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以下簡稱2012年刑訴法)擴大了簡易審理程序適用范圍,法律生效后相當部分的職務犯罪案件開始適用審限更短的簡易程序審理。基層檢察機關反貪部門如何適應審判程序的這一變化值得認真對待。
一、貪污賄賂犯罪案件擴大適用簡易審理程序具有法律基礎
1996年刑訴法謹慎地將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限定為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案件,這使得大量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盡管事實證據清楚、被告人認罪悔罪好、矛盾爭議不大,也不能簡化審理。為此,1996年刑訴法施行后不久,實踐中即展開了所謂“普通程序簡化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程序”的突破性嘗試,最高司法機關還制訂了相關的司法解釋、意見予以肯定,形成了實踐中的“準簡易程序”,因此基層法院適用普通程序簡化審理貪污賄賂案件也占相當比例。
2012年刑訴法吸收簡易程序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統籌處理公正與效率的關系,著力解決1996年刑訴法以來簡易程序訴訟實踐中的突出問題,在修改1996年刑訴法五處條款的基礎上,新增兩條、三款(項),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由此可見,2012年刑訴法對簡易程序適用范圍做了充分的擴張,擴大至“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認罪’案件,即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下刑罰、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的案件”。因此檢察機關查辦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除有新刑訴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以外情形的,原則上只要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認罪、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職務犯罪案件,都可能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尤其是自首案件、被告人認罪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審的案件,應當可以在實踐中納入到簡易程序審理的范圍。
二、反貪偵查工作對簡易程序擴大適用的應對之策
(一)把偵查取證放在突出位置。
1、進一步增強證據意識。反貪部門應對審判程序調整的對策,最為重要的就是更好地做好證據工作,偵查中證據方面不留遺憾和隱患,保證案件在后端程序訴得出、判得了。當前不少反貪偵查人員,偵查工作中注重快速突案獲取口供,卻忽視在偵查過程中收集并以規范程序固定相應物證、書證。由于缺乏細致規范的取證固證工作,案件證據不扎實,極易導致公訴環節反復補偵,審判階段被辯護律師鉆空子,使檢控工作面臨被動局面。2012年刑訴法中有關簡易程序擴大適用的規定,客觀上增加了對職務犯罪案件證據確證力的要求,對證據能否經得起法庭質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偵查部門在案件的偵查階段,就應該從起訴、審判、辯護的多維角度去收集和審視證據,力求把取證固證工作做實做穩,使證據鏈條環環相扣,經得起法庭審查和質證。
2、進一步提高固證水平。一是取證規范化。偵查部門要嚴格按照2012年刑訴法對證據的要求開展取證工作,堅決避免因取證工作的不規范、不細致、不嚴謹造成的證據缺陷、瑕疵,進而影響案件公訴和審判的現象。在證據存疑的情況下,要多找旁證,進行補充和完善,形成證據鏈條,正確認定案件事實。二是固證專業化。要特別重視利用現代科技提取和固定證據。加強技術裝備建設,大力運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獲取和固定證據,提高取證固證工作的科技含量。
3、強化“偵訴一體化”使證據符合簡易程序更高要求。簡易程序對證據的確證力要求很高。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職務犯罪案件,其證據不僅要充分反映案件事實,還要使犯罪嫌疑人主動悔罪認罪。因此,有必要切實強化偵訴一體工作,使公訴部門能根據需要適時介入案件偵查,引導偵查部門嚴格按照刑訴法證據標準收集和固定證據,提升職務犯罪查處的整體合力。
(二)防止“偵辯交易”濫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都是被告人認罪的案件,職務犯罪案件一旦擴大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排除偵辯交易情況的增加。偵辯交易雖然發生在簡易程序之前,但由于為換取被告人在審判階段的良好認罪態度,勢必會追本溯源地影響到偵查階段的正常取證和固證工作。因此,偵查部門必須嚴把偵辯交易的適用度量,一定要求嚴格標準、規范操作,防止因簡易程序擴大適用而出現追訴欲望減弱、取證粗糙馬虎甚至以案謀私等現象的發生。
(三)加強辦案風險評估。偵查部門在移送審查起訴之前,應該根據偵查終結的具體情況,向公訴部門提出能否適用簡易程序的傾向性意見。例如在通常情況下,挪用案件和貪污案件一般會有比較充分詳實的物證、書證材料,犯罪嫌疑人變供、翻供的可能較小,在案件數額不大,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好的情況下,可以建議適用簡易程序;而賄賂案件往往更多依賴當事人口供和證人證言,即便偵查終結時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較好,如缺乏更多客觀證據支持,仍應謹慎適用簡易程序。
(作者單位:全南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