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使法律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積極、有效、穩妥地處理好涉檢信訪問題是檢察機關服務大局工作的重要體現。下面結合檢察機關業務工作實際,就如何構建涉檢信訪處置機制淺談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信訪首辦責任
實行檢察長對涉檢信訪工作負總責,主管檢察長直接抓,控申部門牽頭抓,相關科室協同配合的涉檢信訪案件處置機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上下聯動、左右互動、齊抓共管涉檢信訪工作格局。對受理的群眾信訪件,首次接待涉檢信訪群眾的信訪接待人員,應確定為信訪案件首辦人,承擔著該信訪件的受理、審查、分流、承辦、反饋、息訴罷訪環節的釋法說理等職責,使涉檢信訪件在首信首訪階段均依法、及時地得到妥善處置,切實維護好信訪人的合法權益。
二、拓寬信訪渠道,暢通訴求表達通道
涉檢信訪工作要以“服務大局、加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工作目標,堅持“親民、為民、便民”原則,真正替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一是建立全天接訪制度。要有專人進行信訪值班,保證全天有人接待,讓上訪人找得到人,訴得了苦。二是規范接訪流程,并對外公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三是拓寬信訪渠道,開通網絡信訪、電話信訪、手機短信訪等接訪渠道,方便群眾反映涉檢信訪訴求。四是深化檢務公開,要向社會公開接訪承諾,真正做到“有訪必接、有問必答、有訴必應、有錯必糾”,做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五是加強硬件建設,改善接訪條件,為上訪群眾創造熱情、周到的信訪環境。
三、提高案件質量,強化源頭防范力度
(一)加強對案件質量的監督。通過成立案管中心,加強對案件流程動態監督管理,提高辦案水平,保證案件質量,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涉檢信訪案件的發生。
(二)強化機制建設。一是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建立信訪案件信息共享機制。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涉檢信訪問題排查,并通過開展帶案下訪巡訪、信訪接待、上級交辦、其他部門分流轉辦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整理信訪信息,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強化內部信息互通交流機制。及時與本院其他部門聯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報案件辦理情況等有關信息,尤其對可能引發當事人信訪的信息做到及時通報和掌握。協調外部信息通報機制。樹立信訪工作“一盤棋”的思想,加強與公安、法院等相關業務部門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二是實行涉檢信訪案件流程辦理制。通過推行涉檢信訪案件流程辦理機制,將信訪案件辦理流程書面告之信訪人,即在受理時,以書面的形式告之辦理流程,在分流后,將領案包辦的領導、責任部門和具體承辦人以書面的形式明確告之信訪人,將涉檢涉訴信訪案件辦理過程主動置于當事人的全程監督之下。三是完善接訪跟蹤督辦機制。按照職能分工對案件進行分流,控申部門負責跟蹤督促,及時催辦、督辦,確保信訪案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
四、完善預警機制,提高信訪穩控能力
為確保涉檢信訪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最大限度地減少涉檢信訪案件的發生,建立完善的涉檢信訪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對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加強風險評估和早期預警,科學制定處置預案,妥善采取應對措施,確保問題能夠快速、妥善處理。
(一)準確把握,適時啟動預警機制。從群眾反映強烈的涉檢信訪中預測可能出現的集體訪、告急訪、越級訪等異常上訪,特別是要把上級部門交辦案件以及曾揚言到市赴省進京訪的上訪戶、曾經赴省進京訪的上訪老戶列為重點,啟動預警機制。
(二)密切配合,做好風險評估工作。業務部門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首先要考慮案件的影響、當事人情緒、是否會上訪等因素,搞好風險評估,并耐心做好法律宣傳、政策解釋、思想疏導等工作。如果發現有越級上訪傾向,及時向控申部門通報,控申部門派員協同辦案部門做好說服教育穩控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結合實際,做好信訪預案制定。制定預案時應著重寫明受理時間、簡要案情、可能引起信訪的原因、處理意見,根據案件的發生、發展情況,提出下一步應對的工作方法、建議等內容。
五、建立信訪終結機制,加大對無理訪處置力度
解決纏訪纏訴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涉檢信訪工作的當務之急。一是需要加快對信訪工作的立法步伐。通過加強信訪立法,對上訪人主體資格、行為規范、案件處理原則、處理程序等進行規范。二是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予以必要的法律制裁。對以上訪為借口纏訪纏訴的,或者在信訪中沖擊國家機關,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應根據有關法律和法規,予以必要的行政和刑事處罰。三是要建立和推行公開聽證、公開答詢制度。對于重大、疑難案件,特別是上訪人無理取鬧、纏訪纏訴的案件,可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和當事人及其近親屬參加公開聽證和答詢,依靠社會力量和群眾輿論做好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達到息訴罷訪的效果。
(作者單位:全南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