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建筑業獲得較大發展,對房屋建筑的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建筑工程中經常出現軟土地基,軟土地基可以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要高度重視建筑工程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優質的建筑施工離不開先進的地基處理技術,建筑施工人員要針對實際地基情況展開分析,運用科學的方法改善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軟土地基特點,處理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重要意義及處理工程中軟土地基的對策。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軟地基;處理對策
1、引言
軟地基上的建筑經常是沉降很大、沉降速率大。近幾年,我國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很多城市高層建筑和貼了房屋工程對地基沉降要求比普通房屋高很多,特別是軟地基,如果不嚴格依據相關操作規定施工或者施工方法錯誤,給建筑工程造成的影響不堪設想。房屋建筑要具有良好的施工質量,必須合理科學地解決軟地基問題。
2、軟地基的特點
通常情況下,軟土由泥炭、淤泥和淤泥土組成,軟土在流動水中會慢慢沉淀,然后經過生物作用和化學作用,形成飽和的軟粘土,這些軟粘土常常存在于海濱、河流入海處、內陸溝、內陸谷等地方,在長時間風化作用下形成土,最后經過冰川、水流、重力等作用沉積到地表面。軟地基的含水量特別高、壓縮性高,軟土間空隙較大,另外,軟地基觸變性和蠕變性非常明顯。
3、建筑工程軟土地基的重要意義
處理軟地基過程中,有很多措施方法供選擇,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也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中軟地基的處理水平。實際施工處理軟地基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地基的沉降量、地基是否會出現涌土、邊坡處的坍塌問題、溝槽支護的失穩問題等。科學合理的處理軟地基,能夠防止軟地基引起上面的房屋建筑出現沉降、下沉,有效避免地堤失穩。
4、建筑工程中軟地基的處理對策
4.1振密擠密的處理對策
運用振密擠密方法處理軟地基就是用震動擠壓的方法減少軟地基土體間的縫隙及孔隙,使軟土土體整體強度增強。利用振密擠密處理軟地基過程中可以采取強夯方法,利用強大夯力,液化、固結處于地基深層的軟土土液,降低土質粘土性,減小軟土液化性和膨脹性。當粘性軟土土質處于較淺層面且軟土面積較小時,能夠利用基礎加深的處理方法。當軟弱粘土土層較厚時,可以用灰土樁法或者墊層換土方法。當軟土土質是不含有水礫層的土質時,可以采用擠密振密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理。在對碎石樁進行振沖置換與振沖擠密工序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清除孔隙間的水壓,使軟土土地密實度增強。利用強夯法能夠加大軟土密實度,運用振密擠密的處理方法,將樁端減到穩定的軟土層中。
4.2排水固結的處理對策
排水固結法是最常用的軟地基處理方法,首先將軟土地基中的大部分水分排出,減少軟地基中的孔隙,減弱孔隙的水壓值,以促進土體固結,使土體有效應力有所增加及增強土體的抗剪性能,進而大大提高軟地基的承載能力。排水固結法有很多詳細方法供選擇,例如:砂井法、真空預壓法、堆載預壓法及排水電滲法等。當軟土地基的透水性較低時,可以運用砂井法,砂井法主要是通過地基孔灌滿砂土,然后在砂井上面布置砂墊層來固結排水的管道,以此來提高排水的速度,進而穩定軟土地基。堆載預壓法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它需要先加載預壓砂石及填土材料,以使軟土地基下降,促進軟地基較快速度固結,然后在清除荷載以后再對房屋建筑進行施工。利用堆載預壓法時需要留言加載的速度,要有計劃分級進行加載。當軟土地基土壤粘性較低、地下水位較低時,通常采用電滲法,先讓土里的水都匯聚到印記,構成電滲。當陰極水流出后,土層孔隙水會隨著減少,應力會相應增加,軟土地基土體進而就會滲透,進而促進軟土地基提高其承載能力。
4.3強夯置換的處理方法
在進行房屋工程施工過程中,偶爾會遇到用碎石頭、石灰石鋪置的軟土地基,這時需要采用強夯置換的處理方法,強夯置換法特別適用于軟土地基土層厚度低于7mm處,強夯置換的處理方式是先將土層上不承載能力較強的土層用作為地基的支撐力,來檢驗土層下部的承載力,進而觀察整體土層的承載能力是否達到承載力的標準,在軟土地基的下部土層承載力沒能達到標準承載力時,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填埋基礎土層,加大土層厚度,這里需要注意加大土層的厚度不能低于凍土土層首都。基礎加寬處理可以滿足上層結構承載地基的能力,如果地基土土質較均勻,承載能力足夠強、地基層次具有較小的壓縮性,要注意保持地基承載能力,了解地基的實際變形情況,確保邊坡方面和地基方面穩定。
4.4樁基礎的處理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常會遇到軟土地基出現水膨脹現象,收縮失水,施工膨脹性軟土地基,一定要先調查清楚工程當地水質條件,詳細分析遇水膨脹率、軟土土質含水量和自由膨脹率,然后再套用在土膨脹等級中。按照工程當地水質情況,首先解決地基的膨脹力,顧及到地下水位和濕陷程度給膨脹軟土地基造成的影響。當房屋工程碰到膨脹土層較厚且地下水位較深情況的時侯,要淺埋基礎,盡量避免地基土膨脹變形。膨脹軟土地基在地表3 米左右,且膨脹軟土土層厚度達到1米時,要將膨脹軟土土質全部挖出來,而后用黏性土質、灰土質、砂土質等來代替。當土質承載力不能達到房屋工程結構要求,且膨脹軟土埋藏的較深時,用樁基礎的處理法來解決較為合適。換土土層可以用來處理土層埋藏較淺且土層厚度較薄的土質。
4.5膠結的處理方法
膠結處理對策是在房屋工程的軟土土質里摻入石灰和水泥砂漿等水泥材料,進而形成由軟地基固結的復合地基,以達到提高軟土地基強度的目的,從而來提高軟地基承載能力。膠結處理方法可以有很多種選擇,例如選擇:高壓注漿法、灌漿法及泥土攪拌法等。高壓注漿法需要用到鉆機鉆孔裝置,把有特殊噴嘴注漿管裝置布置到待處理的軟地基土層里,并選擇合適的放置位置,讓設備充分發揮它的高壓性能,將漿液變成高壓噴射流,以破壞處理區中的土體結構。漿液凝固后可以和土粒發生反應形成復合地基,復合地基的結構非常穩定,進而能增強地基的承載能力。灌漿法是將泥漿倒灌到軟土土體中,使泥漿在土體中充分固結,用固結來提高軟地基承載力和減少軟地基下沉才程度。當房屋工程施工中遇到具有較高含水量軟土地質時,可以利用灌漿法,因為它還可以取得良好防滲、堵漏效果。灌漿法經常被人們用在加固巖基、粘土地基和砂土地基方面。水泥土攪拌法是將原有基土摻入水泥并進行強行攪拌,促進二者產生化學反應,在化學作用下結成固體,達到提高軟地基強度的效果。利用水泥土的攪拌法注意它需要的加固深度為5米,在攪拌水泥土前,要進行比例強度實驗,獲得最好的泥水摻入量和摻入比例。水泥土攪拌的方法經常被用在含水量較高且抗剪能力較強的軟土地基里。
5、結束語
軟土地基可以給房屋工程帶來嚴重危害,因此,一定要讓工程施工人員高度重視軟地基工程和軟地基的處理方法,首先必須鑒別全地基整體情況,然后參照具體房屋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處理方法和措施,能夠利用振密擠密法、排水固結法、強夯置換處理法等,有效提高軟地基的承載能力,減小地基的下沉程度,保證房屋工程地基牢固。
參考文獻
[1]張立恩. 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 科技創新導報. 2010(06)
[2]曹鵬. 淺談房屋建筑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J]. 科技資訊. 2010(24)
[3]葉薇. 建筑地基處理與邊坡支護措施探討[J]. 科技資訊. 2010(12)
[4]劉克利. 房屋建設工程中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J]. 無線互聯科技.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