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股型基金的好日子又來了。
過去幾年,A股市場行情慘淡,不管是定投,還是一直持有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者,虧損的是大多數。沒有賺錢效應,基金行業中股票型基金的總體份額也停滯不前。
可隨著2012年12月A股吹響進攻的號角,股票型基金開始重新獲得關注,2012年取得平均5.61%的正收益。截至2013年5月26日,更有153只主動股票型基金獲得15%以上的收益率。
偏股型基金在市場單邊下跌的情況下,由于對市場的誤判和60%下限的倉位限制,難以逃脫凈值下跌的命運。而在震蕩市或結構性行情中,基金經理可以通過行業配置和倉位調整,把握震蕩市中的階段性機會,在經濟轉型和復蘇過程中,挖掘具有成長前景的公司,實現組合管理戰勝大盤,這時基金經理的專業價值就顯現出來了。
一些基金經理更能把握市場的脈絡,可以在震蕩的行情下不拘于大盤走勢,挖掘出具有成長性的個股,從而戰勝大盤。那么對于作為普通投資人的你來說,要做的是找出這樣的基金,做好適合自己的基金組合。
家庭理財中,有一項“100定律”的重要法則,即高風險的投資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于100減去年齡的所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隨著年齡的增長,高風險資產占投資的比例應該慢慢降低。如30歲時投資的股票或股票型基金占總資產的比率可達70%,50歲時應降至50%。
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強,穩中求勝、攻守結合的策略,適合讓你選擇出好的股票型基金、構建股票型基金的組合。
擇時由你來做
為配合新《基金法》,證監會最新規定,將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限由60%提高到80%。提高倉位下限的規定遭到一些市場人士的反對,他們認為,基金80%的倉位下限無法讓基金經理通過減倉來規避系統性下跌風險。甚至有人建議不設股票倉位限制,好讓基金經理在熊市時逃離市場,清倉旁觀。
早在2011年,基金經理就開始探討結構性行情的問題,當年配置白酒、醫藥的股票型基金明顯跑贏其他基金,配置銀行、房地產等藍籌股的基金跌得也比其他基金少。2012年,股市過山車,終在年末市場絕地反擊,踏準節奏的基金經理提早布局了業績反轉和行業見底的股票,獲得頗豐的超額收益。2013年以來,結構性行情上演得淋漓盡致,重倉配置創業板、傳媒、信息等板塊的基金經理更是賺得超30%的收益。但之后的市場風格會如何轉變?對于沒有太多時間關心市場的普通投資者,快速變化的市場輪動根本無從把握。
判斷市場趨勢,然后再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選對好股票——這樣專業性的工作,可能更應該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去做。你需要做的更多是何時入場,買入哪些基金構建自己的基金組合;什么時候出場,落袋為安。
4招過濾風險
一個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的基本原則是:基金經理也可能守不住防線。
基金的業績、風險管理能力、凈值波動和夏普比率,這4招是投資股票型基金的最重要防線,它能幫助你過濾出那些守不住防線的基金經理。
基金業績:基金業績只代表過去,并不能代表其未來投資業績。只有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才能夠獲得相對長期的投資業績數據。基金長期持續投資業績不錯,至少能證明其投資不全靠運氣。
基金風險管理能力:股票投資實際上是對不確定性的把握和控制。有關風險控制能力的評價,專業的基金評級機構都有,可以看晨星網獲得。
晨星風險評級的核心指標是“調整后收益”(MRAR)。簡單來說,如果有2只收益情況相同的基金,它們可能有迥然不同的風險程度。所以評價基金業績時不只看回報率,還要考察風險因素,將每只基金的收益進行風險調整,再與同類基金進行比較。以“懲罰風險”的方式對基金的回報率進行調整,波動越大,懲罰越多。MRAR比單純的基金業績更能衡量1只基金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風險。在基金收益相同的情況下,MRAR高的基金更穩定,更值得投資。
凈值波動:如果基金凈值波動大,說明基金經理業績不穩定,基金凈值隨市場上下波動,沒有體現出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收益相同的情況下,投資凈值波動小的基金風險要小于凈值波動大的基金,在相同風險下凈值波動小的基金,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和更小的虧損。
夏普比率:該指標是可以同時對收益與風險加以綜合考慮的經典指標。所投資基金的夏普比率越高,在承受同等風險的前提下,超額收益越高,產品業績表現越好。所以理性的投資者應在確定所能承受的風險后,選擇夏普比率高的基金來追求最大的報酬;或在確定預期收益后,選擇夏普比率最低的基金,追求最低的風險。
選對基金經理,保證你的投資收益
在偏股型基金中,核心就是選基金經理,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但是,你弄明白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了嗎?
他們的選擇直接決定你對市場的把控能力,如果你發現購買的基金沒有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那么自然沒有必要繼續持有。
如何確定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可以從基金的定期年報中查看基金經理對自己的投資風格的表述,你要關注基金經理的重倉股的特點和組合占比是否與其所表述的投資風格相符。此外,還要多查閱基金經理的市場觀點,或者通過媒體采訪中對其投資策略的闡述加以綜合判定。
結構型行情成為市場近年來的主基調,積極的投資者可以把成長股和趨勢主題作為核心配置,穩健的投資者可以購買綜合價值和成長型的混合型基金,對于價值型投資,則要把握股市系統上漲的階段性機會。你也可以將四種類型股票均衡配置來分散風險。
A股市場上的股票型基金可歸納為四種類型的投資風格:
成長型選股基金:一般注重高成長公司,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強調對上市公司的實地調研。你會發現,該類型的基金,如果公司研究團隊和基金經理具有出色的調研和選股能力,那么往往其凈值增長能擺脫指數,走出獨立行情。2013年上半年很多基金超額收益頗豐,大多得益于其成長型選股能力較強。
管理景順長城內需增長的王鵬輝、曾經的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選擇成長股的能力非常突出。2013年以來顯著跑贏大盤的基金經理多為這一類型,未來或許會誕生更多成長型基金經理。
價值型選股基金:注重上市公司的價格與估值的考量,認為股票價格向價值回歸從長期看是大概率事件。這類基金往往與大盤指數的結合程度更高,價值選股的公司和基金經理能幫助投資者在牛市中獲得超越大盤指數的超額收益。
比如在2011年收益排前兩名的博時主題行業的鄧曉峰,鵬華價值優勢的程世杰,他們風格相對比較鮮明,不會因市場的風格變化而改變自己的價值選股策略,長期持有一些分紅高的藍籌股票。他們的業績往往與大盤走勢相似,在2013年以成長股為主的創業板和中小板行情中,他們的業績自然表現平平。
趨勢主題型基金:該類型基金的興起跟這一兩年來經濟轉型的趨勢相關。趨勢主題基金往往鎖定某一有長期發展趨勢的主題進行投資,比如消費和新興產業下的信息技術、傳媒等,選定主題后再從該趨勢主題下的行業板塊精選成長股。管理這類基金的基金經理往往是該領域的行業專家,該類基金由于受到行業限制,對基金經理選股能力要求更高。
2013年以來跑在前列的基金多為近年來成立時間不長的行業主題基金,比如華寶新興產業的郭鵬飛、易方達科訊的宋昆等等,他們在新興產業中的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等行業進行了重點配置。
綜合價值和成長的混合型基金:這類基金更具市場性,在價值和成長股之間進行動態配置,一般短期內可能表現并不突出,但是從長期來看,這類基金往往能以相對較低的波動獲得較好的回報,屬于高“性價比”的品種。
如長期業績優秀的嘉實增長混合的邵健、廣發核心精選的朱紀剛等,他們重倉的個股典型特點是估值和業績成長并存,中小盤高成長股和大盤藍籌股并存。
別盲目激進
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配置杠桿分級基金和板塊行業主題基金。
杠桿分級基金通過杠桿放大凈值波動,投資者判斷對市場趨勢后可以買入獲取超額收益。這類產品受到投資者歡迎,數量在2012年井噴。不過高收益和高風險相伴,杠桿基金諾安進取2013年的暴漲暴跌就給了投資者深刻一課。
板塊行業主題基金則相當于投資者要自己判斷行業機會,再通過把握行業輪動來獲取超額收益,這原本是基金經理的工作,普通投資者難以長期正確判斷行業輪動,更會有判斷錯誤,一步錯步步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