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遠離故土的人,家鄉的一碟油潑辣子,一盤剁椒蛋,都會引發醇醇思鄉之情,其中的固守和眷戀,似乎與生俱來,他們說,食物即鄉愁。
而我,不知鄉愁,因為從未離開過北京。但自己獨立生活,常常在忙得三餐無計之時,會想起媽媽做菜的味道。什么蘭州拉面、老北京炸醬面,都抵不過媽媽做的一碗抻面。
曾經,幾次試圖按照媽媽教的方法打鹵,終因火候欠佳、咸淡不勻、顏色過重等等而作罷。想想也是,媽媽才是這世上的唯一。
也常有這樣的時刻,身心疲憊至極,蔫蔫地跑回家,獨坐在飯桌前走神發呆,媽媽也不多問,兀自歡快地下廚擇菜、燉鹵、抻面。一個小時后,豆綠色的海碗里,清亮飽滿的面條冒尖,滿滿地澆上鹵,撒一層切得細碎的青辣椒末兒,再就著兩瓣新蒜,幾滴香醋,便能肆無忌憚地將兩大碗抻面下肚,爾后,心滿意足,所有在外面受過的傷瞬間被治愈,第二天,陽光照舊。
媽媽做的打鹵抻面,是家的記憶,簡簡單單,卻駐在心底。
食物于我,往往就此生出許多屬于自己的記憶,吃火鍋時會想到,吃拌菜時會想到,吃冰激凌時會想到,吃榴蓮時會想到……親情、愛情、友情,食物即情感。
多年前的某個午夜,鵝毛大雪,我和他圍著火鍋,看紅紅的辣椒在鍋里沸騰。他說:“你試試用火鍋湯澆香油做小料,味道很棒,絕對印象深刻。”說完,笨拙地示范,一不小心還把湯灑到桌上。按照他的步驟,我也如法炮制,果然味道鮮嫩麻辣,于是筷子不離手,吃得酣暢淋漓。兩個人傻傻地吃到極限,埋單時才發現已是凌晨三點。戀戀不舍地走出店門,只見雪結結實實地鋪滿一地,街上哪還見出租車的蹤影?于是,他拉著我的手,一起走……
那是我第一次在午夜的簋街吃火鍋,第一次拋棄了北京火鍋必備的芝麻醬,第一次在雪夜里走了一個多小時,而他教我用原湯調制小料的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記憶中,那些濃濃的、淡淡的、滿滿都是食物的香氣,它們長久地駐在生命里,仿佛有了靈魂,有時固守,有時遇見,有時意外。固守的是家,遇見的是愛,意外的是友情的羈絆,特別是那個與你臭味相投的人。
春天,他竟抱了一顆金燦燦的榴蓮,孩子般開懷地笑著出現在我眼前。周末的傍晚,全城塞車,街道完全變成了停車場。車子一動不動,榴蓮獨特的香味一陣陣漫過,且愈發濃郁,我們的聊天戛然而止,繼而相視一笑。于是,他掰開尖尖的榴蓮殼,取出兩瓣胖胖的果肉,小心翼翼地遞給我一瓣,兩個人同時把它們放進嘴里,吃到最后竟都笑出了聲。印象中,這大概是我倆最沒出息的一刻,那感覺像極了兩個逃課的少年。
到了夏天,在超市琳瑯滿目的果實中,又見榴蓮,一陣驚喜,急急地跑上前去,摩挲一番,猛地意識到,那個可以孩子般開心分享的人,已不在身邊。榴蓮的清香,依舊能穿透堅硬的外殼,只是,在橙色的燈光下,這個渾身是刺的家伙卻顯得很落寞,一如此刻的我。他在身邊的時候,你能體味到的,永遠都是淡淡的默契;最意外的,竟是分開后的羈絆。
人活在世上,對記憶中的某些食物,定會賦予別樣的情感,有的是思念,有的是遺憾,有的成為一生的牽掛。它們或遠或近,歷久彌香。于是,保有著這份生命中特殊的味道,即便獨自在路上,也不會感到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