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 464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主要部分是建筑的主體結構,在工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完成好主體結構的施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方法做出了探索。
關鍵詞:建筑過程;主體結構;混凝土;鋼筋結構
利用科學合理的施工主體結構的施工技術,既是確保主體結構施工質量的保證,也是一個確保確保全部工程的質量的保證。現如今,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結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也更加的苛刻,因此就需要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和設計師對建筑結構的整體構成以及施工方法有明確的分析和理解。
1主體結構的施工次序
我國城市化歷程在不斷的加快成長,在當今的城市建設中,建筑的數目和規模也都不停的增長。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利用主體結構的工程也變得愈來愈盛行。伴著建筑主體結構的普遍應用,主體結構的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長久的發展,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惡化材料和性能,因此一定要嚴格遵守有關要求進行施工,而在實行主體結構施工時大多情況下都采取流水施工的方法。流水的方向是自下而上思維垂直的橫向,施工建設期間,不同的建筑要根據其特征進行相應的建筑施工。比方說建筑總體建設的趨向。一般時候建筑施工過程是:測量位置、柱鋼筋綁扎柱模板安裝、柱混凝土澆筑柱柱混凝土養護、梁板模板安裝與拆除梁板鋼筋綁扎、混凝土梁和板、安裝預應力張拉預應力梁板混凝土養護、拆模板,然后再一層一層的繼續這個過程。目前的建筑物工程量中,混凝土、鋼筋、模板的使用量是最大的,所以這三個部分在施工時也是要求最嚴格的,該文主要介紹了這三個施工工程和預應力施工項目。除此之外,主體施工期間應用雙排鋼管架來做保護,其上面掛有安全網進行全面封閉。
2主體結構工程施工
2.1磚混結構
根據施工的順序,沒有磚混結構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分為以下幾個過程:基礎頂面抄平、對齊、放線和立皮數桿,立門框、擺磚樣、砌筑第,建立第一個施工層磚砌墻磚樣品(包括把樓梯組件)的底部墻玩線(500毫米地面水平線)設置窗口框架-腳手架第二結構層砌筑磚墻(包括放置樓梯組件和預制門的過梁孔)和墻上彈性線(l00mm水平線在地板上)和找平層-掛在腳手架安裝地板和陽臺板-鑄造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帶和裂縫密封-(從建筑第一層樓上重復——建筑層磚墻屋面板檢查)建設鋪設磚或石頭欄桿和煙囪,管道出口等。
(1)材料、半成品。通常在基礎施工的階段,將會有大量的土方開挖與回填,但場地有限,與此同時,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半成品,如磚、樓板、樓梯、過梁、門窗框等等。所以可以在施工的后續階段,按照施工建設布局,有效組織大型機械設備、材料和半成品按照順序進場。假如選擇塔式起重機在垂直運輸機械上,就應該先安裝起重機,待起重機安裝完成后,再組織材料和半成品有秩序的進場。
(2)放線和抄平。建筑設計需要考慮建筑平面尺寸和每一層的高度標準是否正確,所以,在設計和施工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仔細做好墻、柱、地板、門窗等軸線、標高的放線和抄平工作,而且一定要完成在施工開始之前,到特定的部位做好標志。
(3)立門窗框。設置門窗框架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 “壓口”,意思就是首先先立好門框,然后再砌磚,樹立好窗框然后再砌窗墻,通常木門窗框,都應該利用這種方法;第二種方法是 “塞口”。就是說先把洞口留出來,后來再把門窗框釘在洞口的木磚上,或者是焊在預留洞口邊的鋼筋上,東口的尺寸每邊比框至少大20毫米。此種方法適用于鋼門窗框。
(4)擺磚樣。擺磚樣就是我們常說的撂底,在基礎墻上,根據墻體的長度和疊砌的方式構建鋪設磚或石頭,首先嘗試用磚頭,確保墻體的每一層的磚塊擺放和灰縫的寬度都是均勻的。磚樣擺的好壞,直接對墻體質量、外觀、鋪設效率、材料消耗量等有顯著影響,所以這部分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工人完成。
2.2現澆混凝土結構
現澆混凝土的特點就是在結構構件的設計位置極性構建的設計和建造。而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則是在現場的位置,把基礎、柱、梁、樓板等,依照順序澆筑成為整體鑄造結構。這種方法歷來在多層建筑物中受到了廣大的青睞,因此,每個作業的工程施工方法和要求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下面針對主要工程施工過程進行了討論。
(1)模板工程。使混凝土根據構建要求的外形和尺寸形成的模型稱之為模版系統。它是由荷載的支架兩個部分組成的:與混凝土直接接觸的模版和保持模版的形狀和位置、而且承受模版和混凝土。由于其工程項目數量大,所以對整個的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勞動人員和物質消費、工程造價和工期具有嚴重的影響。例如,在冶金工業建筑中,每個l00m3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需要一個展開的模板面積約900平方米,其材料成本約占整個工程建設成本的20% ~ 35%,而用于木模組裝和拆卸的勞動力占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總勞動力的60%以上。
建筑的施工管理墻、柱模板安裝底面應平整,而模版的邊緣線應該在模版安裝之前就完成。如果模板的柱、梁和板都是支撐在地面上,那么就應該事先對地面進行夯實以保證其平整性,支柱的底部需要有墊板,確保每個支柱之間都有拉桿連結。上下層的模版支柱應該在同一條垂直中分線上。待模板安裝完成以后,再安裝鋼筋然后是混凝土澆注,只有當澆注的混凝土到達一定強度后,才能拆除模版。拆除模版時,必然要根據拆除的程序實行。如果不是承重的模板,當混凝土的強度能確保其表面和邊緣不會由于拆模而受到損壞時便可以進行拆除了;如果是承重的模板,就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強度達到以下數值時,才能刪除:當不低于50%的板的跨度小于或等于2米,2米以上到時8米不低于70%;當梁跨度小于或等于8米不低于70%,超過8米不少于100%;當懸臂梁、懸臂板的跨度小于或等于2米時不低于70%,大于2米時不少于100%。
(2)鋼筋工程。按照鋼筋直徑的大小可以把鋼筋分為鋼筋和鋼絲。細鋼筋直徑是6 ~ 12毫米,因為它總是卷成盤,所以也叫做線材或盤條、盤圓。中等粗鋼在12 ~ 22毫米直徑,粗鋼筋的直徑超過22毫米,長度為6 ~ 12米。鋼筋加工一般情況下都是在車間進行的,主要流程包括冷拔、冷拔、擴展、矯直、剪切、彎曲、綁定或焊接成鋼筋網或鋼架等。鋼筋在安裝的過程當中,必需留意確保鋼筋級別、直徑和根數和間距都切合設計的要求。在綁定的時候綁定接頭搭接長度必須契合標準要求,確保綁定牢靠。應力鋼筋綁扎接頭位置要交錯開來,在應力鋼筋直徑的30倍的范圍內(不少于500毫米),有約束力的鋼筋截面面積占鋼筋總面積的百分比,張力區域控制在25%,在受壓區控制在50%以內。綁定接頭的鋼筋搭接長度的尾部和鋼筋彎曲位置的間隔,控制在鋼筋的直徑10倍之內。而且接頭不能在組件最大彎矩的地方。鋼筋在安裝或者是現場綁定時,一定要考慮模板安裝;倘若是柱鋼筋,就一定要在柱模版安裝之前進行綁定;如果是鋼梁,一般都會在梁模版裝好后,在模版上面扎好,然后再放到模版里面;如果它是一個大型梁,應把一邊的側模留出來不安裝,等到模版內部扎好鋼筋之后,然后再安裝側模;如果是樓板鋼筋,就要先安裝樓板模版然后再進行綁定。
混凝土當中的鋼筋要具有一定的保護層。工地里常常用事前準備好的水泥砂漿塊墊在鋼筋和模板之間來控制保護層的厚度。施工人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注意不要把樓板或者雨篷等其他的面層鋼筋踩低,避免出現質量的問題。一般來說,鋼筋工程屬于隱秘工程,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對鋼筋和預埋件驗收,與此同時把記錄做好。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建筑行業的大步向前,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相信,在未來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主體結構的施工技術一定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鑫。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工程施工安全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十天),2010(8)
[2]王紅梅,安玉紅.高層建筑主體結構外防護施工工藝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