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戶縣五竹鎮人民政府 陜西西安 710300)
【摘要】目前,我國新農村村鎮規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了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解決,直接關系著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成敗。本文將對當前我國新時期新農村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對村鎮規劃的具體措施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新農村建設;村鎮規劃
為了促進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為了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國家積極開展了新農村建設的偉大舉措,并提出新農村建設的五個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目前,我國新農村村鎮規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了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解決,直接關系著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成敗。
一、當前我國新時期新農村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村鎮規劃缺乏有效的理論體系
我國的農村建設經歷了上千年的自然發展,根本就沒有具體的規劃。由于缺乏有效的村鎮規劃理論體系,有些村莊建設還存在著自然發展的方式。目前我國的村鎮建設的規劃主要是著眼于整體,這遠遠不能滿足不同地區新農村建設發展的要求。這就需要各地相關的工作人員去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具體的村鎮規劃方案,從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完成。
2、村鎮規劃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
由于部分村鎮規劃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和本區域有效的協調政策,導致了各村鎮無法明確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不能科學規范進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一些地區缺乏規范的規劃建設指導,村民不能進行科學統一的規劃建房,農村環境存在臟、亂、差的問題[1]。在農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中,部分村鎮存在著文化精神和政治民主缺失的嚴重問題。
3、村鎮規劃缺乏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
《村鎮規劃標準》是國家為農村建設規劃制定的標準。但是,由于其內容比較籠統,部分村鎮規劃建設便一方面參照其中的技術標準規范,又同時參照城市規劃建設的技術標準規范。這導致了村鎮規劃建設中出現混亂管理的現象。村鎮建設急需要一整套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
4、村鎮規劃缺乏合理的管理機制
雖然國家出臺了《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以加強對村鎮規劃的管理,但是在實際的建設中,存在著管理資金匱乏、管理機構不健全和管理人員知識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這導致了條例無法被有效地執行[2]。此外,村鎮規劃缺乏相應的管理人員,導致了村鎮規劃管理工作無法有效地開展。
5、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由于部分村莊布局分散,資金缺乏,所處地域地形復雜,導致了其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完善、不及時的問題。如:缺乏鄉村的娛樂健身場地和設施;缺乏相應的醫療設施;缺乏暢通的村鎮公路;缺乏有效的網絡設施;缺乏規范的廢水、污水排放與處理系統;缺乏生活垃圾的處理系統。這些都不利于村鎮的鄉村文化和居住環境的建設,給村民的生活生產帶來了不便。
6、“空心村”問題嚴重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一方面農村逐漸向外圍交通便利的地方進行發展,大量建筑新房,導致了村中心大批的舊房子和院落無人居住,另一方面由于農村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導致了農村的人口迅速減少,甚至出現整道街都無人居住的現象。這導致了“空心村”大量出現,嚴重影響了村鎮的規劃建設。
二、新時期新農村建設中的村鎮規劃的具體措施
1、建立科學、完善的村鎮規劃體系
政府根據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尋求專業的規劃設計人才,在農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度超前、經濟實用的原則,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村鎮規劃體系。規劃體系要對具體內容做出細致的規定。制作規劃體系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如何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而不是規模大小。要促進房屋設計和建設水平的提高,要設計出與當地文化環境與自然環境相匹配的房屋。
2、加強村鎮規劃的管理機制建立
要建立完善的村鎮規劃管理機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強對村鎮規劃建設的資金供給。現階段我國已經發展到城市反哺農村的階段,國家要加大財政撥款,號召全社會參加到農村的建設中來,使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的建設中,從而也保障了村鎮規劃管理工作對資金的需求。第二,健全管理機構。加強對基層管理機構的建設,對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項硬件和軟件設施進行補充和完善,以便于工作人員很好的開展管理工作。第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補充。人是具體工作的執行者。通過正規的招聘方式,對管理工作人力資源進行補充和優化,從而有效地開展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建房審批和登記備案、工程設計、建房技術服務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其為村鎮規劃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制度基礎。
3、加強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加強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農村的環境。在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中,不僅要重視對電力、網絡、通信、防災、道路交通、垃圾處理和給水與排水等系統的建設,還要重視對教育、商業和醫療服務設施的建設,同時要加強對農民娛樂活動場地及其器械、圖書室等文化設施的建設,以此來給農民創造一個美好的、便利的生活環境,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要求。
4、加強對村鎮生態環境的規劃
在對村鎮進行規劃時,要堅持科學發展的思想,注重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規劃。首先,加強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管理。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積極地發展生態農業和實行現代化生產方式,減少傳統的耕種方式對土地有機成分的破壞。減少對耕地和綠地的占用,將嚴重污染的企業搬離出農村,減少對土地具有污染的有害物質的排放。其次,要保護農村的水源。對生活廢棄物和污水的排放進行妥善的處置,避免其對水源產生污染。第三,在農村推廣使用清潔無污染能源。加強對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減少對污染氣體的排放,有利于保護農村的大氣環境。
5、對村鎮體系進行科學、合理地編制
由于許多的村鎮存在地形復雜和分布不合理的問題,導致了村鎮的規劃建設不能規范統一的進行,無法滿足農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要求。為了改善這些村鎮的生活環境,要對其進行重新規劃。政府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村鎮分布體系,不僅要考慮到村鎮的人口規模、交通便利、飲用水源、歷史文化和經濟基礎等因素,還要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考慮,加強對農村發展的預測,以滿足村鎮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3]。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新農村建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要重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堅持樹立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建立完善的村鎮規劃體系,為農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從而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邱昌鋒.當前村鎮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致富向導,2011,(14):73.
[2]李冰水,譚琪.我國農民有序政治參與問題研究-基于村民自治背景[J].理論月刊,2010,(3):102.
[3]侯俊慧.村鎮規劃中存在的問題之我見[J].民營科技, 2010,(6):252.