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些年來,文化產業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視,它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國家國民 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其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2007年,黨的十七大就提出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作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十二五期間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關于秦皇島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文化發展戰略以及具體實施措施。所有的這些都說明文化軟實力作為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秦皇島市作為典型的旅游城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更是至關重要,對于宣傳一個城市,這將會推動整個秦皇島的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發展。
關鍵詞 文化事業 文化產業 文化軟實力
廣義的文化概念指“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狹義的文化概念是指“由社會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所組成的觀念體系,這個體系包括政治思想、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關于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則是由西方軟實力理論與中國文化力理論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李鵬程認為,我們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上使用文化“軟力量”這個概念,因此在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文化“軟力量”有三層內涵,即文化吸引力、文化親和力、文化規制力。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指出:“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軟實力是相對于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是指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不論是哪種說法,總歸軟實力是相對于物質層面的精神層面而言的。
進入到21世紀以來,秦皇島作為河北省沿海的旅游開發城市,已經意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意識到提升秦皇島的文化軟實力對于促進、推動秦皇島市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秦皇島近些年來,在旅游業、廣播電視業、文化娛樂業、新聞出版業、網絡文化業以及文化產品的制作等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升。
2009年,秦皇島市提出“旅游興市”戰略,要按照“中國北方最大濱海休閑度假基地,國內最佳、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全市大力發展旅游。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從宣傳、政府的相關政策的扶持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最顯著的就是隨著秦皇島市旅游業的興起,秦皇島市的房地產市場被帶動得更加活躍,秦皇島市周邊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北京來此地投資、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秦皇島市作為北方重要的旅游城市,其美譽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受到越來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睞,這就是典型的以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例子。從目前來看,秦皇島市的旅游業已具有一定規模且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自2001年秦皇島市實行市縣兩級電視臺合并以后,秦皇島的廣播電視業取得了一定發展。2009年,秦皇島市廣電局注冊成立秦皇島文廣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實行市場化運作,并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創辦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秦皇島影視節目交流基地。2010年,原秦皇島電視臺、秦皇島人民廣播電臺合并組建成秦皇島市廣播電視臺,截止到2010年底,秦皇島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已達到100%。雖然秦皇島在這些方面不是走在全國最前列的,但是其意識到作為傳統的電視媒介發展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作為傳統的紙媒——報紙,似乎之前專家學者所預言的“媒體的冬天”正在經歷,的確,在網絡以及移動媒介日益發展的今年,大眾接收信息的方式越來越便捷、快速。秦皇島市現在市場上發行的報紙主要有《秦皇島日報》、《秦皇島晚報》、《燕趙都市報》等,其經濟來源和其他紙媒一樣,最主要的是廣告收入。2010年,《秦皇島日報》和《秦皇島晚報》的日均發行量分別達到了6萬份和10萬份,占秦皇島報紙總發行量的60%。
其他方面,如秦皇島山海關的歷史博物館建設雖然在2009年底基本建設完成,但是目前尚缺乏體系。此外,利用秦皇島市優秀資源—葡萄而形成的“葡萄文化”也頗受大眾喜愛,希望能借助“葡萄”能形成一系列的“葡萄文化”,作為秦皇島市的一個品牌推向全國甚至世界。
針對以上所述的能體現秦皇島市軟實力的方方面面,秦皇島市在文化發展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一、秦皇島市文化產業雖然得到了迅速地發展,但其在規模上呈現出小、弱、散的特點,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產業鏈,而且與其他發達城市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缺乏在全國具有影響力和沖擊力的文化品牌;二、缺乏骨干文化產業和文化品牌。秦皇島的中小企業較多,經營規模小,集約化程度較低,很難形成龍頭企業,導致特色文化產品稀缺,缺乏強有力的文化品牌。雖然秦皇島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缺乏整合開發的力度,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發展體系;三、缺乏文化專業人才,創新力短缺。文化產業最核心的就是文化專業人才和創新力。秦皇島市現在文化產業的發展突出的表現出了這兩個方面,這就導致文化產業發展滯后,傳統文化產業更新換代緩慢。
針對秦皇島文化產業發展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秦皇島在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方面,應該切實利用好秦皇島市本地豐富的資源:生態文化景觀、社會歷史文化、名人故事文化、民間傳統文化等,進一步發展秦皇島市文化發展。2010年,秦皇島市委宣傳部召開“十二五”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座談會,制定出了秦皇島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整體規劃,切實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開展,最終實現秦皇島文化事業、文化產業與秦皇島市經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秦皇島市也一直以這個為發展目標,僅僅抓住機遇,實現秦皇島市文化產業的振興,切實增強秦皇島市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辭海[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11(1):1216.
[2]鄧安球.文化產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3]李江帆.我國文化產業的定為與發展[J].學術研究,2001.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里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