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寶區財政局近年來通過創新管理理念、規范管理制度、豐富管理手段,逐步建立起分配科學、管理規范、保障有力的行政政法資金精細化管理新機制。實踐證明,此舉不僅深化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還能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增強行政活力。
一、東寶推行行政政法資金精細化管理實踐
(一)更新理財觀念,逐步推進各項改革
通過建立健全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和績效考評機制,牢固樹立先有制度、后撥資金,先規范、后運作的觀念,穩步推進各項財政改革,進一步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和財務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從規范部門預算編制的內容、方法和規程入手,深化預算管理改革。
二是創新用人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后勤工作社會化。
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政策,對機關事業單位新增加的工勤人員試行派遣制,對派遣人員一律實行“凡進必考,合同管理”,“人、編合離,用、管分離”。由派遣中心負責與被派遣人員簽訂工作合同,明確雙方聘用關系、合同期限、崗位要求、工資報酬等。財政部門只負責派遣人員的工資、保險等人員經費,不按定額標準核定公用經費。
三是完善經費保障制度。
1、實行預算與編制“雙控“措施。
人員超編和編制增長過快是財政支出壓力增大的重要原因。該區財政部門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積極配合編制、人事部門加強機構和人員編制的管理。建立了全區行政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信息庫,并與人事部門人員編制信息數據庫共享,把人員編制細化到單位、人員工資落實到人頭,對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鞏固了機構改革成果。
2、財政資金與政策扶持相結合。
(1)建立預算內外資金統籌使用機制。當前,不少行政政法單位除一般性財政撥款外,還有數量可觀的非稅收入。通過摸清單位家底,挖掘了增收潛力,將所有財政收入納入部門預算,逐步加大部門內部統籌力度,在資金安排上實現從“預算內不足、預算外補”到“預算內外統籌安排”的轉變。
(2)研究制訂行政政法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行政政法單位經費保障工作的重要意義。二是積極貫徹財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是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出臺的相關經費保障政策,按標準建立了經費保障機制。以上措施的實施,對充分發揮區級行政政法部門的職能,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的使用,同時也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3、探索多元化資金運作模式。
按照構建公共財政的要求,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出資辦節會逐年減少,利用市場化手段運作財政資金的觀念明顯增強。
二、提升項目支出精細化管理水平
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原則,以資金精細化管理為突破口,以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為目標,以增收節支為核心,研究制定了重點專項資金管理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一)建立專項資金管理項目庫
按照統一規劃、分級設置、合理排序、滾動管理的原則,該區財政部門設立了專項資金管理項目庫,對專項資金實行精細化管理。項目庫分為部門項目庫和財政項目庫,各單位申報財政補助的所有支出項目,均納入項目庫管理。
(二)進一步完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項目支出精細化管理,體現在制度建設上,就是要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財務制度和開支標準提高規章制度的系統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嚴格專項資金審批程序
建立起一套“事前規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專項資金管理模式,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管理辦法,達到財政資金使用的合理和高效。出臺了《進一步加強區直單位財務管理 》,進一步規范了專項資金審批程序。
(四)探索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
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績效管理理念與方法引入財政支出管理,建立了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核心,績效考評項目、績效考評指標條例規定條件,績效考評標準條例客觀實際的績效評價體系。
三、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率
近年來,該區在深化部門預算、國庫支付、銀行賬戶統管、會計集中核算、政府采購、工資統發和預算收支分類等財政改革的同時,將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作為財政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建章立制、邀請上級部門領導或專家進行授課以及不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加強資金管理監督和搭建交流平臺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1、逐步統一資產配置標準。
在配置環節嚴格按照控制原則和審批程序辦理,并與預算緊密結合。對有規定配備標準的資產,從實際需要出發,從嚴控制,合理配備;對超出配備標準的資產,不予配備;能通過調劑解決的,原則上不得重新購置。一是加強公務用車的管理,對機關公務用車實行“三定三統一”的辦法,即定編、定點加油、定點維修和統一經費定額、統一采購、統一保險。二是加強機關辦公用房的統一管理。三是開展調研,探討行政事業單位辦公設備和辦公用房維修、內設的配置標準。
2、嚴格資產使用管理。
一是單位配置資產嚴格按照程序申報,經管部門審核,報財政部門審批后,在配備標準內按要求列入部門預算。二是督促單位建立健全內部資產管理制度。規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一律不得用于經營,不得對外提供擔保。三是加強資產處置監督管。行政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國有資產處置收入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四是做好資產基礎管理工作。根據財政部年內將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的部署認真做好清產清查、資產信息統計報告、產權登記等工作,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鞏固我區清產核資等工作成果。
3、對區直行政事業單位可調配物資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為了進一步加強財政專項資金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對全區大型活動購置的各類物資,行政事業單位設備更新置換出的物資,以及其他閑置的各項物資。初步建立了物資倉儲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定期盤點制度、處置拍賣等相關制度。
對區直行政事業單位可調配物資實行集中管理是深化預算管理和加強資產管理的要求,也是落實區委、區政府加強重點專項資金和大額專項經費管理,對專項資金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