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繁星點點的夏日夜晚,我拋開所有的瑣事,輕輕捧起這本泛著油墨清香的書——《做最好的老師》。翻開它,我的心緒也隨著書頁的翻動而跌宕起伏……
感動于李鎮西老師的開篇話語。“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臺,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從李鎮西老師樸實的話語中,我認識到,既然我們已經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應當做最有責任感的老師。
感動于李鎮西老師的拳拳愛心。他說:“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起愛心,只有愛心能滋潤童心,離開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程樺,讓思想飛翔”“楊嵩,在逆境中不斷戰勝自我”“王銅,男子漢的追求”,這一個個真實的教育故事,無不透出他的愛生之心。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還淺薄地自詡很“愛”學生了;讀完這些章節,我對“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感動于李鎮西老師的忠告。當我讀完《罰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這個小故事后,我不禁潸然淚下,為14歲小安妮短暫的生命感到惋惜和心痛,為李鎮西老師的愧疚和嚎啕大哭而敬畏,為“決不再對遲到的學生罰站”這句話而震撼。李鎮西老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罰站了遲到的學生任安妮,后來身患白血病的任安妮去世了,李老師愧疚不已,含淚寫下了《你永遠14歲——寫給安妮》這篇長達5 000多字的文章,以警示自己今后一定要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學生。這時我腦海里也浮現了罰站孩子的情景:沒完成家庭作業的,沒背誦課文的,欺負同學的……都被我罰站過。現在想起那些被我罰站過的學生那悻悻的眼神和沮喪的表情,我也愧疚不已。李鎮西老師的忠告讓我如夢初醒,今后一定牢記——決不再罰站學生。
感動于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寬容。“班主任面對正在成長、需要教育和引導的學生時,應當尊重孩子犯錯誤的權利,并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任何人都是在錯誤和失敗中接受教育而逐漸成長起來的。”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如果真想和學生友好相處,就不要老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他們,要允許他們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們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書讀完了,夜已深,輕輕地合上這本泛著油墨清香的書,我的耳邊依然縈繞著李鎮西老師的話語:“讓每一個孩子抬起頭來”“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了解學生的心靈,及時幫助他們解除心理煩惱”……
向李鎮西老師學習,相信在感悟之后,教育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