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4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培育的油桃新品種、早熟、果實大、極豐產、適應性強、硬度大、耐貯運、黏核,果面光滑無毛,果皮色澤艷麗,肉質硬脆多汁,甜度高,果肉黃色,食用方便,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受消費市場的喜愛。但是,由于桃樹的常規栽植和修剪一般以稀植和自然開心形為主,采用三主六杈十二頭,見枝短截,去上留下,背下枝換頭的修剪方法,造成內膛光禿,枝條徒長,光照密閉,內膛小枝枯死,上部枝條徒長,結果部位外移,產量低,品質差,硬度不夠、易落果等一些現象,為了改善常規生產的弊端,達到早果豐產優質的目的,我們于2009年在蒙陰縣蒙陰街道坪子村,進行了中油4號高密植、主干形早果豐產栽培試驗,面積120畝,采用高密植、寬窄行,行距2米,窄行1米,株距1米,每畝栽植445株。2011年油桃產量平均每畝達到1600千克,每畝收入6400元;2012年平均每畝產量2700千克,每畝收入8100元。2013年7月7日,在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主辦的全國賽桃會暨蒙陰蜜桃產業交易會上,該試驗園生產的中油4號榮獲金獎,試驗園作為示范園區對外開發觀摩,得到了全國蜜桃生產商及經銷商的肯定和認同。
1 栽植
1.1 園區概況
該試驗園位于蒙陰縣蒙陰街道坪子村,南鄰黃土山水庫,東接上黃公路,面積120畝,地勢較平坦,通風向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屬棕壤土,土層厚度70厘米。該地塊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8℃,1月份平均氣溫 -2.7℃,7月份平均氣溫25.9℃,年平均降水量782.4毫米,年日照時數2469.4小時,無霜期191天。
1.2 栽植方法
栽植前一年的秋收之后,每畝地面撒施農家肥料3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然后用深耕犁深耕改土。第2年春天整平土地,按寬窄行帶狀設計,寬行行距2米,窄行行距1米,株距1米,南北行向,栽植密度每畝445株。
選擇根系完整、芽眼飽滿、無病蟲害的優質壯苗進行栽植,栽植時間以3月中旬為宜。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栽植方法,栽苗埋土深度以苗木在苗圃中的土痕為宜,苗木嫁接口一定要露出地面。栽后立即澆透水,待水滲下后覆土保墑,樹盤覆蓋地膜,提高成活率。
1.3 土肥水管理
桃苗定植后,澆2次水要謹慎掌握,首先要保證小苗根系生長的土壤通透性,表土以下土壤濕潤、松散為宜,以便促發新根,適應新的生長環境,提高成活率。4月底、5月初,幼苗根系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時,在寬行距苗木20厘米處南北方向開深10厘米小溝,株施氮磷鉀復合肥150克施后覆土,并澆水1次。秋季結合深翻改土,每畝施有機肥3000千克。通過合理的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的水、肥、氣、熱等條件。
第2年掛果后,每年追肥3次,在萌芽前10天追施氮肥,花后至花芽分化前追施復合肥,果實膨大期追施磷鉀肥。結合施肥澆水,在萌芽至開花前澆一遍花前水,在新梢快速生長期澆一遍水,在膨果期澆一遍膨果水,在越冬前澆封凍水。
2 整形修剪
2.1 冬季整形
從定植到全部的生長過程,始終保持主干獨秀,不剪主干。第2年去掉從地面起到70厘米處的枝條;往上每隔10~15厘米留一枝條,螺旋向上留結果枝,即留一個結果枝,留一個預備枝,螺旋排列。過密枝、重疊枝疏除,結果枝不動剪,直徑超過1厘米的粗枝,留兩個芽眼進行極重短截。對結果枝或結果枝組每年采用單枝更新或雙枝更新等修剪方法,樹高2.5~3米,干枝(或結果枝組)比達到1∶7左右,保持主干的絕對優勢。
2.2 夏季修剪
桃樹主干形管理主要在夏剪。當枝條長到20~25厘米時,對沒有空間的新梢扭梢或疏除,對有空間的新梢要摘心或短截促枝,一般進行3次,對主枝前頭的二次枝一般全部疏除。
2.3 化學控制
化學控制是夏季修剪的最重要的措施:(1)花前一個月在主干上涂1∶5多效唑或1∶4 PBO。(2)當新梢長到15~20厘米時,噴150倍液PBO 1次,每隔10天1次,連續噴3次。目的是控制新梢生長。7—8月噴兩次150~200倍液PBO,可達到促花控冠,促進早果豐產。
2.4 注意事項
為調直中干,必須彎曲上升,弱枝帶頭。桃樹速生、喜光,易出現上強下弱,在修剪時應當上不留強,下部留中庸枝,從而增強樹體的尖削度,疏掉整個枝條的2/3,保留1/3,留1/3可確保枝條生長結果兩不誤。短截易前部冒條,后部加粗快。桃樹宜留8毫米左右的中庸枝,做為掛果枝,坐果較穩定??傊?,修剪中要做到:彎曲上升,弱枝帶頭,上不留強,下不留弱,疏大留小,去直留平,不必短截,疏放結合,4月涂控,5月摘心,7月疏密,細枝掛果、抑外促內。
3 花果管理及病蟲防治
3.1 花果管理
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是6月中旬和8月上旬。這兩個時期一是要保證樹體光照充足,通風透光,可通過摘心、疏密、扭梢、拉枝等夏剪措施改善光照條件;二是控制水分,適當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三是控制氮肥施入量,防止枝條徒長爭奪花芽營養。7月中旬噴2次150~200倍液PBO,間隔10天噴1次,可控制樹冠生長,促進花芽分化。來年盛花初期進行人工授粉,在上午9點至下午3點,用雞毛撣蘸拂花朵。疏花應在花芽膨大前期或結合修剪疏剪弱小花枝及無葉花枝,疏果在謝花后15天進行,疏除病蟲果、畸形果、無葉枝果、小果,生理落果后定果,短果枝留1~2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長果枝留3~5個果,預備枝不留果。留果要留大果、壯果,應按樹勢、枝勢的強弱合理負載。
3.2 病蟲害防治
病蟲防治以防為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桃樹主要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潛葉蛾、食心蟲、穿孔病、白粉病、褐腐病和炭疽病等。發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用以防治紅蜘蛛、蚜蟲、褐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對介殼蟲發生嚴重的桃園要酌情噴5%柴油乳劑,噴布要均勻。在開花前和展葉后全樹噴布20%的速滅殺丁1000倍液,一遍凈1000倍液,以防治蚜蟲和卷葉蛾,每10~15天噴布1次,防治蚜蟲一般2~3次。5月下旬至6月中旬,用克螨特1500倍液,掃螨凈1000倍液,噠螨靈1000倍液,防治紅蜘蛛,并結合50%殺螟松10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1000倍、多菌靈800倍等藥物噴施,以防治紅蜘蛛、茶翅蝽、梨小食心蟲、桃蛀螟和卷葉蛾等害蟲。7月上旬預防潛葉蛾用殺蟲霜600倍,滅幼脲1000倍液均可。使用藥劑應交替使用,效果較好。7月雨季易發生白粉病、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等,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代森錳鋅600倍、粉銹寧1000倍防治,每10~15天噴施1次。此外,采果后拾凈全園病蟲枝、落葉、爛果并深埋或燒毀,搞好果園衛生,降低越冬蟲口密度及菌源數量,為來年的生產創造一個整潔健康的生長環境。
(作者聯系電話:138699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