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大成注建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510006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建筑設計模式已經開始興起,它的應用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一股高新技術改革的潮流。在這種潮流下,及時更新相關建筑設計技術,才能與市場建筑設計相適應,促進當代建筑工程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理念
1.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必要性
我國傳統的建筑設計將設計重點放在技術方面,新形勢下的現代建筑要求設計師從建筑的功能、環保和科技等多方面考慮,將設計內容和設計過程的管理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使設計出的建筑既符合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的需求,又滿足自然環境的需求。因此,建筑設計師應該從宏觀上掌握設計的方向,使建筑既能符合當代人的使用和功能要求,又可實現將來的可持續發展,為人們設計出最合適的生活、工作環境。
2.現代建筑設計的重要原則
2.1整體性和綜合性設計原則
整體性設計原則是把要設計的建筑作為各個組成部分構成整體的一個整體來全面研究整體的功能、構成及其發展規律,從整體與部分相互依賴、相互結合、相互制約的關系中揭示系統的特征和運動規律。綜合設計性原則是指對任一統一的研究,必須從他的要素、結構、功能、相互關系、歷史關系等方面進行的綜合考察,在綜合過程中把分析有機會的結合起來,從綜合出發,在綜合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再回到綜合,每一層次分析的結果都要反饋到上一此次的綜合去與整體進行比較按照比較的差異從新進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與整體達整體性原則設計是把要設計的建筑作為各個組成部分構成一個整體全面研究整能,達到高度統一。
2.2聯系性和動態性的原則
聯系性設計原則要求在建筑設計中要考慮到相互聯系的諸多反面,不僅要考察研究對象這個系統本身的各個方面,還要考察的畫面。環境是系統存在的外部調節條件。系統都是在在外部條件中發生維持、和發展的。對于建筑設計來講要立足現在就要統籌兼顧,把握時代的發展形象。
3.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理念
3.1借鑒傳統和現代建筑設計理論
建筑設計的發展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的尋求創新才能符合歷史前進的需要,將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設計相結合的創新理念顯得尤為關鍵。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之中,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建筑設計作品和理論成果,在創新之前需要深入學習體會這些設計作品及理論,對其中精髓部分更應該加以借鑒學習,以敏銳開放的思維尋求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同時,需要在設計創作的高度來衡量評價創作水準,要以積極進取的態度來學習傳統建筑設計,需要主動的進行思考與創新,而不是被動地進行設計。
3.2提升建筑設計的地位,加強設計師人文情懷的培養
建筑設計師的創作動力對建筑創新十分重要,他們的設計熱情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大眾對于自身設計作品的認可和欣賞,因此需要提升建筑設計的地位,加強建筑行業的文化交流活動,讓建筑設計的社會認知度進一步提升。此外,現代建筑設計不僅僅需要的是設計師過硬的基本技能,更多是設計師對于生活的感悟和歷史潮流的把握,因此需要注重設計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國際視野和人文情懷,讓設計師有能力將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建筑設計作品之中。
3.3融入當前社會,注重地域和環境
建筑設計創新應與當前的城市特點相結合,應融入到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中,需要設計作品尊重歷史潮流和文化背景,尊重城市和環境的完整性。同時,社會各地的區域環境差異要求建筑設計師因地制宜地進行建筑創新,讓建筑作品與文化及環境特征完美結合,這樣才能協調持續的發展建筑設計。
3.4提高技術創新
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需要加強現代建筑設計的科技化程度,這不僅僅是對信息作簡單的處理,而是需要運用高科技手段滿足現代建筑設計的創新要求。現代建筑之中,節能和綠色建筑設計技術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這正是因為這些技術注重了人本理念和綠色發展的方向,因此需要在建筑行業發展的方向上,提高對建筑設計的科技化水平,做好技術創新。
4.現代建筑設計創新趨勢
4.1建筑生態化。
生態建筑設計將逐漸成為建筑設計的主流趨勢。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越來越關注環保、關注自身的健康,而生態建筑就是在建筑設計中融入環保的意識,把建筑物與種植業、養殖業、能源、環保、美學、高新技術等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有效滿足各種使用功能的同時,能夠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同時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建筑設計。例如:在屋頂上裝置薄鐵皮制成的集熱板,為房間供暖,利用硅晶材料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等等。這些住宅的設計符合生態保護、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現在很多建筑設計往往以商家最大利益作為首要設計原則,忽視了人們的居住需求和對美的感受,樓與樓之間距離越來越小,陽光不能很好的照射到屋內,樓盤之間公共空間幾乎沒有,可是房價卻還是那么的高。新形勢下的建筑設計應該將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作為設計主要理念,采取各種創新手段,盡量利用太陽能、風能等自然資源,減少環境的污染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設計出符合生態城市建設的高質量建筑,為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4.2現代建筑的智能化
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工作、生活步伐忙碌起來,人們逐漸對智能化的工作、生活環境有了需求。新形勢下的智能化建筑將環境監控、智能保安等各種先進技術與建筑藝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智能化的建筑通過使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自然界的陽光、冷熱溫度、大氣等進行調節,來滿足人們居住、辦公環境中需要的溫度、濕度以及照度等。現代建筑的設計要充分引進智能化的使用,并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創新出豐富多彩的智能化建筑,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質量需求,為人類創造出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和更加高效的辦公條件。
4.3應用數字化技術
數字化技術不僅適用于信息存儲與處理,而且是現代社會知識經濟發展的基礎。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建筑技術越來越趨向于人類發展的需要,并在逐步實現人們對生活、工作的各種夢想與藍圖。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實現在家中購物、休閑、學習、工作等,如西方發達國家的SOHO住宅概念已傳人我國,它融合了高科技和網絡應用的設計理念。數字化的住宅除了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自由外,還有效地節省了城市的辦公建筑占地面積,減少了環境污染,避免了交通阻塞。這一概念的應用受到諸多工作者的歡迎,加之建筑噪聲等抗干擾處理的創新設計,數字化技術已成為現代建筑的必然需要。
5.結語
創新是建筑師的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態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建筑設計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就需要設計師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各種自然知識積累。有些創作靈感不是來自建筑,而是來自電影、文學、藝術,甚至是生活,創作靈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實創新的源本都在于平常的生活之中。現代建筑設計中,既要體現美觀,又要充分應用科技手段,這就要求設計師掌握各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斷在生活中尋找靈感、發揮想象力,設計出滿足現代生活需要的建筑。
參考文獻:
[1]劉錚,李莉萍,趙惠敏.技術整合與建筑創新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2).
[2]馮永異.對建筑工程管理的創新理念的探究[J].城市建設,2010(15).
[3]李昱歐,宗瑩.淺談中國理性傳統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J].黑龍江科技,2011(23).
[4]李湘洲,楊軍,才東明.現代建筑設計與計算機應用[J].吉林建筑設計,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