程中,你顯示出了哪些個^優勢或者優點。如果你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懷舊”,可能會感到有些困難,不管怎樣請先盡可能地找那些讓你感到成就和力量的時刻,把它寫下來,并在下一周每天都溫習回顧一遍。這個練習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幸福感,也許還會讓你從懷舊中找到關于自己的寶藏。這樣的懷舊不僅在當下讓我們感到自信和滿足,更可能為未來指出方向。畢竟,回望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汪冰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光華獎學金獲得者,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講授者泰勒·本一沙哈爾博士亞洲地區的唯一助手,現任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員。2007年他作為走在積極心理學國際學術前沿的亞洲唯一代表,出席了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目前正致力于研究積極心理學在中國乃至亞洲地區的本土化及推廣應用,其在國內成功舉辦的首個積極心理學工作坊也得到了熱烈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