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澆帶施工在房屋建設整體施工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對其進行嚴格細致的施工把控和監管,按其要求進行施工,將施工過程中其他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筆者全面分析了后澆帶的設計過程中對于技術的要求,并且詳細地描述了模板的支設、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工作以及垂直施工縫澆筑等施工工藝.
關鍵詞: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
一、后澆帶在設計過程中的技術分析
后澆帶的施工設計是整個工程施工技術的關鍵。其要求設計者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與經驗,確保后澆帶施工設計的工程(見圖1~圖3)符合合理性與有效性的需求。為使得整個工程施工質量達到標準,在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圖1 地下室底板后澆帶做法
圖2 地下室外墻后澆帶做法
1、在后澆帶工程設計中,可結合地下室按沉降后澆帶及伸縮后澆帶與膨脹加強帶的優點進行綜合實施,沉降后澆帶可對基礎不均勻沉降情況進行調節,伸縮后澆帶及膨脹加強帶可有效處理大面積、大體積以及超長混凝土結構產生的溫度收縮應力裂縫的問題,根據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要求,實現抗裂防滲及防鋼筋銹蝕的作用。后澆帶包括收縮后澆帶和沉降后澆帶。收縮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澆筑3個月以上后再進行澆筑混凝土;而沉降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灌最好時期在主體砌體完成超過1個月或沉降穩定后。后澆帶利用的混凝土選擇無收縮混凝土或微膨脹混凝土為佳,強度等級應提高5MPa。后澆帶及膨脹加強帶內混凝土還應參照調配比例與膠凝材料的混凝土抗裂防水劑進行調和。
圖3 地下室頂板后澆帶做法
2、嚴格按照設計圖來進行施工
設計師進行工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建筑沉降方面存在隱患。施工時不能隨意改變施工順序,這是由于設計圖紙中涉及了許多技術方面的參數,因此在工程設計的前期要對圖紙的相關要求進行詳細的了解與掌握,然后再對后澆帶的位置等有關方面進行設計。
3、在后澆帶的設計中合理的設置其間距。
房屋建筑的結構等方面會影響到后澆帶的設計要求。一般對矩形的房屋建筑實施后澆帶時,要求間距控制在35m左右。其寬度的確定要參考后澆帶的實際寬度以及是否有助于施工等問題,一般為850mm左右。
4、后澆帶處的梁板受力問題。
其梁板之間一定處于連通的狀態,若房屋建筑工程中梁與板屬于小跨度設置,在施工時可以采取一次性配足鋼筋。若是梁與板之間跨度較大,則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將其斷開,但要在混凝土補齊之前將斷開的鋼筋焊接完整。
5、如果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工作沒有完成,一定不能將房屋建筑物上面的某些模板的支柱拆掉。這是為了防止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出現梁板變形,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拆除支柱與模板,來保障房屋施工的質量與安全。
6、合理設計后澆帶位置。
施工中,在設計后澆帶的位置時,應將其安置在結構受力較弱的地方,并將梁板隱藏的問題考慮在內,通常情況下在后澆帶位置上其彎矩與剪力都比較小,因此梁板一般圍繞在后澆帶周圍進行設置。后澆帶也可以位于屋梁與板之間,盡管這個位置的彎矩要大于其他位置,但剪力卻是最小的。
7、后澆帶斷面的形式。
考慮到其形式方面,需要注意澆筑混凝土過后再進行連接的整體牢固性,且不能留直縫。梁與板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板來說留斜縫即可,梁與其基礎則要留企口縫,而企口縫中包括各種形式,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按照結構斷面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企口縫。
二、后澆帶施工工藝分析
對于后澆帶的施工過程,要重視其施工工藝的具體要求,必須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每個環節。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與各個環節、各個工藝有密切的聯系,房建工程運用后澆帶技術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可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中詳盡的分析了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并進行了深入探究。
2.1、模板支設的工藝
按照實際施工中各種分塊圖的情況,來劃分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各個層面,進行模板支設。后澆帶的整個施工過程都要嚴格根據設計方案實施,不能隨便改變設計內容。
2.2、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
針對地下室的頂板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有以下幾點規定:1)混凝土澆筑的厚度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或是有關規定進行施工,確定的厚度不應過厚,如果超出了規定范圍,就會使鋼絲的網模受到過大的側壓力而導致其模板向外側凸出的情況,以至于建筑物的局部設計與實際大小產生偏差。2)在實施混凝土與鋼絲網模板之間澆筑與振搗工作時,要采取分層形式實施混凝土的澆筑。在施工時要注意振搗器與鋼絲網模板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發生水泥漿流失的現象。3)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求較高的嚴密程度,從而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要求。可利用鋼釬在垂直施工縫的澆筑施工中執行搗實工作。
2.3、垂直施工縫澆筑施工工藝
1、攪拌混凝土直到形成初凝狀態,通常利用一下方法進行檢測:直接通過手指對其按壓,觀察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現手指印。利用水的壓力將混凝土表面上的浮漿和雜質沖洗干凈,直到露出混凝土骨料,再利用鋼絲網清理干凈其上面殘留的雜質。
2、利用高壓水沖洗混凝土表面平整程度較差的后澆縫,然后對木模板進行垂直施工縫的澆筑工作?;蛘呓Y合實際情況先拆除木模板,然后采取人工鑿毛等方法,清理要澆筑的施工縫表面。
2.4、地下室底板對于后澆帶的保護措施
1、若后澆帶處于房屋建筑墻的兩端或相連接的位置,進行澆筑時一定要建造臨時的防水墻,要求防水墻的高度超過底板的高度,并且要在墻的側面涂抹防水的砂漿,這種做法主要是防止底板周圍出現積水的現象,以免影響到后澆帶的施工質量。因此,必須在底板兩邊各50cm的地方利用防水砂漿設置一個寬5cm,高大約7cm的擋水帶。
2、后澆帶施工完成之后,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在頂部位置可以利用模板或鐵皮來將其封住,要隨時注意對臨時建造的擋水帶和欄桿進行維護,防止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積水或是其他外界因素對鋼筋造成損壞。通常施工時都是利用木板來對鋼筋進行遮擋,避免雜物落入后澆帶中。
2.5、對地下室頂板的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筑
1)后澆帶混凝土澆筑的時間與后澆帶的類別有關。在當前的房屋建設工程施工當中,大部分都是根據實際澆筑的部分混凝土的收縮情況進行判斷。2)先將施工縫沖洗干凈并保持濕潤的狀態,然后清理干凈混凝土表面殘留的積水,再在其表面鋪上一層水泥砂漿,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后,才可進行施工縫要求的后澆帶的澆筑。對于后澆帶混凝土材料的選擇,無收縮的混凝土為最佳?;炷翝仓暮脡闹苯佑绊懛课萁ㄔO工程的整體質量與安全,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把控每一個環節,從而保證后澆帶的質量,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三、總結
對后澆帶進行施工時,要注意模板安裝是否牢固性,鋼筋清理是否干凈,來確保混凝土的嚴密程度,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裂縫。混凝土的材料也要根據工程的要求進行選擇,并嚴格按照規定檢驗用于澆筑后澆帶的混凝土,最大程度上確保施工質量。筆者經過一系列的探究,表明在房屋建設工程當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與工藝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例如文章中提到的模板支設工藝、地下室頂板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垂直施工縫澆筑施工工藝、地下室底板對后澆帶的維護措施,以及對地下室的頂板的后澆帶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藝等,都是建筑施工的重點,也是實現房建工程順利竣工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娜.后澆帶設計和施工淺析[J]. 科技資訊. 2011(10)
[2] 王繼林.淺議某建筑工程超長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J]. 經營管理者. 2010(01)
[3] 李秀麗.有關房建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的分析[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