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省青州市 262500
摘要:隨著建筑的迅速發展,無粘結預應力技術業不斷走向成熟,并且近幾年在建筑工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作為一種新技術,其在工程質量、工期以及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前景相當可觀。本文主要介紹它的特點和施工技術的重點,并對無粘結預應力在施工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水平,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無粘結預應力;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前言
隨著政策的推進,城鎮化的步伐也不斷推進,建筑業面臨的不僅僅是機遇,更是巨大的挑戰,城市建筑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建筑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以及施工材料質量迫在眉睫。許多建筑工程投入后出現倒塌、脫落等現象,俗稱豆腐渣工程,出現這一現象原因無疑是施工材料、技術、工程設計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所導致,不但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還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因此,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尤為重要,其中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是重中之重,其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需要深入探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水平。
1.無粘結預應力的特征
在工程質量、工期以及經濟效益等方面無粘結預應力具有很大優勢,具體表現有,在施工過程中不用預留孔道和灌漿,不但施工過程簡單易操作,而且產生的摩擦阻力較小,可以有效地將預應力筋彎成多跨曲線形狀。目前,無粘結預應力的主要應用領域是建筑結構工程中的多跨單向,多跨雙向平板以及密肋板當中。其中,作為主體的預應力鋼絲束以及涂料層,錨具與外包層是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構成,當張拉錨具固定之后,混凝土與預應力筋就會失去粘結作用。鋼絞線和鋼筋束是最常用的預應力鋼絲束;避免預應力筋接觸混凝土的材料是涂料層,效果很好,但預應力會隨著張拉錨固的減少所產生的摩擦而不斷損失,為使預應力筋不受到腐蝕,對涂料層材料的要求很嚴格,必須采用化學穩定性和潤滑性強的材料,因此防腐瀝青與防腐建筑油脂是最為常見的涂料層;在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傳遞張拉力的唯一工具是錨具,且傳遞結構荷載的任務也由錨具來完成,因此對錨具的要求也很高,良好的錨固性能是錨具必須具備的,也是施工過程中,承受張拉力和結構荷載的重要保證。目前,型錨具與鋼絲墩頭錨具是最為常用的錨具,鋼絲墩頭錨具通常和預應力鋼絲束配合應用,而型錨具通常與預應力鋼絞線配合使用;此外,涂料層需要外包層的保護,為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涂料層受到泥漿污染或是損壞,對外包層的材料要求也很高,包括在一定溫度下不脆化,且化學穩定性、韌性、抗磨、抗沖擊破損、防水等性能要強,在實際的運輸以及操作過程中不會對周圍材料產生腐蝕作用,且不易破壞。我們可以通過纏紙機或者手工操作等來完成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成型工藝制作。像外包塑料布與內刷防腐的油脂等可以通過手工操作,而編束等一系列連續的工序可以通過纏紙機完成。此外,可以采用涂油裝置對鋼絲涂油完成擠壓涂料工藝,而涂油鋼絲束的塑料薄膜采用塑料擠壓機刷,待其冷卻后,便可完成工藝,這種涂包工藝不僅質量好,而且生產效率也很高。
2.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構成及要點
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的主要構成鋪設預應力筋、張拉預應力筋、處理預應力筋端部組成。其中,在鋪設預應力筋這塊,對預應力筋外包層進行全面檢查是鋪設前提,對于輕微的破損的外包層可以使用塑料帶補包,對于破損較為嚴重的,通常予以報廢處理。首先做好下面的鋪設是雙向預應力筋前的前提,再做上面的鋪設,從而避免相互穿插干擾。鋪設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具體要求,按照既定曲線形狀將預應力筋固定牢固,可以使用短鋼筋等架起來防止預應力筋標高,采用鐵絲對非預應力筋進行綁扎。接下來是張拉預應力筋,預應力筋長度通常很長,產生摩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盡量減少預應力筋的摩阻帶來的損失值。導致摩阻損失的因素很多,包括潤滑介質、外包層、截面形式等,而潤滑介質與外包層引起的摩阻損失相對截面形式所引起的摩阻損失來講較小,因此減少摩阻損失的主要途徑就是使截面形式保持一致,否則會由于局部阻塞而使摩阻損失測定困難。測力計等測力裝置是測定摩阻損失才常用工具,選擇重工具也可以有效降低摩阻損失,此外,還需選擇重復張拉工藝。在預應力筋端部方面的處理上,做好錨頭防腐工作很重要,塑料套管用于保護鋼絲束墩頭錨具末端的工具,塑料套筒中存在的空隙會在錨環被拉出時產生,此時為防止錨具受大氣腐蝕,應利用油槍在注油孔注入防腐油脂,并在灌油后及時封閉錨具。為確保固定端與混凝土的錨固性能,在無粘結預應力筋構件中安設固定端,而打的墩頭錨板可以作為無粘結鋼絲束的固定端,采用螺旋筋對其加強,若沒有結構配筋時,可以把構造鋼筋安設在端頭。壓花成型的錨固段可在無粘結鋼絞絲中使用,在張拉前要確保混凝土的等級負荷設計要求。
3.常見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問題的解決對策
3.1混凝土強度不足與對策
原材料質量不合格、混凝土試塊沒有嚴格規范操作、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等方面是導致混凝土強度不足主要因素。例如砂石雜質多、水泥過期、攪拌時間不足、加水不準、混凝土終凝后沒有及時養護、試塊超齡試驗等。試驗數據表明,水灰比每提高0.1,混凝土強度就會隨之下降二到三成。針對混凝土強度不足,不但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化驗與檢驗工作,還要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與混凝土配合比參數,從而按照標準確保計量準確,摻入附加劑合理,混凝土配料添加順序合理,且要攪拌均勻,此外,還要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以及技術交底與澆水養護工作。
3.2混凝土施工縫留置與對策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標準,不隨意留置混凝土施工縫。確保留置的施工縫位于便于施工、結構受剪力低的部位,墻與梁板留垂直縫,柱留水平縫。對已澆筑混凝土,抗壓強度應達到1.2N/ mm2 以上,及時清除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的水泥薄膜和軟弱混凝土層,并沖洗干凈,施工縫的閉合是以混凝土澆筑為前提,鋪設與混凝土強度一致的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很關鍵,澆筑后需要充分并細致搗實,確保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3.3質量保證措施不全與對策
目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方面存在很大漏洞,相關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工程質量檢測出現漏檢、假檢現象嚴重。
質量檢測包括質量初檢、復檢和交檢三方面,具體質檢內容如下:
3.3.1材料檢驗項有預應力筋強度與錨具抽檢報告;
3.3.2布筋檢驗項主要有梁高和板厚、間距與位置、預應力筋數量,承壓墊板,預留張拉,曲線形狀、固定狀況,錨固端位置與高度,穿筋孔洞尺寸,反彎點位置和高度與固定情況等。
4.總結
綜上所述,提高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水平對建筑工程質量的保證具有重大意義,且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通過降低結構層高,改善結構的受力性能,節約施工原料等方面來提高施工質量。針對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存在的質量、技術問題,需要掌握該施工技術要點,有效處理施工問題,確保施工技術合理、操作規范,質量優良,才能發揮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達到降低工程造價、保證建筑質量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潘娜,王向祎.淺談房屋建筑無粘結預應力施工技術[j].華章,2011,(15).
[2]李揚,侯建國.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梁裂縫控制設計方法研究[j].武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