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在辦公建筑建設中,辦公建設和新的辦公理念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給新時期的辦公建筑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結合某辦公建筑實例,從綠色建筑設計策略為研究出發點,對該建筑規劃設計展開探討。
關鍵詞:辦公;建筑;應地制宜;綠色建筑
1.項目現狀
本項目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布瀾大道中海信科技園總部東側宗G04310
-0032、G04311-0096地塊、甘李工業園區核心位置。南鄰甘李二路正對未來將規劃成大型山體公園的五條村置換用地。北倚甘李六路,面對賽兔工業園。西接中海信一期總部大樓,東對一片低矮臨時廠房。項目周邊有水官、梅觀和鹽排高速公路,清平、丹平等快速路,九廣、平鹽、平南鐵路等,周邊交通十分便捷。
2.規劃條件
1)建筑退紅線要求:地塊東南西北側(多層)≥9米,東南西北側(高層)≥12米。
2)宗地G04310-0032地塊內南側和西南側需布置一條園區路,該園區路由企業自建,地塊內建筑南側和西南側需再退區間路4M。
3)綠地率≥30%
4)總體布局:滿足相關城市合計,規劃及消防規范要求,未盡事宜應滿足《深標》規定。
5)建筑容積率≤4.0
6)建筑間距滿足《深標》及線性規范要求
7)建筑覆蓋率≤45%
8)建筑高度或者層數:多層或者高層
9)停車數量≥2150輛
3.規劃設計理念
1)利用建筑的圍合式布局,創造出內向綠化庭院。
2)規劃形態充分考慮南側山景資源
3)充分利用地勢高差,設計地庫,有效減少地庫土建成本,及機動車入庫難度。
園區內共計10棟樓:
1#樓為24層,功能為廠房;2#樓為18層,功能為廠房;3#樓為24層,功能為配套宿舍4、5#樓為13層,功能為廠房及行政辦公,6#樓及裙房分別為24層和2層,功能為檢測大樓、綜合服務大樓、行政辦公及商業配套。7#樓為21層,功能為廠房。8#樓為14層,功能為廠房。9#樓為30層,功能為行政辦公、配套宿舍。10#樓為5層,功能為檢測大樓、綜合服務樓。
廠房指標中,4#樓為丁類廠房,其余為丙類廠房。
基地現狀附近主干道為布瀾路,基地南面甘李二路為未來區域的主干道。
園區規劃設計考慮山景的同時,采用圍合式布局,使得各輕型生產及辦公空間,既能盡覽山景,有能享有內部超大尺度的綠化園林景觀。
4.單體設計
將綠化庭院嵌入每個建筑單體,使得在園區內辦公的人群,享受外部庭院綠化及山景的同時,均能擁有“私家”空中花園。我們力求通過規劃設計結合單體設計,打造一種全新的綠化生態輕型生產及辦公空間。
1#樓、6#樓為百米高層塔樓。其中1#樓的功能為廠房、6#樓的功能為行政辦公及商業配套、綜合服務、檢測大樓。標準層核心筒結構方正高效,居于平面中心位置。將標準層單元劃分為4個350㎡左右的辦公單元。實用率高達80%以上。每兩個辦公單元之間層層嵌入2層通高的空中花園,將綠意植入辦公空間之間。
2#樓功能為廠房,用做輕型生產空間,采用L型布局,標準層面積約3000㎡,中部設置集中核心筒,將生產空間劃分為2000㎡和1000㎡兩個空間,使得各種擁有獨立的候梯廳。兩個生產空間均擁有獨立的貨梯和疏散樓梯。整個標準層平面高效,方正,實用率高。底部設計架空層,結合落客區將從西側主入口下車的人流能夠十分便捷的進入到大堂。
4#、5#樓功能為廠房及行政辦公。底層局部設置行政辦公,并獨立疏散交通。其余部分分別由兩個輕型生產廠房組成,兩個廠房結合空中連廊(空中花園)圍合出內部庭院。標準層平面設計上,將人行流線的垂直交通置于內部庭院,將貨運流線置于輕型生產廠房背面,做到流線上的人貨分流。中部負責人行流線的核心筒和廠房空間之間層層設置空中花園,種植盆摘等綠色植物,有效改善生產空間微氣候。
3#樓的功能為配套宿舍。標準層平面中,結合兩個核心筒,層層設置空中花園,有效改善公共空間的品質。戶型套內方正好用,實用率高。裙房部分為宿舍配套及食堂功能為宿舍提供配套服務。
1#地塊地下室平面,地下室根據地質條件,局部一層局部兩層局部三層。局部為宿舍配套食堂及商業配套,其余為設備用房及停車。地下室面積為:97199.55㎡。共設置三條雙車車道,共計停車:1530輛。
7#樓功能為廠房。平面布局和1#、6#樓基本相同。
8#樓功能為廠房。空中花園結合核心筒設置,使得每層每戶都能享有獨立的綠色空間。
9#樓功能為配套宿舍、行政辦公。采用雙核心筒設計,其中南面平面功能為行政辦公,北面為配套宿舍。
10#樓功能為檢測大樓,綜合服務。總高度為24M。
2#地塊地下室平面,地下室根據地質條件,設置兩層地下車庫。其功能為設備用房及停車。地下室面積為:28795㎡。共設置三條雙車車道,共計停車:582輛。
5. 立面造型設計
我們以計算機2進制代碼為靈感,以寬窄不一的金屬鋁板和玻璃幕墻為手法,在整個園區的建筑主體上使用,局部點綴明快的色彩,使得園區立面整體而大氣,簡潔而不失科技感。
建筑形體注重形體的力量感和美感。整個園區均運用水平及豎向折板結合幕墻的統一現代建筑語匯。強調出了整個園區的現代感和整體性。深圳(中海信)中小企業上市總部基地正傾力打造一座高標準、高品質的城市產業綜合體。在這里為您呈現的是一處具有視覺張力,動感迷人的新都市地標建筑群。
6.結束語
通過本次設計實踐,也更加使我堅定:在新型綠色辦公建筑設計中,不僅要體現出對場地的尊重、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同時還要將專業特殊學科的建設落實在實處,不是所有的辦公設計都有同樣的設計手法,都能生搬硬套。每一類的辦公功能需求都有所不同,每一塊用地都有它的獨有性。因此,需要設計人員積極努力的探索新的辦公規劃及建筑設計方法,并在今后的辦公建設中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時代特色的辦公環境品質。
參考文獻
[1]張志揚,科技園區設計中的整體性問題研究 [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2]鄭達琳、鄺洋,現代辦公規劃的設計理念探討[J].華中建筑.2005(04).
[3]何鏡堂,涂鴻敏.新時期辦公規劃設計回顧與展望[J].建筑與文化.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