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從熙熙攘攘,遍布街道小販、面包車出租車,熱氣熏天,塵土飛揚的非洲市中心,走到一個全球金融動脈脈搏之地,你要做的就是邁上幾步,跨過人行道,接著就走進了南非標準銀行約翰尼斯堡總部大樓投下的清涼陰影。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南非標準銀行有著邁向全球的雄心大略。
它自夸自己對新興市場和采礦領域經營有方,在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和倫敦等地都設有前哨。有一段時間,由于標準銀行獲得授權幫助地方公司在國際金融市場籌集資金,這一策略似乎也有所回報。
標準銀行副首席執行長查巴拉拉說:“危機發生后,競爭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小型投資銀行的資本成本和經費成本直線上升,國內競爭對手也在該行業的許多市場躍躍欲試,逐漸發力。因此標準銀行已經把重心轉移到為非洲配置資金。它在非洲有著強大的本土存在,擺脫來自跨國投資銀行以及新出現的國內投資銀行帶來的競爭。
人們很容易認為標準銀行的海外市場經歷是新興市場銀行自命不凡、擴張過度的代價。但是大型全球性銀行正在接受類似的昂貴教訓。新興市場快速發展承諾給全球投資銀行帶來令人垂涎的回報,然而事實證明,大型地方銀行和地區銀行才是拿下這塊肥肉的樣板。
十年前,來自歐洲和美國大公司的銀行家進軍俄羅斯、巴西、中國等發展中經濟體,并夸下海口。總公司的高官們為光彩奪目的市場新前哨剪彩,與眾人共飲香檳慶賀。隨著銀行已經宣布計劃“最優化”自己的存在或者“重回”倫敦等這類市場,它們的撤退腳步更加謹慎。
乍看之下,新興市場的投資銀行業務費用增長似乎很是誘人,至少截至去年是這樣。去年投資銀行業務總費用在亞洲部分地區以及整個中東和非洲嚴重縮水。但是仔細考量之后,人們會發現市場已經高度多元化。美國投資銀行的收入是該行業全球收入的一半,并且因為本身具有巨大的規模效益,其利潤份額就更大。相比之下,亞洲只占行業整體收入的20%,利潤只占行業利潤的10%,這是因為此類市場被分割,經營成本更高。
中國在亞洲市場里似乎最有吸引力,但現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拒絕外人進入。21世紀初國外銀行在中國市場的許多大型投資都已經被逆襲,雖然盈利,其少數股權的規模,以及他們會忍耐伙伴關系提供進入中國沃土的希望都被沖刷得一干二凈。中國的銀行很快學會了提供自己的投資銀行服務。

確實,縱觀大部分新興市場,國際銀行同國內銀行和區域勁敵的競爭要比全球競爭銀行更加激烈。巴西BTG Pactual成立于1983年,現在主導部分國內市場,借助在鄰國進行兼并而迅速擴展。印度的國內銀行在幫助本土公司募集債務市場上傲視群雄。印度產業信貸與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是印度第二大銀行的經營投資銀行業務分支,該公司執行董事巴格奇說:\"跨國大企依舊統治著高價跨境并購和兼并。\"
同樣,俄羅斯最大銀行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最近也在投資銀行業扛起大旗。一年前它完成了對經營混亂的投資銀行精品店Troika Dialog的收購。主管這方面業務的托德·伯曼認為,平衡轉向有利于新興經濟體國內成長起來的銀行,這是因為它們學會融合新技術和借貸籌資交易意愿,而這種借貸集資的方式是受資本限制的國際對手所不能給予的。伯曼說:\"三年前,大型地方銀行提供信貸,而國際銀行則提供研究和分配。但現在巴西、中國、俄羅斯……成功的大銀行雇傭了世界級人才。在這些市場中打拼,你不僅要有好的想法,還要供給金融資本。\"
來自不同新興市場的銀行正展開通力合作。巴西投資集團BTG已經同俄羅斯外貿銀行(VTB)以及中國投行中信證券建立盟友關系。此外,中國工商銀行現在是標準銀行最大的股東。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國際銀行在新興市場的盈利依舊頗豐。例如,瑞士聯合銀行和瑞士信貸銀行穩踞亞洲,它們在此設立的財富管理分支機構有著令人艷羨的特權。有的富人已經把資產交給這些銀行管理,并且在考慮出售家族公司或者集資借債時,都很樂意向它們尋求幫助。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銀行的分支和商業銀行業務網絡遍布亞非拉的大片區域,它們在深入的那些領域做得也很出色。銀行若能同時為新興市場中的地方和跨國公司做好服務的話,看起來會贏得優勢。地方經營使得它們能借款給新興市場中正在成長的企業,同時延伸全球的網絡又允許它們為交易融資或者協助自己在海外集資。
這就給許多大投行的國際模式帶來了挑戰。過去,許多大投行都會派“手提箱銀行家”從新加坡或倫敦等區域中心出發,飛往新興市場辦公。因此,只需要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少數投行就可以覆蓋全球業務。而如今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內,最大的跨國投資銀行都幾乎要被地方銀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