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綠色建筑設計已經變成了新的建筑項目設計思想。面對全球資源危機、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大力倡導綠色建筑是一項十分有意義并且發展前景廣闊的事情。本文對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策略
面臨環境氣候惡化和資源日漸枯竭的嚴峻現實,綠色建筑的出現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發展綠色建筑,是當前建筑界一項意義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務。我國綠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全社會的共同推廣下,其建筑理論和技術措施將不斷發展與完善,作為建筑工作者應不斷學習新的技術理論知識,更新設計理念,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應用建筑物期間,可以盡可能的減少能源損耗,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污染,為民眾提供高效應用、健康的空間場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就其根本,綠色建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幾部分構成:其一,節約資源。主要包含節約水資源、建材原料、土地資源、能源等,降低各種資源的損耗;其二,保護生態。就是降低環境中各類污染,例如: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其三,符合人們的居住需求。就是為人們提供舒適、健康的居住、生活區域。
二、綠色建筑的意義
1、節約能源和資源,減少CO2 污染
建筑本身是能源消耗大戶,對環境也有重大影響。全球有50% 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時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 以上的物質原料也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建筑引起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占據了環境總污染的1 /3 還多,人類活動產生的垃圾,其中40%為建筑垃圾。我國正大力發展城鎮化,對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設施的需求越來越高,所耗費的能源也越來越多,這與日益匱乏的石油資源、煤資源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2、綠色建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對室外環境而言,綠色建筑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具有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六大特點。室內環境,本質上決定著人們的舒適度,通過綠色建筑,可以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因地制宜,從規劃、設計、環境配置的建筑手法入手,通過各種綠色技術手段合理地提高建筑室內的舒適性,同時保障人的健康生活,給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質量。
三、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有效策略
1、建筑規劃設計
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朝向,要充分考慮季節變化對建筑物的影響,要使建筑物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并留出足夠的建筑間距,從而保證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保證能量的吸收水平。除此之外,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設計體形系數,體形系數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能耗水平,體形系數越大,建筑物能耗水平越高。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加以調整從而降低能源的消耗水平。同時,對建筑物要優選規則的平面形式,盡量減少樓層的凹凸變化。對建筑周邊要合理規劃,適當的進行環境的綠化,既要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要發揮節能的目的。在樹木的選擇上,要優選枝葉繁茂、長勢較高、夏日茂盛、冬天落葉的喬木,從而可以利用樹木枝葉避免強光的直射效果,同時可以通過植物蒸騰作用降低環境溫度,起到節能作用。由此,建筑平面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的同時,也關系到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效率。
2、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當地化建材。盡可能多地使用當地的新型環保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影響。實現建材本地化,可減少運輸過程的資源、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項目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施工現場建筑砂漿全部采用商品砂漿。此舉可減少施工現場噪聲和粉塵污染,減少材料損耗和節約水泥的包裝紙袋對森林資源的消耗,保護生態環境。使用高性能建材、新型建材。住房全裝修,減少現場的濕作業,而且能確保使用環保材料,杜絕了二次裝修污染。
3、注重環境綠化設計
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助于提高人們心情的愉快感受,對其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應當隨之提升。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設計出優美的綠化環境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綠化能夠創造空間、美化環境,給人們帶來一種舒適的生活體驗,注重環境綠化設計是綠色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在關注綠化環境設計的同時,也應注重建立良好的氣候環境,將綠化量化標準應用到環境綠化設計當中去。環境綠化設計應盡量減少硬質鋪地,加大草坪面積,栽種更多的喬木樹種,可有效避免陽光強照,提供遮陰納涼之地。
4、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合理規劃水資源。實施地塊區域水資源調研,了解氣象與市政設施情況,結合項目區位優勢與功能定位,在方案規劃階段,統籌區域資源,合理規劃水資源,制定水資源利用方案,充分利用各種水資源。自然水系的綜合利用:通過合理規劃地表水與屋面雨水徑流途徑,降低地表徑流,采取多種滲透措施增加雨水滲透量,有效控制徑流污染,進行收集且實施處理,用于住區、景觀補水、綠化澆灌、洗車及道路沖洗等用途。并結合地塊區域自然條件,合理統籌利用河道水,形成項目一大技術亮點。
5、重視建筑的整體設計
作為筑施工建設的基礎,整體設計工作水平對于綠色建筑的質量和使用性能有著較為明顯的影響,同時也決定了綠色建筑投入人力物力的合理性。所以,進行綠色建筑的設計時,首先要從建筑的整體出發,對氣候、經濟、人文等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在設計方案中進行統籌規劃,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筑整體效果。綠色建筑的先進經驗為行業提供了很多經典案例,但一味的照搬照抄,并且追求高新科技的應用,而忽略實際需求,這樣的整體設計并不可取。
6、資源的合理利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通過回收利用舊材料,減少廢棄物和污染物的產出。如在建筑物在拆除過程中,可對一些木制品、混凝土預制構件、鋼材、保溫材料等加以回收,經過二次加工和改造,在符合規范要求和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再利用到新建筑中。另外,太陽能和風能是兩種清潔能源,并且用之不竭,又無污染,可廣泛應用到綠色建筑中。通過太陽能光電屋頂和太陽能光電玻璃等,把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和電能,以降低能耗,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此外,通過安裝風力發電和風力致熱設備,可將風能轉化為電能或其他能源。采用可再生材料,如木材、纖維保溫材料等,既可以節省成本也可以抑制環境的惡化。
7、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過程當中,要堅持選擇經久耐用的建材,盡量減少材料的更換和維護,達到設計的最高性價比。設計者要積極調整思路,對建筑設計采用適應性改變、靈活性設計的策略,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以減少能源資源消耗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綠色建筑設計已經變成了新的建筑項目設計思想。面對全球資源危機、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大力倡導綠色建筑是一項十分有意義并且發展前景廣闊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王濤. 論綠色建筑設計的內涵與策略[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1(09)
[2] 鄒銀燕. 淺析綠色建筑設計要點分析[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17)
[3] 詹凱. 關于綠色建筑發展的思考[J].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